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62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116篇
综合类   3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王顺金  郭华 《中国物理 C》1995,19(4):332-339
用Dirac理论分析SU(N)规范理论的约束及量子化问题.用代数动力学观点处理规范不变性、高斯定律与Ward恒等式.并运用关联动力学中的守恒定律思想,把与剩余规范不变性相联系的高斯定律和Ward恒等式转化成守恒定律与初值问题.  相似文献   
92.
左维  王顺金 《中国物理 C》1992,16(11):1050-1056
对多体关联Green函数的基本动力学方程组作等时极限,得到了密度矩阵形式的多体关联动力学方程组,并证明了各种不同时序的等时极限间的等价性.  相似文献   
93.
王顺金  左维  郭华 《物理学进展》2011,16(1):101-138
本文从原子核物理学的实验事实和理论经验出发,阐述了原子核及量子多体关联动力学的基本物理思想与理论方法,介绍了它的主要的理论结论和重要的应用成果。文章侧重于物理思想深入浅出的陈述和理论结果的诠释,包含了量子场的关联动力学的最新结果和对量子关联动力学应用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94.
本文将生成坐标方法的研究扩展到了核实外存在粒子、空穴以及非集体粒子空穴对激发的情形.用生成坐标方法突出考虑了核实的集体运动自由度,核实的这种集体性质决定了单粒子在其中运动的平均势场,而单粒子激发与集体运动之间的相互影响,则表现在等效哈密顿量的耦合项中.这样处理,对球形核给出了“核场论”的结果,对变形核给出了粒子转子模型的结果.  相似文献   
95.
本文具体地从一个理想模型讨论了集体运动自由度的选定及其表示问题. 从它的动力学群出发, 指出虽然可以有不同的连续变量或玻色子表示, 但是, 独立集体自由度的数目是唯一地确定了的. 如果涉及超过这个数目的集体自由度, 则必有伴随的条件.  相似文献   
96.
在耗散的非绝热动力学理论框架下, 从占据数方程出发, 通过时间平均近似, 我们得到了简单的弛豫分析表达式, 并定量估计了一体和两体碰撞过程对占有数变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97.
在关联动力学思想框架内,运用生成泛函技术,在时性规范和正则量子化形式下,建立起SU(N)规范理论的约束关联动力学的完整体系,得到了关联Green函数的运动方程组系列.  相似文献   
98.
代数动力学与SU(2)线性非自治量子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左维  王顺金 《物理学报》1995,44(8):1177-1183
利用代数动力学方法得到了SU(2)线性非自治量子系统的精确及其Cartan不变算子,并应用得到的解计算了时间有关的磁场中中微子的反转概率以及束流动力学中的粒子自旋极化问题,另外还讨论了周期系统的非绝热Berry相因子.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9.
本文给出了Elliott SU(3)模型的一种新的连续变量表示.基于这种连续变量表示,提出了一套求解SU(3)的连续变量表示的不可约基矢的微分方程途径——极态的本征方程途径,求得了正则群链下SU(3)的连续变量的所有不可约基矢.运用已求得的内禀极态和投影算子方法,建立起Elliott的SU(3)不可约基矢的表达式.讨论了这种连续变量表示的物理几何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恩格斯教导我们,“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①。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空间是物质具有的广延性和它的位置关系。时间、空间是和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割的。列宁还教导我们:“唯物主义既然承认客观实在即运动着的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也就必然要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②。必须“坚决而肯定地承认我们的发展着的时空概念反映着客观实在的时间和空间”,“承认它们在这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