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8篇
化学   64篇
物理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一些反式-反式共轭多烯及其被单原子取代的分子的模糊对称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有关分子轨道的模糊对称变换的隶属函数及其所含的不可约表示成分.共轭多烯及其相应的取代物经空间群对称变换后,其模糊对称性特征非常相似,而关于点群变换后,其模糊对称性特征变化比较明显.此外,还分析了这些分子轨道的类似一维晶体能带的特点.  相似文献   
4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碱性介质中甲醇在清洁的PtAu(111)和Pt(111)表面、及有CO存在的PtAu(111)和Pt(111)表面的氧化。计算结果表明,在碱性介质中,预吸附的CO促进了甲醇在PtAu(111)和Pt(111)表面氧化的每一步反应,这与其在Au(111)表面的作用相似。究其原因,是由于CO的吸附增强了OH的稳定性和碱性,从而增强了OH夺取氢原子的能力。  相似文献   
43.
对于自由基分子加成反应,提出了利用不饱和烃的第一电离势与自由基基团的电子亲合能同反应速率常数(取对数形式)进行并联的估算方法;此外,根据前线轨道理论的基本假设,采用不饱和烃分子的最高占据轨道能量及自由基基团的最低空轨道能量同反应速率常数(取对数形式)进行关联,同样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估算结果  相似文献   
44.
CO在某些过渡金属表面吸附活化的DFT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DFT方法对CO在M(100)(M= Cu、Ag、Au、Pd、Pt)表面上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系统的比较性研究.结果表明,CO分子在这些过渡金属单晶表面上发生的是非解离性吸附,吸附后C-O键长都变长了,均不同程度地削弱了C-O键,继而活化了CO分子;从表面结合能、重叠集居数、轨道电子数变化等方面分析了成键强弱顺序,发现CO的吸附强度随Pd(100)、Pt (100)、Cu (100)、Ag(100)、Au(100)顺序依次减弱,并且将CO与过渡金属间的结合能(BE)、过渡金属的d电子转移数分别与水煤气变换反应活性数据进行了关联,在定性上比较好地解释了金属铜的催化活性优于其它金属的原因.  相似文献   
45.
自由基-分子加成反应活性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MNDO半经验量化方法对一系列氟取代烯烃进行了计算, 并用广义微扰理论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处理, 发现该类烯烃与自由基加成反应的活化能与相应反应的二级微扰能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 同时对影响反应活性的一些因素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6.
在Monte-Carlo算法中引入流率项,通过对具有流率分叉结构的CSTR-BZ反应体系SNB(Showalter-Noyes-Bar-Eli)模型的随机分析,讨论了最低反应浓度的意义及流率项连续性的影响.与实验结果及确定性数值积分结果比较表明,对于流动的实际反应体系,基于“质量作用定律”的宏观确定性方法仍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47.
分别采用单晶Ni(111)、Cu(111)和Pd(111)作为水煤气变换反应的模板催化剂,运用键级守恒-Morse势(BOC-MP)方法对Ni(111)、Cu(111)和Pd(111)表面上催化的WGS反应的surface redox机理中的基元反应动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通过微观动力学参数的比较分析,发现Cu(111)比Ni(111)、Pd(111)具有更加优良的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的能力(活性顺序为Cu>Ni>Pd),从而初步从分子不平上解释了工业生产中选择多种铜作为水煤气变换反应催化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8.
使用表征粒子簇结构的几何形状因子,通过对扩散控制聚集过程的模拟,从微观或介观层次研究了粒子簇结构对粒子簇增长速率和速率常数的影响规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9.
采用第一性密度泛函理论(DFT-GGA)研究了甲酸根(HCOO)在一系列金属表面的吸附.研究表明,HCOO的最稳定吸附位置是短桥位,吸附热顺序为Au(110)〈Ag(110)〈Cu(110)〈Pd(110)〈Pt(110)〈Ni(110)〈Rh(110)〈Fe(100)〈Mo(100).HCOO吸附热可以很好地与相应的金属氧化物生成热关联.另外还发现,过渡金属的吸附热与金属的小带中心有很好地关联,第1B金属吸附热可以用耦合矩阵平方来解释.  相似文献   
50.
直链共轭多烯的模糊ta/2对称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关于分子模糊对称性的工作多属于模糊点对称性的研究.关于模糊空间对称性探讨较少.只曾对线状一维模糊周期分子进行过一些分析.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于较复杂的平面一维模糊周期分子——直链共轭多烯(简称为共轭多烯)分子进行了较仔细的探讨.除模糊平移变换外,这里还将涉及模糊的螺旋旋转和滑移反映等空间变换.此外,还讨论了存在其中的其他模糊点对称变换.对于点对称元素的变动导致的模糊对称性特征,往往和某种空间对称变换的模糊对称性特征相关.对于分子轨道,除模糊对称变换的隶属函数外,分析了所属不可约表示成分.对这些分子的某些性质和其模糊对称性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