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1篇
化学   107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66篇
综合类   4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41.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挖掘政治课堂教学中“艺术、文学、生活、时代、语言、仪表、创造、表现”等美的因素,能使受教育者于生动形象中、情感波涛中、娱乐欢愉中和潜移默化中接受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操教育,真正达到真、善、美的统一,以完成思想政治课承担的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的素质教育任务。教学是一门艺术,探索吧!  相似文献   
42.
利用N^ 、Ar^ 、Zn^2 离子分不同辐射能量,对三角叶滨藜(Atriplex Triangularis)种子进行离子注入,研究低能量状态下激发诱变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N^ 、Ar^ 、Zn^2 离子注入处理后,三角叶滨藜种子萌发率均有下降,其中Ar^ 处理组种子萌发率高于对照组。由于菌苗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及其生理活性也存在差异。通过对愈伤组织SOD、POD、CAT活性进行测定,发现这3种离子注入种子处理后愈伤组织的SOD、POD、CAT活性一般都低于未处理的对照组。其中Zn^2 注入处理后SOD活性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3.
以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为显色剂,用光度法研究了铼(Ⅶ)在聚乙二醇2000(PEG)-硫酸铵双水相萃取体系中的分配行为。萃取系在有一定量铼标准溶液存在,且含有300g·L~(-1)聚乙二醇2000溶液及300g·L~(-1)硫酸铵溶液各3mL及1g·L~(-1)PAR溶液1mL,并用磷酸盐缓冲溶液控制...  相似文献   
44.
呋喃丹是一种广谱内吸性杀虫剂,具有胃毒、触杀等作用~([1]).呋喃丹的检验方法主要有TLC、GC、GC/MS、HPLC、HPLC/MS/MS~([2~4])等,而采用GC/MS/MS方法定性分析复杂基体上痕量呋喃丹及其水解产物呋喃酚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GC/MS/MS方法检测物体表面粘附的呋喃丹及其水解产物呋喃酚.  相似文献   
45.
以钨酸钠、六氯化钨作为钨源,乙二醇、尿素为辅助盐,在酸性反应体系通过水热法合成了纳米WO3,利用XRD、SEM和EDS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钨源,在相同的水热体系下,对获得的纳米级WO3形貌有较大的影响。采用钨酸钠作为钨源,乙二醇作为辅助剂可获得六方相的WO3。  相似文献   
46.
采用玻璃微米管支撑的液/液界面通过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二环己基-18冠6(DCH18C6)加速Sr2+在水/1,2-二氯乙烷(W/DCE)界面上的转移反应,考察了DCH18C6加速Sr2+在W/DCE界面转移的影响因素,如DCH18C6和Sr2+浓度等,并求算其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实验结果表明,Sr2+与DCH18C6发生的是一个1:1的扩散控制的界面络合转移过程,其络合常数β为5.31×1023。本研究可为理解溶剂萃取Sr2+行为提供基础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47.
选用1-乙烯基-3-乙基咪唑四氟硼酸盐([VElm]BF4,一种离子液体)作为功能单体,以Co2+为介导离子,结合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二甲基亚砜(DMSO)二元致孔体系制备了绿原酸印迹整体柱。经过对制备参数的考察,确定最佳比例为绿原酸:Co2+:[VElm]BF4:EDMA(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摩尔比)=1:1:5:20,[BMIM]BF4:DMSO=3:1(V/V),最大印迹因子达2.10。通过优化色谱条件,最终在乙腈:20 mmol/L乙酸钠缓冲液(pH 4.2)=70:30(V/V)时实现了绿原酸及其类似物的完全分离。由此可见,以离子液体为功能单体及致孔剂,在金属介导策略下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可实现绿原酸的特异性识别及分离。  相似文献   
48.
牟天成 《化学进展》2008,20(10):1487-1494
真实溶剂似导体屏蔽模型(COSMO-RS, Conductor-like screening model for real solvents)是Klamt等人在连续介质溶剂化模式COSMO的基础上,结合统计力学方法发展起来的定量计算溶剂化现象的新方法。本文简单介绍了COSMO-RS的基本原理、概念,以及应用该模式的基本步骤。综述了COSMO-RS应用于离子性化合物、聚合物溶液体系、高温高压体系以及预测复杂生物体系的分配系数和药物设计的进展。评述了简化分子表面屏蔽电荷分布计算的COSMOfrag和GC-COSMO (group contribution COSMO)方法,对不同版本的COSMO-RS之间以及其与基团贡献方法的对比研究也作了详细的讨论,并指出了COSMO-RS的不足之处和进一步发展该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49.
董玉培  牟志刚  杜玉扣  杨平 《化学学报》2011,69(20):2379-2384
在碱性条件下由氧化石墨(GO)还原获得还原石墨烯(RGO). RGO与4-二苯胺基苯甲醇(TPACH2OH)混合后发生相互作用, 得到功能化石墨烯复合物(TPACH2OH-RGO).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TPACH2OH-RGO模拟计算结果表明, TPACH2OH和RGO之间主要通过氢键作用形成复合物.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拉曼光谱(Raman)、荧光光谱(Fluorescence)、原子力显微镜(AF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电化学等方法研究了TPACH2OH-RGO结构和光电性质, 并研究了以TPACH2OH-RGO为催化剂在光照射下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光照下复合物中激发态TPACH2OH向RGO转移电子. 在TPACH2OH和RGO的质量比为4/3, 体系pH=6条件下, 光照6 h, TPACH2OH-RGO的产氢总量达到35.0 μmol, 比RGO的产氢总量(20.4 mmol)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50.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ZrO2负载的Ru基、Rh基以及Re改性的Rh基、Ir基催化剂上甘油氢解生成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的热力学过程, 重点考察了ReOx调变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作用机制. 结果表明, Ru/ZrO2和Rh/ZrO2催化剂上甘油分解经由脱水-加氢反应途径, 1,2-丙二醇的生成是热力学有利过程, 其中Ru基催化剂活性更高. 在Re修饰的Rh基和Ir基催化剂上, 反应遵循直接氢解机理, 其中金属表面解离的氢原子进攻ReOx团簇上与醇盐紧邻的C-O键是催化甘油转化为丙二醇最核心的步骤. ReOx-Rh/ZrO2催化剂上1,2-丙二醇为主要产物, 并伴随1,3-丙二醇的生成, ReOx的修饰则显著提高了Ir/ZrO2催化剂上1,3-丙二醇选择性. 与单金属催化剂上发生的间接氢解机理相比, 修饰催化剂上1,3-丙二醇选择性的提高可主要归因于Rh(Ir)-Re协同催化的直接氢解反应过程, 其中羟基化铼官能团有利于末端醇盐中间体的生成. ReOx-Ir/ZrO2催化剂上较大的Ir-Re团簇使得末端金属醇盐的立体优选性比次级醇盐更为突出, 从而具有最高的1,3-丙二醇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