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日前,我国科技界最吸引人眼球的新闻事件就是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发布声明,撤销其麾下期刊《肿瘤生物学》所刊登的107篇论文,创下了正规学术期刊单次撤稿数量之最。  相似文献   
12.
 今日中国,如果问及公众知名度最高的心血管专家,窃以为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莫属.“管住嘴、迈开腿、不吸烟、好心态”这些由他首创的健康语录已被广为传颂.作为有着理想主义情怀和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的一代名医,在健康中国的长征路上,他一直高举公益、预防、规范、创新4 面旗帜,推动医学回归人文、回归临床和归回基本功.  相似文献   
13.
应更有效地利用国内的研究成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许多报道国内优秀科研成果的论文首先投向国外,特别是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高水平国际期刊。这虽有助于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但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中国科学家的绝大多数优秀科研成果不能为本国的同行首先获悉,也使得国内的科技期刊在学术水平和国际化方面陷入极大的困境。如何选择最佳对策,作者提出3点建议:由国家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定;制定论文二次发表的有关规定;开辟新栏目推介有关成果。  相似文献   
14.
5年前,科协首次举办我与科协征文活动,作为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我满怀感激之情,写下成就事业的沃土、人才脱颖的摇篮一文。如今回首来路,弃医从文已逾25载、将知天命的我,在科协的大力提携与精心呵护下才屡获殊荣,被誉为行业的领军人才;对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而言,由于科协的正确指导和鼎立支持,  相似文献   
15.
作为医学专业人才,能够在普通人才培养中独树一帜,培育有志者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高素质的人才,这在国内并不多见.当一口气读完许岸高撰写的<从合格到优秀>这本貌似浅显的科普读物,笔者深为作者医学专业以外的学识而折服.  相似文献   
16.
 2016年,随着《人民画报》题为“中国行动、向零艾滋迈进”抗艾滋病特刊的广为发行和传阅,一位在中国科技界似乎名不见经传的白衣天使悄然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人物,他就是北京协和医院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图1)。这位1984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医疗系、1999年在法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临床医生,究竟为何一夜成名?  相似文献   
17.
 笔者与李兆申教授可以称得上情同手足。初识李兆申,他憨厚的外表给我的印象似乎是一位性格简单粗犷的北方汉子,但真正走进他的情感空间,深感他是一位胸怀大爱的医学名家。经过30年的惺惺相惜,我越发觉得他拥有常人鲜见的无尽爱心。他不仅是一位誉满杏林的医者,更是一位不安现状并勇攀医学高峰的创新先锋。正如他的恩师许国铭所言:李兆申是个很有责任感,不安于现状,认准了目标就执著追求的人。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文革”以后入学的大学生以及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见证者,凭着求知的渴望和对自己亲历事件的宏观探究,出于对邓小平的敬仰和希望更全面了解我们所处时代的变迁,2013年春节期间,我通读了刚一面世就创造出50万册售罄记录的新书——《邓小平时代:一个改变中国人命运的时代》.掩卷遐思,感触颇多,一代伟人邓小平克服了几乎无法逾越的障碍,领导中国走向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他让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弘、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这其中所展现出的手段、视野和魄力,使他跻身于历史上最杰出的领导人之列.假如我们这代人要感谢某一个伟人改善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个人无疑就是邓小平.他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走向,也改变了每一位当代中国人的命运.解读邓小平的政治生涯及其行为逻辑,就是解读当代中国,解读我们当代人命运背后的历史变局.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科技论文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强化科技期刊道德规范的重要性日益彰显.作为期刊人,我们深知,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及其发展的基本保证.加强科技道德规范,促进科研诚信,维护学术活动的严肃性,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是中国科技期刊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科协发布《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关于加强科技期刊科学道德规范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的联合声明》,恰逢其时,如春风化雨,润物有声.  相似文献   
20.
正对于设立已逾百年的诺贝尔奖,国人不仅极为关注,而且一直期待能早日花落中华大地。尽管对于诺奖有各种各样的介绍,也不乏获奖者的传记问世,但对其中"规律"的探寻,一直困扰着我们。最近,199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来自澳大利亚的彼得·杜赫提出版了自己的新书《通往诺贝尔奖之路》。承蒙该书中文版审校者高福院士馈赠,先睹为快。杜赫提在书中真实再现了他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的不凡经历,讲述了自己所受到的不墨守成规的教育,原本置身局外的感触,以及对不同观念的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