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力学   1篇
物理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传感器的选型对气压爆波的测试结果有较大影响,利用实验结果研究不同速度级下气压爆波的时频特征。利用高阶谱差分的CAA数值仿真技术研究气压爆波的远近场特性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采用3种不同传感器测试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给出不同情况下传感器的选型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气压爆波能量主要分布在次声波区域;隧道口外气动噪声源分布在2倍管口直径范围内;气压爆波在制定行业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气压爆波幅值和频谱特性。  相似文献   
22.
双层集装箱车辆和棚车气动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三维定常不可压Reynolds时均Navier-Stokes方程和k-ε双方程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横风、路堤、挡风墙等环境耦合下运行的双层集装箱车辆和棚车的气动性能进行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层集装箱车辆周围流场较棚车复杂,前者横向力与侧滚力矩均比后者的大;无挡风墙时,双层集装箱车辆和棚车的气动力与路堤高度均呈线性关系,前者横向力及侧滚力矩与路堤高度的线性比例系数均比后者的大,分别为5.37和-11.09,对棚车则分别为3.53和-10.46;有挡风墙时,两车的气动力差值随路堤高度增加而减小,路堤高度0 m时其差值最大,前者横向力较后者大57.12 kN,侧滚力矩则大177.11 kN·m;设置挡风墙后,车辆横向力和侧滚力矩大大减小,路堤高度越高,减小幅度越明显,表明挡风墙对提高大风区尤其是高路堤区段的车辆气动性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3.
高速运行动车组对防电板的气动作用及稳定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三维、非定常N-S方程和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应用FLUENT软件对动车组以250 km/h速度运行时防电板的气动力进行数值计算,并通过ANSYS软件对防电板在气动力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动车组高速运行所产生的气流对防电板的作用力主要是气动升力;当防电板高度相同时,流线型较差的CRH1动车组对防电板气动作用较大,如当防电板高度为7.5 m,CRH1和CRH2动车组均以250 km/h速度运行时,前种工况防电板所受升力比后者大47.8%;当车型相同时,高度为7.5 m的防电板所受气动力大于高度为7.8 m的防电板所受气动力,如CRH1动车组通过时,前者升力比后者大17.8%;气动力作用下防电板最大位移为0.068mm,稳定性较强.  相似文献   
24.
采用三维、可压、非定常N-S方程,用动网格技术实现列车与地面、环境风与列车之间的相对运动,对不同风速、风向环境风作用下,磁浮列车以430 km/h速度等速交会时列车横向气动性能进行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风向角为135°时,磁浮列车受到的交会压力波幅值最大;头车和尾车横向力在风向角分别为270°和225°时最大,分别为-172.5 kN和77.4 kN;头、尾车侧滚力矩均在风向角为90°时最大,分别为-226.7 kN·m和-203.7 kN·m;在90°风向角下,风速增大,列车受到的横向力和侧滚力矩增大,横向力近似与风速的0.8次方成正比,而侧滚力矩约与风速的1.3-1.5次方成正比。  相似文献   
25.
200 km/h动车组交会空气压力波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确定我国200 km/h动车组与准高速列车交会空气压力波的大小,从而为动车组安全评估提供依据,在广深线上利用瞬态压力测试系统,对其列车交会空气压力波性能进行测试,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线间距为4 m、动车组运行速度为200 km/h(准高速列车速度为160 km/h)时,准高速列车所受到的压力波幅值为1*!568 Pa,而动车组承受的压力波幅值在1*!400 Pa左右;列车头部外形对列车交会压力波幅值有较大影响,控制车外形流线化程度比动力车的流线化程度好,控制车对准高速车造成的压力冲击波幅值小于动力车造成的压力冲击波幅值;对于目前使用的准高速车辆,动车组以200 km/h的速度与之交会运行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