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0篇 |
免费 | 70篇 |
国内免费 | 115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22篇 |
力学 | 31篇 |
综合类 | 19篇 |
数学 | 25篇 |
物理学 | 110篇 |
综合类 | 63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44篇 |
2013年 | 39篇 |
2012年 | 56篇 |
2011年 | 48篇 |
2010年 | 64篇 |
2009年 | 57篇 |
2008年 | 51篇 |
2007年 | 72篇 |
2006年 | 71篇 |
2005年 | 45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3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14.
15.
16.
采用多松弛时间格子玻尔兹曼方法(MRT-LBM)的D3Q15模型分别对长方体腔、圆柱腔、半圆柱腔、旋转双曲面腔、旋转椭球面腔、半球腔以及两种组合腔体的三维顶盖驱动腔流进行数值模拟, 比较分析各腔体内流线分布、流速等值线分布和涡心的发展, 对于典型腔体模拟不同雷诺数下的流动情况。结果表明: 在同一雷诺数下, 曲面边界不仅能消除从边界产生的次涡, 还会导致腔内主涡的分离, 增大中心纵剖面纵向回流速度; “上长方体+下半圆柱”腔内流函数分布与边界贴合度最高。当雷诺数不断增大时, 半圆柱腔内主涡逐渐分离成两个同向涡, “上圆柱+下半球”腔内始终保持着圆柱腔与半球腔内的基本流动特征; 而长方体腔内主涡涡心保持在同一高度, 次涡逐渐增强, “上长方体+下半圆柱”腔内流动愈加规则, 主涡逐渐下沉, 流速等值线分布逐渐趋于中心小、四周大。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两组串联五环谐振器以及它们与两信道波导的交叉耦合作用,优化设计并模拟了一种超低串扰2×2新型聚合物电光开关.为了表征器件的输出光功率特性,给出了器件结构、分析理论和相关公式.为了在下行端口(drop端口)得到箱型光谱响应以及极低的串扰和插入损耗,优化了微环谐振级数和耦合间距.对器件输出光功率和输出光谱的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器件交叉和直通态间的切换电压为4V,交叉和直通态下两端口间的串扰分别为-66dB和-54.7dB,插入损耗分别为2.34dB和0.24dB.在1GHz方波信号作用下,器件drop端口的上升和下降时间分别为15ps和90ps.由于聚合物微环的弯曲半径仅为19.45μm,因此该器件具有超紧凑的尺寸,其长度和宽度仅为0.407mm,约为马赫-曾德尔干涉仪或者定向耦合器等一般结构聚合物电光开关长度的1/10.依赖于小的封装尺寸和极低的串扰,该器件可以高密度地集成在光电子芯片上,在光片上网络中光信号的控制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X射线掠入射光学系统是我国首颗脉冲星导航试验卫星主载荷聚焦型脉冲星探测器的核心部件,在增大探测面积、提高探测器灵敏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了国内首次在轨验证.针对脉冲星导航探测X射线光子到达时间的特点,开展了基于单次抛物面镜反射的掠入射聚焦光学系统设计,通过理论计算与推导,获得了可制造的光学系统反射镜设计参数,光学系统理论有效面积为15.6 cm2@1 keV,对设计的光学系统进行了聚焦性能仿真,全视场范围内均满足探测器聚焦要求,开展电铸镍复制工艺研究,完成了芯轴的超精密控形加工,在此基础上制造了4层金属反射镜,利用北京同步辐射4B7B光束线测试了各层反射镜的反射率,基于实测反射率的光学系统有效面积为13.2 cm2@1 keV.最后基于在轨观测数据,评价得到光学系统的有效面积为4.22 cm2@1 keV,分析了地面标定有效面积与在轨评价有效面积存在差别的原因,验证了设计、仿真与制造方法的正确性,为大面积掠入射光学系统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