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1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11篇
化学   241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26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49篇
物理学   163篇
综合类   93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用Cu-Co系催化剂可从合成气制C_1~C_6正构低碳醇。Cu-Co尖晶石化学组成均匀,能使活性中心均匀分布,为良好的催化剂前驱体。本工作用共沉淀法与的烧法制备了Cu-Co尖晶石化合物。XRD、DTA、TG等研究表明,当Cu/Co比为0.05~0.5时,得到单相的尖晶石化合物可作为合成低碳醇催化剂的前驱体。其中,共沉淀法制得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与选择性。当Cu/Co比为0.35~0.45时共沉淀法催化剂的活性与选择性最高,醇时空产率0.15~0.20mlROH/mlcat./h,醇选择性>50%。控制适当的反应条件,可以得到所需的产品组成。  相似文献   
992.
高峰  牛春古 《应用化学》1990,7(3):10-13
为探索多元体系中稀土离子与氨基酸的配位作用,本文在25℃和0.15mol/dm~3(NPCl)离子强度条件下,用pH电位法测定了稀土—氨三乙酸分别与蛋氨酸、丝氨酸生成混配型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讨论了上述混配型配合物稳定常数随稀土原子序数的变化规律以及钇的位置。  相似文献   
993.
The dependence of the scattered intensity on angles was measured by SAXS for a series of samples taken during the span process of the gelation of styrene with divinylbenzene. Based on these data. we obtained the fractal dimensions and their evolution for both sols and gels successfully.  相似文献   
994.
铒—谷氨酸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合成了铒与L-谷氨酸形成的配合物[Er2(L-Glu)2.(H2O)8][ClO4)4.3H2O,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得到了配合物的单晶,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晶胞参数a=1.9987(3)nm,b=1.6505(3)nm,c=1.1040(2)nm,β=104.69(1)^o,V=3.538nm^3,Z=2,R=0.043。晶体结构中每一个独立区含有二个晶  相似文献   
995.
低碳醇合成中异丁醇形成机理及提高其收率的途径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在压力10MPa,温度360~420℃,尾气空速3000~7000h ̄(-1)的反应条件下,采用分别富集甲醇、乙醇、正丙醇和异丙醇的方法,研究Zn-Cr-K氧化物催化剂上异丁醇的形成机理,并探讨利用甲醇循环提高其收率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低碳醇的形成是以碳链增长形式进行的,COH→CCOoH慢的α-加成反应是链增长的起始步骤,也是低碳醇合成反应的控制步骤,β-加成是生成低碳醇的特征反应,COH→CCOH→CCCOH→CC(CH_3)COH是异丁醇的形成机理。甲醇富集对提高异丁醇收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采用甲醇循环技术提高异丁醇收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6.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白香蕉、无核紫、红马奶3个葡萄品种杂交后代的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个别同工酶区带的遗传行为完全符合经典的孟德尔分离定律,证明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是受单基因所控制。根据Px9和“二分体”状带的遗传行为,可以认为白香蕉的基因型为Aa和bb,无核紫为Aa和BB,红马奶为AA和Bb。  相似文献   
997.
DME洁净燃料技术的研究开发(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二甲醚(DME)由于具有高的十六烷值,在燃烧过程中可降低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实现无烟燃烧,可作柴油发动机的洁净替代燃料,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的洁净燃料"。此外,DME液化气的物性与液化石油气相似,燃烧性能优于液化石油气(LPG),可作优良的民用洁净燃料。九十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在国内首先提出以DME替代LPG作洁净民用燃料。他们在实验室研究开发了氧化铝和分子筛两种类型的甲醇脱水制二甲醚催化剂,考察了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产品的分离、精制过程;对催化剂制备放大后进行了寿命试验并在1升催化剂的模试装置上进行了验证;提出了适合中、小规模生产的甲醇催化脱水制DME液化气工艺流程并进行了500t/a甲醇脱水制DME液化气的工业试验,甲醇单程转化率为~78%,DME收率为~98%:对所生产的DME液化气进行燃烧试验、环境卫生及卫生防疫检测,结果符合国内有关标准。  相似文献   
998.
用于筛膜反应器的γ-MnO2纳米粉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醋酸锰与柠檬酸发生沉淀反应生成锰配合物,经热分解和酸处理手段最终制备出γ MnO2纳米材料,用X射线衍射、差热/热重分析、透射电镜及原子力显微镜等手段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反应速度、最终产品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对反应条件的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产品的粒度,得到了均粒度和超细粒度的γ MnO2纳米材料.对于异丙醇和环己烷等氧化脱氢反应,γ MnO2纳米筛膜反应器与传统的固定床反应器相比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了20%.  相似文献   
999.
在位ESCA表征不同状态下Cu-Co类晶石催化剂表面状态和组成。氧化态催化剂表面富铜,钾表面浓度较低。Cu为Cu^+2;Co大部为Co^+3,部分为Co^+2。还原态催化剂表面形成富钾层。Cu为Cu^0或Cu^+1,Co为Co^0。Cu、Co间有强相互作用,合成气通过Cu、Co的协同催化作用形成低碳醇。解析反应后脱附的C1s峰表明存在三种类型的碳物种;非解离吸附CO,解离吸附的CO物种,表面碳酸钾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将金属离子(Cu(Ⅱ)), 1,10-菲啰啉(Phen)和L-谷氨酸(L-Glu)组装,使用一锅法合成了手性金属有机骨架(L-Glu-Phen-Cu(Ⅱ))。L-Glu-Phen-Cu(Ⅱ)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化学传感界面,由于具有良好的对映体选择性(IL/ID=2.24),被用于对色氨酸(Trp)对映体的手性识别中。Cu(Ⅱ)和L-Glu配位实现了L-Glu-Phen-Cu(Ⅱ)立体选择性的构建,Cu(Ⅱ)和Phen配位增强了电化学信号,实现了L-Glu-Phen-Cu(Ⅱ)高对映选择性的构建。本研究不仅为高效的Trp对映体检测提供了一种易于调节、低成本的传感界面,而且将直接合成的手性MOFs用于手性识别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