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59篇 |
免费 | 394篇 |
国内免费 | 405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456篇 |
晶体学 | 6篇 |
力学 | 140篇 |
综合类 | 19篇 |
数学 | 158篇 |
物理学 | 666篇 |
综合类 | 19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56篇 |
2022年 | 72篇 |
2021年 | 88篇 |
2020年 | 80篇 |
2019年 | 75篇 |
2018年 | 79篇 |
2017年 | 59篇 |
2016年 | 65篇 |
2015年 | 80篇 |
2014年 | 171篇 |
2013年 | 122篇 |
2012年 | 147篇 |
2011年 | 147篇 |
2010年 | 172篇 |
2009年 | 182篇 |
2008年 | 171篇 |
2007年 | 212篇 |
2006年 | 160篇 |
2005年 | 136篇 |
2004年 | 105篇 |
2003年 | 99篇 |
2002年 | 70篇 |
2001年 | 74篇 |
2000年 | 76篇 |
1999年 | 86篇 |
1998年 | 50篇 |
1997年 | 43篇 |
1996年 | 55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43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5篇 |
1962年 | 7篇 |
1959年 | 5篇 |
1957年 | 5篇 |
1956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Al和N共掺对Zn1-xMgxO在紫外光波段和可见光波段光学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光学性质变化主要发生在低能区,在高能区光学性质基本保持不变.介电函数虚部、吸收光谱和消光系数计算表明,Al和N共掺后Zn1-xMgxO的光学吸收边产生红移,对部分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吸收增强.介电函数实部和反射光谱计算表明,Al和N共掺后Zn1-xMgxO的反射峰强度增大,静态介电常数ε1(0)从2.64增大为3.23.能量损失谱的计算表明,Al和N共掺后Zn1-xMgxO的等离子体共振频率发生蓝移,共振频率的振幅增大. 相似文献
62.
63.
64.
宽谱段光纤光谱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野外现场矿物分析、遥感地面验证光谱分析等的需要,研制了实现光谱覆盖范围在400~2 500 nm的宽谱段光纤光谱仪,介绍了仪器研制过程中的光学、机械与电子学设计。光学系统采用了光栅分光的水平反射式光路,对于不同的光谱探测谱段,采用了三路线阵探测器在光谱面的3个方向立体交错放置进行探测;用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实现对三路线阵光电器件时序逻辑信号的发生与驱动;采用14位高速ADC进行数模转换;采用USB2.0实现通讯。仪器体积小、光谱分辨率高、信号质量和测量速度等方面均达到了满意效果,测试结果表明,仪器实现了宽谱测量,光谱数据理想。 相似文献
65.
<正>众所周知,创建于1871年而竣工于1874年的卡文迪什实验室(Cavendish laboratory),是20世纪世界著名的物理学研究中心。经过100多年的发展,随着它规模的不断扩大,仪器设备的 相似文献
66.
67.
基于多角度偏振特性的云相态识别及验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云相态识别是云参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识别水云和冰云,根据水云和冰云微物理性质的差别,研究了水云和冰云的单次散射特性,采用基丁倍加累加法的,人量辐射传输方程模拟了水云和冰云的多角度偏振特件.模拟结果表明,光谱的多角度偏振特件能够体现山水云粒子和冰云粒子微物理性质的差异,云在特定方向反射的偏振辐射强度对云相态非常敏感,可以用米进行云相念的识别,在模拟的基础上进行了云相态识别算法的研究,并利用多角度偏振卫星数据--POLDER 0.865μm通道数据进行了实例分析.识别结果与MODIS云相态产品及其1.38μm卷云榆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多角度偏振特性云相态识别算法可以有效地进行云相态识别. 相似文献
68.
在总路线光輝的照耀下,当前生产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正以排山倒海之势,蓬勃地开展,形成了全国范围的羣众运动,取得了丰碩的战果。在这个运动中,充分发揮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了国民經济的持續跃进。許多事例都已經証明了我国广大干部和人民羣众共产主义思想的新高涨,这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展望六十年代,我国工农业现代化将会很快实現,因而对科学文化的要求就愈来愈高,同时也愈来愈迫切。为了适应当前形势的迫切要求,中学数学內容必須革新,这是关系着大量干部培养的关键問題,也是体 相似文献
69.
目的 针对绿色物流的需求现状,降低能源消耗成本和碳排放成本,提出了低碳目标下的混合车队车辆路径优化研究并探索混合车队的物流运输方案,综合考虑混合车队与燃油车队和电动汽车车队在行驶里程、能源消耗、碳排放量的差异,构建了以固定成本、行驶成本、能源消耗成本和碳排放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优化模型。 方法 采用粒子群算法并结合 Metropolis 准则以提高算法的高效性,设计多组实验,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比较了混合车队与单一车型车队在行驶里程、能源消耗、碳排放量等方面的不同。 结果 混合车队在降低碳排放量、碳排放成本和运营成本方面有较大优势,混合车队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与传统燃油车队相比总成本下降约 12%。 最后,研究逐步增加电动汽车的最大载重和充电速率对混合车队各项成本的影响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结论 表明适当提高电动汽车的车辆载荷和充电速率能有效降低车队运营成本,有助于物流企业考虑能源消耗成本和碳排放成本,能够为相关物流企业制定合理的运输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0.
开发经济高效的析氧反应电催化剂对于推进可充电金属-空气电池和电解水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具有完整蜂窝结构的石墨碳基面是电化学惰性的,需要依赖缺陷或者掺杂结构诱导的电荷极化效应来提升催化活性.相比于基面,边缘位点具有特殊的局域电子态,为提升石墨碳电极的本征催化活性开辟了新的思路,然而其结构精准构筑目前仍面临极大挑战.本文以\"人字形\"多壁碳纳米管(H-MWCNTs)作为研究切入点,利用高温熔盐介质主导的插层剥离和截断效应,实现\"边缘-平面位点\"结构可控构筑,为实现高效电解水析氧反应(OER)提供了重要的结构基础.通过熔盐辅助热解方法可控制备了具有完全暴露的内外边缘平面的目标催化剂H-MWCNTs-MS,并研究其OER催化性能.在碱性介质中10 mA cm 2电流密度所需过电位仅为236 mV,是目前报道的较好的非金属电催化剂.同时,H-MWCNTs-MS在10,50和100 mA cm 2电流密度下均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利用原位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ATR-SEIRAS)技术研究了\"边缘-平面位点\"在OER过程中的结构重构过程,与理论计算分析的高能\"边缘态\"结果一致,并确定酮氧官能化位点为真实催化活性中心.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氧官能团修饰结构能够显著促进电荷的再分配,增强层间耦合作用,降低关键含氧中间体*OOH的形成能垒,加速OER反应动力学.此外,H-MWCNTs-MS的开放式结构极大程度提高了\"边缘-平面位点\"的利用率,减小的纳米管壁厚促进了层间电荷迁移,也是增强OER活性的关键要素.综上,精准构筑\"边缘-平面位点\"为开发高效石墨碳电极开辟了新的思路,通过原位谱学技术揭示边缘位点催化结构重构,能够进一步丰富研究者对于电催化协同效应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