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9篇 |
力学 | 2篇 |
数学 | 1篇 |
物理学 | 4篇 |
综合类 | 8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71.
滤波器是一种具有频率选择性的电路,其设计的基本的步骤分为逼近和实现.本文详细介绍了滤波器的设计方法,通过用Matlab来实现和优化一个模拟三阶低通切比雪夫滤波器,从而获得所需滤波器的传递函数,为进一步电路设计和实现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可以看出,这种方法可以解决理论设计和实际中的诸多问题,通过程序仿真是完全满足设计要求的. 相似文献
72.
73.
可液化土-高层结构地震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进行了可液化土-高层结构地震相互作用的振动台试验,试验采用柔性容器以减小边界影响,采用饱和砂土作为模型土.试验中再现了液化场地土中高层结构的震害现象.得出的主要规律有:相互作用体系的振型曲线与刚性地基上结构的振型曲线明显不同;随着振动次数的增加,体系的频率降低,阻尼比增大;砂土对地震动可起滤波和隔震作用;当最初加速度峰值到达前,砂土层中的孔压比存在负值;震后土中孔隙水压力不一定随振动的停止而立即开始消散,在短期内可能继续增长;桩身应变幅值呈桩顶大、桩尖小的分布;桩土接触压力幅值分布规律与输入激励地震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74.
浙江省及其临近地区益母草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8个有效的10mer-寡核苷酸引物对浙江省及其邻近地区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7个居群的基因组DNA进行了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扩增,共检测到65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45个,占69.23%。应用Jaccard公式计算了7个居群在65个位点上的相似性,并以此为基础,应用主坐标排序法作出了7个居群遗传分化的三维排序图,结果表明,浙江省及其邻近地区益母草的遗传性状总体较为接近,7个居群的遗传分化与其地理分布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75.
响应量在临近破坏时呈现出临界幂律奇异性加速特征,是一种被广泛证实的灾变破坏前兆,并被火山、滑坡和岩石破坏实验等后验预测结果证实为一种对破坏时间进行短临期预测的可行方法.但是,奇异性指数测量值的较大分散性导致了对其具体取值的争议和预测效果的不确定性.因此,理解奇异性指数取值特征及其内在物理控制因素,成为了一个核心问题.本文基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和材料时间相关失效特征,构建了刻画损伤加速发展通向破坏过程的力学模型.导出了恒名义应力蠕变加载和控制名义应力随时间线性增大两种典型加载方式下,损伤和应变率加速发展通向破坏的临界幂律奇异性前兆特征.阐明了临界幂律奇异性指数取值依赖于材料损伤与承受真应力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这一内在物理根源,表明了实际测量中奇异性指数的分散性不完全归结于测量数据误差,而是有着内在物理控制因素.针对破坏前奇异性指数的不确定性,建议了在未知奇异性指数条件下预测破坏时间的方法,并基于花岗岩脆性蠕变破坏实验进行了验证和说明. 相似文献
76.
景德镇陶瓷学院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高等教育必须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服务,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号召下,发挥自身优势,以创新平台为载体,积极促进产学研结合,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了一定探索和努力。 相似文献
77.
景德镇陶瓷学院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高等教育必须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服务,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号召下,发挥自身优势,以创新平台为载体,积极促进产学研结合,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了一定探索和努力。 相似文献
78.
本文讨论原函数存在与黎曼可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列举具体的函数来说明函数的原函数存在与黎曼可积是相互独立的概念,两者之间是互不蕴舍的关系. 相似文献
79.
80.
二氧化碳(CO2)是自然界中储量丰富且可再生的碳一资源,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采用金属催化CO2的高效转化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1].比如,丁奎岭等[2]实现了钌催化CO2的高效催化氢化转化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获得了非常高的催化活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