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0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46篇
化学   397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28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117篇
物理学   170篇
综合类   76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乐学义  童明良 《无机化学学报》2002,18(10):1023-1027
The complex [Cu(L-met)(phen)(H2O)]NO3·H2O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investigat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molar conductivity, spectroscopic and X-ray diffraction methods, where phen=1,10-phenanthroline and L-met=L-methioninate group. The complex crystallized in the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 with a=12.053(2)?, b=6.886(1)?, c=13.385(3)?, β=113.59(3)°, V=1018.1(3)?3, Z=2,Dc=1.598g·cm-3, μ=1.223mm-1, F(000)=506, R1=0.0306, and wR2=0.0742. The copper(Ⅱ) atom is ligated in a distorted square-pyramidal geometry by two nitrogen atoms of one phen and the amino nitrogen atom , one carboxylate oxygen atom of L-met in the base plane, and an aqua at the apical position. A one-dimensional chain configuration formed by the hydrogen-bonding and weak Cu-O (the uncoordinated carboxyl oxygen atom) coordination interactions be-tween neighboring [Cu(L-met)(phen)(H2O)]+ cations. CCDC: 183368.  相似文献   
82.
赵珍义 《化学计量》1996,5(2):19-21
研制了一种新的进样装置,装置既可常规进样又可以脉冲进样,可用于土壤中铜元素的测定。并对两种进样的方法的分析性能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83.
The complex [Cu(phen)2(POAc)3]ClO·4H2O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investigat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spec-t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ion methods, where phen = 1,10-phenanthroline, POAc = phenylacetate group). Th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the triclinic space group PI with two molecules in a unit cell of dimensions a = 1.0579(2) nm, b = 1.2423(3) nm, c = 1.9190(4) nm, α = 71.84(1)°, β = 80.50(2)°, γ = 88.60(1)°, V = 2.3625(9) nm3, R = 0.0407 and Rw = 0.0656. The complex results from bridging of two Cu(phen)2 units by three carboxylate groups, and each Cu2 ion is in a distorted square pyramidal geometry with two nitrogen atoms of phen and three carboxylate oxygen atoms of POAc. It has been showed that intramolecular stacking interactions occur between the phenyl moieties of POAc and aromatic rings of phen, leading to a novel molecule structure with two coordinating modes of carboxylate ligands, of which two phenylacetates are μ2-carboxylate-O-bridging ligands, and the other is a μ2-carboxylate-  相似文献   
84.
介绍了认知建构的理论基础——梅耶的学习观,并查阅国内有关物质的量认知建构的文献,归纳得出目前物质的量的认知建构主要有3种:(1)利用桥连式建构;(2)运用类比方法建构;(3)结合生活,进行有意义学习。各自适用于不同水平的学习者,但始终以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基础进行构建为基准。  相似文献   
85.
合成了两个新的配合物:[Cu(Phen)(L-Ser)(H2O)]Cl(1)和[Cu(Phen)(L-Tyr)(H2O)]Cl.2H2O(2)(Phen=1,10-邻菲咯啉、L-Ser=L-丝氨酸、-LTyr=L-酪氨酸).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分别采用NBT光还原法和循环伏安法测定了配合物的SOD活性及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这些配合物具有较高的SOD活性,配合物1、2催化O2-.歧化分解速率常数KQ值分别为3.16×107和1.54×107mol-1.L.s-1.  相似文献   
86.
在传统F-T合成(Fischer-Tropsch synthesis)中,烃类产物受到Anderson-Schulz-Flory (ASF)方程的控制,这使得烃类产物分布宽,不具有选择性。因此,如何突破ASF产物分布控制,实现以合成气为原料,高选择性合成特定碳数范围内的烃类产品是F-T合成研究领域中的前沿和热点之一。本文以钴基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和载体孔结构与F-T合成产物分布之间的关联为探讨重点,综述了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7.
布卢姆和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都侧重学校学习的研究,强调学生学习前的认知状态、学习动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程度、学习的连续性。根据布卢姆和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的内涵,它们在化学概念教学中的综合应用可以从4个方面来探索:关注认知准备状态,选择先行组织者;把握情感准备状态,进行适当强化;明确学习要求,促进充分参与;运用反馈-纠正,延续意义学习。  相似文献   
88.
由于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大量发现以及原油可开采量的减少,利用天然气的技术和规模都获得快速发展,天然气的研究与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天然气的组成与最新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89.
依据JJF1059-1999,对GB/T17136-1997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汞含量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建立了数学模型,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和量化。计算出土壤中总汞含量测量结果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215,扩展不确定度为0.163mg/kg。在土壤总汞含量测量过程中,求试液中汞含量贡献的不确定度最大。  相似文献   
90.
引入数字化手持技术设计6个实验,将金属腐蚀速率问题转换为金属腐蚀过程气体产生速率问题,进而转换为一定时间内密闭体系压强变化问题。实验关键是用气压传感器测定一定时间密闭体系气压变化,得到压强-时间曲线,根据曲线斜率分析反应速率,进而解决"金属腐蚀速率"问题。同时,还从"宏观-曲线-微观-符号"四重表征角度深入分析实验,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实验过程与反应原理。本实验研究结论是:(1)同一电解质溶液中,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速率大于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速率;(2)对同种电解质溶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腐蚀越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