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08篇 |
免费 | 381篇 |
国内免费 | 382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583篇 |
晶体学 | 31篇 |
力学 | 80篇 |
综合类 | 63篇 |
数学 | 246篇 |
物理学 | 804篇 |
综合类 | 28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57篇 |
2022年 | 85篇 |
2021年 | 84篇 |
2020年 | 84篇 |
2019年 | 105篇 |
2018年 | 114篇 |
2017年 | 76篇 |
2016年 | 91篇 |
2015年 | 122篇 |
2014年 | 228篇 |
2013年 | 210篇 |
2012年 | 213篇 |
2011年 | 230篇 |
2010年 | 244篇 |
2009年 | 253篇 |
2008年 | 254篇 |
2007年 | 244篇 |
2006年 | 253篇 |
2005年 | 209篇 |
2004年 | 187篇 |
2003年 | 168篇 |
2002年 | 158篇 |
2001年 | 141篇 |
2000年 | 103篇 |
1999年 | 108篇 |
1998年 | 56篇 |
1997年 | 83篇 |
1996年 | 67篇 |
1995年 | 61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30篇 |
1990年 | 35篇 |
1989年 | 40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17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5篇 |
1965年 | 3篇 |
1962年 | 4篇 |
1957年 | 4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2.
与多光束干涉的理论推导不同,本文基于无源腔的Q值定义,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对连续波腔衰荡技术测量原理进行了新的推导.根据推导结果,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就入射光开、关时间对腔出射光功率变化线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重点对衰荡腔充光不足情况下的衰荡线形进行了仿真和数据拟合.结果表明,衰荡腔充光不足会给测量带来误差,但进一步缩短入射光关断时间能减小这种误差. 相似文献
73.
用热蒸发法制备了SnO2纳米结构,并用光致发光方法研究了其光谱特性.发现有催化剂条件下制备的SnO2纳米带的发光主峰为3.68 eV,正对应SnO2纳米晶体的带隙能量;而无催化条件下制备的SnO2纳米晶体的发光则以氧空位、悬键和表面态发光为主.并且前者的发光效率比后者提高近两个数量级,这些实验结果说明在有催化条件下制备了高质量的SnO2纳米带.另外,对其发光光谱进行了Gauss拟合,从拟合结果发现了(101)和(101)T孪生晶面的表面态的发光峰. 相似文献
74.
本文将实际物理系统的暂态过程理想化,得到 了便于进行定量分析的理想电路,并说明了这类电路 电感电流和电容电压发生突变的可能性.本文还从电路结构上讨论了电感电流和电容电压发生突变的必要 条件. 相似文献
75.
从2007年10月万方数据公布的200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上获悉:《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年度的总被引频次为1158,在全部1723种期刊中列246位;影响因子为0.560,名列417位。在物理学类31种期刊中,总被引频次排名第7,影响因子排名第14。《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已经连续出版11年,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经过严格的定量和定性分析选取出来的各学科的重要科技期刊,每年都在动态变化,2006年度共1723种。近年来,随着《强激光与粒子束》的不断发展,刊物的质量不断提高,影响力逐步增大,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7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相对论有效原子核势近似(RECP),对M2@Si20(M=Ti,Zr,Hf)团簇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性质进行研究,发现内嵌的金属二聚体和十二面体硅笼构成了稳定的富勒烯结构。通过对团簇电子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Si20团簇掺杂双金属后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对团簇的电荷布局分析表明过渡金属原子(Ti, Zr, Hf)和硅笼之间发生了电荷反转。 相似文献
77.
签字是办公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了签字工作流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签字软件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8.
79.
采用高速PIN光电探测器和高带宽的数字存储示波器,实时检测透射光脉冲和散射光脉冲的变化特征,并将之用作材料破坏的光学判据,测量得到K9玻璃在1.06μm纳秒脉冲激光作用下的能量损伤阈值约18mJ,相应的能量密度阈值为1.0kJ/cm2。通过分析透射光脉冲和散射光脉冲的特征,给出了材料的破坏时刻,并推断出K9玻璃所能承受的极限光强为1015W/m2。研究了能量透过率与泵浦能量的关系,并初步探讨了透明材料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在多纵模激光的作用下,透明光学材料破坏是电离击穿与自聚焦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