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6篇
  免费   384篇
  国内免费   554篇
化学   695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160篇
综合类   33篇
数学   206篇
物理学   700篇
综合类   239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62年   7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新型生物素标记的蓝萼甲素可以作为潜在的、基于生物活性的靶标蛋白质的探针.利用原位Cu(I)催化的叠氮-炔环加成反应,以高区域选择性和较高收率合成了系列蓝萼甲素的生物素长链轭合分子.研究发现,在优选的反应条件下,原位还原生成的Cu(I)可以很好地被溶剂化,从而展现了高催化活性.本方法较好地解决了针对双长链的叠氮-炔环加成收率普遍较低的问题,简便,条件温和,同样适用于其他以三氮唑链接的长链双功能分子的合成.  相似文献   
72.
以Ag/SiO2作为苯胺和乙二醇一步合成吲哚的催化剂,首次研究了还原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前体在150℃以下用氢气含量不超过50%(mol)的氢-氮混合气原位还原其活性和选择性较高.  相似文献   
73.
由於性能上的優點,生產量最大的丁苯橡膠,近年來已逐漸趨向於使用低溫聚合產物。高聚物的性質与高分子的分子量、分子量分佈以及化學結構有着密切關係,高溫聚合的丁苯橡膠分子量分佈測定的結果,從粘度數據推斷,約有25%的丁苯橡膠分子有顯著的支化或交聯。本工作對一個低轉化率(16%,試樣Ⅲ)和一個較高轉化率(66%,試樣Ⅰ)的低溫(5°)乳液聚合的丁苯橡膠,用分級沉澱和粘度法測定了它們的分子量分佈。  相似文献   
74.
通过二乙氧基硫代磷酰氯与对苯二胺反应生成了标题化合物N,N'-二(二乙氧基硫代磷酰基)-1,4-苯二胺,并应用元素分析, FTIR及1H NMR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 同时应用TG分析法对其热性能进行了分析. 标题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r=412.42, 为正交晶系, Pbca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a=0.86936(16) nm, b=1.2787(2) nm, c=1.8897(3) nm, β=90°, V=2.1006(7) nm3, Z=8, Dc=1.304 g/cm3, μ(Mo Kα)=0.425 mm-1, F(000)=872, S=1.052. 最终偏离因子R=0.0628, wR=0.1860, 可观测衍射点1852个[I>2σ(I)]. 该晶体通过对苯二胺连接并以中心对称分布, 并形成层状结构, 且存在弱的分子内氢键N—H…S. TG分析表明该化合物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及成炭性, 通过其阻燃聚丙烯腈表明, 该物质是一种高效能的膨胀型阻燃剂.  相似文献   
75.
聚苯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聚苯胺/无机物复合材料和聚苯胺/有机高聚物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性能特征,并展望了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研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6.
通过脉冲微型反应催化色谱装置,考察了正己烷在Pt/Al2O3和Pt-Dy/Al2O3催化剂上的转化反应;用TPD、TPR和HOT技术研究了Pt-Dy/Al2O3催化剂的表面性质.结果表明,Dy和Pt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并发生电子效应和几何效应,但Dy的掺入未改变Pt/Al2O3催化剂表面固有的吸附中心性质  相似文献   
77.
本研究采用连续小波变换(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CWT)技术处理循环伏安弱信号,通过研究苯酚、对苯二酚和对硝基苯酚的共存体系循环伏安弱信号,表明CWT可以成功地识别出极弱信号中的指纹特征信息,并且经处理得到的对应的小波系数峰比原始信号更窄,更高,由此可以成功地确定弱峰的数目和位置。由循环伏安信号所得的结果,有力地证实CWT是循环伏安弱信号识别的有力工具,对于理解弱响应体系电化学机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8.
活性炭表面固载十二硅钨酸的表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新平  叶兴凯  吴越 《催化学报》1995,16(6):510-513
活性炭表面固载十二硅钨酸的表征王新平,叶兴凯,吴越(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关键词硅钨酸,杂多酸,活性炭,负载型催化剂,表征由于杂多酸的优异催化性能,近年来其固载化的研究深受人们的关注[1].活性炭是固载杂多酸较好的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79.
The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Li3AlB2O6 with different cell parameters are reported and these cells are transformed each other from the confirmation of crystallographic structural analyses. The absorption spectrum, luminescence and lifetimes of the Li3AlB2O6 and LiSrBO3 solid compounds are measured and the comparisons are made between them. It is shown that the absorption edges are at about 400 nm (or band gap 3.1 eV) and there is one of absorption peaks at about 350 nm for the Li3AlB2O6 and LiSrBO3. The emission band (530 nm) makes a red shift and fluorescence decay time (24.39 ns) of the Li3AlB2O6 becomes smaller compared with the emission band (480 nm) and lifetime (93.16 ns) of the LiSrBO3 at the visible region. The transition energies and oscillator strengths of the clusters (Li3AlB2O6)2 and (LiSrBO3)2 lying at low excited states are calculated by the time-dependent Hartree-Fock method. The obtained results are used to model the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and discuss the origin of spectral bands of the Li3AlB2O6 and LiSrBO3.  相似文献   
80.
偏光显微镜研究结果表明ZSM5对聚氧化乙烯(PEO)球晶的成核阶段和生长阶段均有较大影响:一部分ZSM5能够成为PEO结晶的晶核,导致PEO球晶数目大幅度增加;ZSM5还可以通过Lewis酸-碱作用抑制PEO链段的运动,从而减小PEO球晶的生长速度.PEO球晶数目的增多、尺寸的减小以及结晶的不完善均有利于使复合聚合物电解质中包含有更多的连续无定形相PEO,这对Li+的传输是非常重要的.适量的ZSM5可以使PEO-LiClO4体系的室温离子电导率提高两个数量级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