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9篇 |
免费 | 40篇 |
国内免费 | 36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52篇 |
晶体学 | 4篇 |
力学 | 3篇 |
综合类 | 8篇 |
数学 | 12篇 |
物理学 | 63篇 |
综合类 | 1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38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针对目前我国慢性病多发的状况,设计一套基于物联网的远程健康监控系统,并对系统的构架和软硬件进行了设计和实现。系统具有动态心电、血压、体温以及血糖等重要生理指标数据的远程实时采集、传输、分析和远程诊断等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患者的日常健康监护,同时缓解了医院的监护压力。 相似文献
292.
293.
油藏中普遍栖息着多种微生物,其生长代谢可在多个层面影响油田开发过程,但有关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组成的认知仍十分有限.采用基于16S r 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了我国西北地区某油田10口油井采出水中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采出水中变形菌门为优势类群,其下属的γ-变形菌纲、α-变形菌纲、ε-变形菌纲在多数样品中的相对丰度较高,而β-变形菌纲相对丰度较低(≤3.2%).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是相对优势的属,各采出井间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差别明显.共检出10个属的潜在硫化氢产生菌,硫酸盐还原菌的相对丰度低;硫磺单胞菌属(Sulfurospirillum)在所有样品中均存在,其相对丰度在0.02%~0.89%间波动,该类群在油田酸败中的作用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294.
探索了如何在知识网格环境下实现知识供应;提出了基于知识网格的知识供应系统层次图以及各个层次的服务模型;构建了具体的知识网格拓扑结构.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知识网格环境下企业内部的知识生产、企业之间的知识供应进行建模,使知识网格能够高效率、智能化地支持在产品创新设计中知识的快速获取和利用. 相似文献
295.
296.
合成并结构表征了一种新型的线性三核锌(II)配合物,{[ZnL(OAc)]2Zn}∙CH3COCH3(H2L:乙二氧双(5-溴-2-羟基苯亚甲基胺))。X-射线结构表明配合物中三个锌(II)离子配位到了两个四齿的L2-单元和两个桥联的的乙酸根基团。围绕两端的Zn(1) 或 Zn(1)#1原子形成了扭曲的四方锥配位几何体,围绕中心Zn(2) 原子构成了一个稍微扭曲的八面体配位结构。同时,观察到锌(II)配合物能发出蓝绿色荧光,其最大发射波长为464 nm。 相似文献
297.
以浮动催化热分解法制备碳纳米管(CNTs), 采用氧化-还原-硫化的方法制备了CNTs/FeS催化剂, 采用X射线衍射(XRD)、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热重(TG)分析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结构表征. 将CNTs/FeS作为类Fenton催化剂用于水中环丙沙星的去除, 研究了降解过程中H2O2浓度、 CNTs/FeS催化剂的投加量、 环丙沙星浓度及pH等因素对催化降解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CNTs/FeS类Fenton催化反应在H2O2浓度为20 mmol/L和CNTs/FeS催化剂的投加量为10 mg的条件下具有最优的降解效果, 其催化反应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且具有更加宽泛的pH适应范围(pH=3~8), 同时, CNTs/FeS类Fenton催化剂在使用寿命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98.
通常需要将电活性材料与导电剂、粘接剂等辅助物质混合后,制成复合电极来评测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但辅助物质和复合电极结构可能影响评测结果的准确性. 由于单颗粒微电极可选取单一颗粒进行测试,无需加入添加剂材料,因此,采用单颗粒微电极评测材料性能可以得到材料的本征性能. 同时,单颗粒微电极还可以实现对材料的快速、精确评测. 本文利用单颗粒微电极方法测试了球形LiFePO4颗粒的循环伏安特性、循环稳定性和动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单颗粒微电极可以20 mV?s-1的速率快速扫描、精确测试,测得锂离子在该颗粒中的扩散系数约为2.4 ~ 3.2?10-11 cm2?s-1,电化学反应的控制步骤为锂离子的固相扩散控制. 另外,LiFePO4颗粒在该单颗粒微电极构成的电池中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这些显示了单颗粒微电极在电极材料特性研究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99.
采用阳极氧化法与原位还原碳化法相结合,在电击穿条件下可控制备了具有介孔结构的碳化钨纳米片团簇(WC NFs)。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N2吸附-脱附测试表征其物相、微观结构和孔径分布。在1 mol·L-1H2SO4溶液中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循环伏安法、计时电流法以及交流阻抗谱测试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650℃下还原碳化所制备的WC NFs具有最佳的电催化析氢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过电位η10仅为150 mV,Tafel斜率为56 mV·dec-1,并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300.
氧化铈由于在氧化和还原气氛下具有快速Ce4+/Ce3+氧化还原循环作用,使其具有优异的储放氧能力,不仅可以分散和稳定金属粒子,还可在界面处与金属物种发生化学键合,并形成活性位点,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催化反应体系,且表现出显著的形貌效应.通过对氧化铈形貌进行调控,使其暴露特定(111)、(110)和(100)晶面,已成为调节金属-氧化铈相互作用强度及金属物种电子、几何结构,提高催化性能的有效策略,但对其机制及活性位结构还没有清晰的认识.我们以氧化铈纳米粒子和纳米立方体为载体,其中氧化铈立方体平均尺寸为23 nm,主要暴露6个{100}晶面,边缘和截角暴露少量{110}及{111}晶面;球形氧化铈纳米粒子平均尺寸为11 nm,主要暴露{111}晶面;并进一步将2.0 wt%Pd物种分散在氧化铈立方体和球形纳米粒子上,通过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研究了钯物种在氧化铈球形粒子和立方体上的原子结构和化学环境,进而分析了纳米结构氧化铈形貌对钯物种分散的影响.在球形氧化铈纳米粒子上主要形成了平均尺寸为2.0 nm的非晶态Pd纳米粒子以及极小的Pd物种,这主要是因为球形氧化铈纳米粒子上丰富的表面氧空位可通过Pd-CeO2强相互作用和Pd物种紧密键合.氧化铈立方体上的晶态Pd粒子尺寸为2.9 nm,金属与载体之间具有明显的界面,且Pd原子嵌入到氧化铈晶格中.同时,CO化学吸附测试也证明了氧化铈球形粒子上的钯分散度(70%)高于氧化铈立方体(52%).对于甲烷燃烧反应,主要涉及发生在金属粒子表面的PdO/Pd氧化还原循环,即Pd被O2氧化,PdO被CH4还原,富氧条件下决速步骤是PdO对CH4中C?H的活化,因此氧化铈立方体表面大尺寸的晶态Pd粒子被氧化后更容易被CH4还原,有利于PdO/Pd氧化还原循环,从而具有更高的活性和稳定性;然而在CO氧化反应中Pd/CeO2却呈现了相反的形貌效应,这是由于该反应遵循Mars-van Krevelen机理:CO吸附在金属Pd上,化学吸附的CO移动到钯-氧化铈界面,被氧化铈晶格氧氧化成CO2,产生的氧空位被表面氧补充,最后表面氧空位被气相氧补充;由于氧化铈球形粒子上的较小尺寸Pd具有更大的钯-氧化铈界面周长和更强的氧物种移动性,更易完成界面处的氧化还原循环,因此具有更高的CO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