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59篇 |
免费 | 394篇 |
国内免费 | 405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456篇 |
晶体学 | 6篇 |
力学 | 140篇 |
综合类 | 19篇 |
数学 | 158篇 |
物理学 | 666篇 |
综合类 | 19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56篇 |
2022年 | 72篇 |
2021年 | 88篇 |
2020年 | 80篇 |
2019年 | 75篇 |
2018年 | 79篇 |
2017年 | 59篇 |
2016年 | 65篇 |
2015年 | 80篇 |
2014年 | 171篇 |
2013年 | 122篇 |
2012年 | 147篇 |
2011年 | 147篇 |
2010年 | 172篇 |
2009年 | 182篇 |
2008年 | 171篇 |
2007年 | 212篇 |
2006年 | 160篇 |
2005年 | 136篇 |
2004年 | 105篇 |
2003年 | 99篇 |
2002年 | 70篇 |
2001年 | 74篇 |
2000年 | 76篇 |
1999年 | 86篇 |
1998年 | 50篇 |
1997年 | 43篇 |
1996年 | 55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43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5篇 |
1962年 | 7篇 |
1959年 | 5篇 |
1957年 | 5篇 |
1956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By using the B3P86/aug-cc-pvtz method,the accurate equilibrium geometry of the AlSO(CS,X2A″) molecule has been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with available theoretical values.The obtain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SO molecule has a most stable structure with bond lengths of R OAl = 0.1864 nm,R OS = 0.1623 nm,R AlS = 0.2450 nm,together with a dissociation energy of 13.88 eV.The possible electronic states and their reasonable dissociation limits for the ground state of the AlSO molecule wer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atomic and molecular reaction statics.The analytic potential energy function of the AlSO molecule was derived by the many-body expansion theory and the contour lines were constructed for the first time,which show the internal information of the AlSO molecule,including the equilibrium structure and stable point.The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obtained potential energy function of AlSO is reasonable and successful and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s provide important insights for further study on molecular reaction dynamics. 相似文献
73.
探讨了一氧化氮(NO)在一氧化氮合酶(NOS)的作用下通过氧化苯乙双胍的末端氮原子N1而合成的机理.在这个过程中,化合物的氧化是通过过氧甲酸HCOOOH(Performic acid)来实现的.我们以AM1计算为基础,在NO形成的反应路径上,研究了化合物的中间产物(speciesB、C、D、E),并得到了这些分子的最优化结构.此机制所释放的产物为HNO,它很容易产生NO.通过研究C3-O15和C3-N1原子间距离的变化,我们讨论了这个机制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4.
75.
剖析了 STORNO信令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信令格式及通信规程 ,给出了自行研制的移动台硬件及软件 .所研制的手持移动台体积小巧、通话距离远且话音质量良好 . 相似文献
76.
嵇晓强;程揭章;李琦;宫平;郭瑞鹃;于源华 《光子学报》2015,44(7):711004-711004
针对细胞工厂监控系统长工作距和大倾斜角的观测需求,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成像清晰的光学显微成像系统.由于获得的细胞图像光照和色彩不均、样本浑浊、细胞重叠、边界粘连较多、细胞间距不明显,采用单尺度Retinex算法进行图像预处理,并结合Otsu阈值分割法与 相似文献
77.
分子量(MW)是影响堆肥溶解性有机物(DOM)化学性质和环境行为等的重要因素,目前关于堆肥DOM的MW分布等认识仍不清晰.以蘑菇渣堆肥(MRC)和水稻秸秆堆肥(RSC)中DOM为研究对象,采用超滤分级技术对堆肥DOM中不同MW组分进行分级定量和化学表征,进而探究不同堆肥DOM中MW组分的分布和光谱特征.DOC结果显示,MRC和RSC中DOM均以>10 kDa的高分子量(HMW)组分组成为主,分别富集有80%和71%的DOC(溶解性有机碳),而中等分子量(5~10 kDa,MMW)和低分子量(<5 kDa,LMW)组分分别占总DOC的12%~15%和9%~15%,表明HMW是决定腐熟堆肥DOM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的关键物质.光谱特征参数(如SUVA254、E2/E3和HIX)结果显示,不同MW的DOM的芳香化程度和腐殖化程度均呈现相同的趋势,即HMW>MMW>LMW;而BIX和FI值则呈现与之相反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堆肥DOM中HMW(高分子组分)组分富集了较多的芳香环等不饱和共轭结构,而MMW和LMW组分具有更高的自生源贡献.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堆肥DOM及其MW组分主要由3种类腐殖质(C1-C3)和1种类蛋白质(C4)构成.其中,MRC和RSC中的HMW组分均以长波类腐殖酸(C3)组成为主,其含量分别占HMW组分总荧光强度的34%和85%;而两类堆肥中MMW和LMW组分则以类富里酸(C1,41%~53%)和短波类腐殖酸(C2,25%~36%)组成为主.红外光谱(FTIR)结果表明,堆肥DOM中HMW组分含有更多的疏水性苯环结构,而MMW和LMW组分则具有较多的亲水性含氧官能团(如羰基、羧基等).研究结果促进了对堆肥DOM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的认识,为进一步评价堆肥腐熟和稳定化程度及其环境行为等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78.
三体系统轨道动力学问题是航天动力学领域中的经典问题, 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工程意义, 并将在人类由近地延伸到深空的航天活动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回顾并总结了三体系统轨道动力学相关研究进展, 并结合未来的深空探测的发展趋势, 展望了三体系统轨道动力学研究中的热点与挑战. 首先阐述了三体问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简要回顾了三体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发展历程. 其次, 系统概述了三体系统平衡点附近的局部运动特性, 介绍了平衡点附近周期轨道解析与数值求解方法, 给出了拟周期运动的最新进展. 同时总结了共振轨道、循环轨道、自由返回轨道等三类三体系统全局周期运动的动力学特性与研究进展. 再次, 从不变流形理论和弱稳定边界理论两个方面综述了三体系统中低能量转移与捕获轨道设计的研究进展. 最后, 综述了三体系统轨道动力学在编队飞行、导航星座设计两方面的应用, 并展望了全月面覆盖轨道设计、三体系统下的小推力轨道优化和三体系统的三角平衡点开发利用中值得关注的轨道动力学与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