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4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223篇
化学   245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82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55篇
物理学   249篇
综合类   102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1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8篇
  194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41.
蟠龙探区长2砂岩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查明低孔、低渗砂岩储层非均质性的原因,对该类油藏的研究、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对蟠龙探区上三叠统长2砂岩进行了沉积相、砂岩岩石学和成岩作用及储层物性演化影响等研究,结果表明:其物性受沉积相、裂缝发育程度与规模、砂岩碎屑成分及成岩作用的控制,辫状河河心砂坝中细-细砂岩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平均13.5%)和渗透率(平均16.656×10-3μm2),曲流河天然堤粉细砂岩和细砂岩的孔隙度(平均11.2%)和渗透率(平均7.085×10-3μm2)较低;埋藏压实作用是导致砂岩孔隙丧失的主要原因,使平均孔隙度丧失23.3%,胶结作用使平均孔隙度丧失6.4 %,碳酸盐是砂岩孔隙度丧失的主要胶结物;次生溶解作用是物性得到改善的重要途径;裂缝(平均1.8%)对砂岩渗透率的提高起了重要贡献。认为裂缝是导致砂岩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和影响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2.
进行了用甘油柱和硅油柱串联以分离乙醇合成丁二烯液相产物中的副产物的研究.首先在甘油柱中将样品内大量乙醇和水同其他组分分离,井用反吹法将乙醇和水冲出柱外,其他组分进入硅油柱进一步被分离.通过颜色反应、化学处理和假设组分三种方法,鉴定出副产物中含有乙醛、乙醚、丙酮、戊醛、丁醛和乙酸乙酯等化合物;对前四种物质还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43.
设计了一种基于电流型PWM控制芯片UC3842的多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对芯片外围电路进行了计算,高频电压器不仅实现了电气隔离和电源的多路输出,还具有储存能量的作用。采用精密并联稳压器TL431进行闭环控制,使用光耦器件作为调节环节,既可以控制芯片工况又能利用光耦隔离阻断强电对芯片控制电路的干扰。提出了一种基于纹波电流选取稳压滤波电容的方法,将电容的利用率提高从而延长电源的使用寿命。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设计电路的合理性,实验表明所设计的电源具有稳压性能优良、电压调整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44.
设计合成了3种基于香豆素骨架的紫外-可见发光二极管(UV/Vis-LED)可激发的新型吡啶鎓盐光引发剂, 并研究了这3种香豆素吡啶鎓盐的构效关系及其作为单组分自由基光引发剂在丙烯酸酯体系中的光引发活性.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表明, 这3种香豆素吡啶鎓盐在300~400 nm区域有较强吸收. 在LED@365 nm和LED@405 nm光源辐照下, 研究了3种光引发剂的稳态光解和光聚合动力学. 研究表明, 这3种香豆素吡啶鎓盐光引发剂在相应光辐照下都具有较好的光解速率. 此外, 3种光引发剂对丙烯酸酯都具有较好的引发活性. 构效关系研究表明, 吡啶环4号位引入推电子的甲氧基会使其引发丙烯酸酯单体聚合的活性降低; 而引入吸电子的乙酰基会使其引发丙烯酸酯单体聚合的活性增加. 差示扫描量热(DSC)实验表明, 此类吡啶鎓盐光引发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当3种光引发剂与丙烯酸单体混合时可提升体系的热稳定性; 通过电子自旋共振(ESR)证明了活性物种的产生, 并对该类引发剂的引发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5.
<正> C6H12N4Br4Ag4,Mr = 891.31, orthorhombic, Pnma, a = 8.778(2),b = 9.80.5(2), c = 16.906(3) A, V = 1455.1(4) A3, Z = 4, Dx = 4.069, Dm (displacement of H2O) = 4.03 g cm-3 , A(Mo-Ka) = 161.3 cm-1 , F(OOO) = 1615.77,T = 295°, final R = 0.052 arid Rw = 0.062 for 1472 observed reflections.All four lone pairs of each (CH2)6N4 molecule serve as ligand sites in a polymeric framework comprising octahedral AgBr5N, tetrahedral AgBr3N, and tetragonal pyramidal AgBr4N coordination polyhedra. The Ag-N and Ag-Br bond lengths lie in the ranges 2.366(12)-2.454(12) and 2.640(2)-3.178(2) A,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46.
以2-氨基-3-芳基萘-1,4-二酮为底物,发展了一类可见光/钯催化的分子内C—H键氧化胺化反应.以氧气作为氧化剂及醋酸钯作为催化剂,在蓝色LED光照射下,2-氨基-3-芳基萘-1,4-二酮底物在室温下被转化为咔唑醌衍生物,反应具有良好的产率、官能团耐受性和优异的区域选择性.  相似文献   
47.
氢醌单丙酸酯的改进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氢醌单丙酸酯的改进合成马美玲(西安地质学院应用化学系,西安710054)邓月松谢明贵(四川大学化学系,成都610064)关键词除色素剂氢醌单羧酸酯氢醌单丙酸酯中图分类号O625.323氢醌单脂肪酸酯是一类很好的皮肤去色素剂,其中尤以氢醌单丙酸酯为最佳...  相似文献   
48.
合成了一种新的带羟基的螺环原碳酸酯,根据它与MDI或HDI的不同配比,制备了分子量不同的预聚物,其结构得到了核磁和红外数据的证实。用示差扫描量热仪和红外跟踪环氧树脂及其与预聚物混合后的固化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49.
利用CO2-TPD方法考察了Ti-La-Li系多元氧化物催化剂的表面碱性,实验发现:C2选择性与表面碱强度呈顺变关系,而CH4转化率与CO2的脱附峰面积呈顺变关系。同时,利用XPS,O2-TPD等方法对该体系催化剂的表面活性氧种进行了表征与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的表面晶格氧与C2选择性有关,表面吸附氧与甲烷转化(包括偶联和深度氧化)有关。O2-TPD实验发现催化剂的表面存在三种氧。α(100℃≤t  相似文献   
50.
吴波  远松月 《应用化学》1995,12(5):54-57
研究了La-Th-O二元氧化物的组成、结构及其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催化性能的影响;用XRD、IR、XPS“SEM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La-Th-O系列催经剂随La/Th原子比的变化,可生成LaxTh1-xO2-δ固溶体,具有萤石结构的LaxTh1-xO-2-δ相是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主要活性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