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7篇
化学   1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24篇
物理学   66篇
综合类   7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41.
用全实加关联方法计算了类锂Fe23 离子1s22s-1s2np(2≤n≤9)的跃迁能和1s2np(n≤9)态的精细结构.依据单通道量子亏损理论,确定了Rydberg系列1s2np的量子数亏损.用这些作为能量的缓变函数的量子亏损,可以实现对任意高激发态(n≥10)的能量的可靠预言.用在计算能量过程中确定的波函数,计算了Fe23 离子1s22s-1s2np(2≤n≤9)跃迁的振子强度.将这些分立态振子强度与单通道量子亏损理论相结合,得到该离子从基态到电离阈附近高激发束缚态间的偶极跃迁振子强度以及束缚态-连续态跃迁的振子强度密度,从而将Fe23 离子的这一重要光谱特性的理论预言外推到整个能域.  相似文献   
42.
用全实加关联 (FCPC)方法研究核电荷Z =3~ 15的类锂原子体系 1s2 2p态的精细结构 .取得了与实验数据符合得非常好的计算结果 .定量地揭示了相对论效应和QED修正随核电核增大的变化规律 .  相似文献   
43.
图G的正常边染色称为是点可区别的,如果对G的任意两个不同的顶点u,v,与u关联的边的颜色构成的集合异于与v关联的边的颜色构成的集合.对图G进行点可区别正常边染色所需要的最少颜色数称为是G的点可区别正常边色数,记为χ′s(G).通过将路和圈填装到完全图,我们给出了mP2∪mCt的点可区别正常边色数的一个刻画,并利用递归染色的方式,得到了χ′s(mP2∪mCt)(3≤t≤10).  相似文献   
44.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从1994年至今,中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了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持续的“双顺差”(1998年除外,该年资本与金融账户为逆差),这种情形在国际经验中并不多见。开放经济下这种“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有其特征、形成原因,亦反映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5.
用全实加关联方法计算了类锂Ti^19+离子1s^23d-1s^2nf(4≤n≤9)的跃迁能、振子强度及1s^2nf(n≤9)态的精细结构劈裂,通过确定该Rydberg系列的量子数亏损,进而实现对任意高激发态(n≥10)的能量的可靠预言,将上述分立态振子强度与单通道量子亏损理论相结合,得到在电离阚附近束埠态闻的跃迁振于强度与束缚态,连续态跃迁的振子强度密度,从而实现了Ti^19+离子最子跃迁特性的全能域理论预言。  相似文献   
46.
研究了联图Pn∨ Sn和Cn∨Sn的邻点可区别的均匀边染色,并证明了它满足邻点可区别的均匀边染色猜想.  相似文献   
47.
应用行列式条件和电子-原子核尖点(cusp)条件计算了核电荷数Z=21-30的类锂离子1s22s和1s22p态近核处电子密度的理论下限.该下限由Angulo和 Dehesa等人推导(见Phys. Rev. A 42 641 (1990))的包含两个或者更多径向期待值的不等式给出. 结果表明,该下限对于高核电荷离子也同样适用,而且其品质要好于以前所知道的;计算中所用的波函数在这些具有较高核电荷离子体系的整个组态空间中都是准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48.
一个图G的Ⅰ-全染色是指若干种颜色对图G的全体顶点及边的一个分配使得任意两个相邻点及任意两条相邻边被分配到不同颜色.图G的Ⅵ-全染色是指若干种颜色对图G的全体顶点及边的一个分配使得任意两条相邻边被分配到不同颜色.对图G的一个Ⅰ(Ⅵ)-全染色及图G的任意一个顶点x,用C(x)表示顶点x的颜色及x的关联边的颜色构成的集合(非多重集).如果f是图G的使用k种颜色的一个Ⅰ(Ⅵ)-全染色,并且u,v∈V(G),u≠v,有C(u)≠C(v),则称f为图G的k-点可区别Ⅰ(Ⅵ)-全染色,或k-VDITC(VDVITC).图G的点可区别Ⅰ(Ⅵ)-全染色所需最少颜色数目,称为图G的点可区别Ⅰ(Ⅵ)-全色数.利用组合分析法及构造具体染色的方法,讨论了圈与路的联图C_m∨P_n的点可区别Ⅰ(Ⅵ)-全染色问题,确定了这类图的点可区别Ⅰ(Ⅵ)-全色数,同时说明了VDITC猜想和VDVITC猜想对于这类图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49.
优美图可用在图论中的某些H-分解问题中,很多人研究无向图的优美标号.研究有向优美标号,通过对阶数奇偶性的讨论,给出了n(≥2)阶有向路(向量)P_n和n(≥3)阶有向(向量)C_n圈是有向优美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50.
 利用色集事先分配法, 借助于矩阵构造具体染色及递归法的方法, 研究图的点可区别全染色问题, 给出了m个K4的点不交的并mK4的点可区别全色数χvt(mK4)的确切值, 即“如果k-14<4m≤k4, m≥2, k≥6, 则χvt(mK4)=k”. 验证了VDTC猜想对mK4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