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铜阳极泥的工艺矿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进铜阳极泥中提取贵金属的工艺,采用XRD,SEM和显微镜的方法对阳极泥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阳极泥中颗粒粒度45μm占1212%;主要元素为Ni,Cu,Se,Ag,Au;主要物相有金及其合金、银及其化合物、铜及其化合物、氧化镍、硫酸钡和黄铁矿等;金和银是主要贵金属,个别小颗粒金为金铅合金,银以硒化银和铜银硒的形式存在;铜和镍是主要贱金属:铜为单质铜、硫酸铜、硒化铜以及铜银硒,镍主要为氧化镍;铜阳极泥以硫酸铜为基底,氧化镍中经常包裹有单质铜. 相似文献
12.
采用苯酚-硫酸方法测定HQ0211菌裂解液中多糖含量,得出最佳的裂解时间为25 min,最佳吸收波长为430 nm,最佳冷却时间为10 min.在利用HQ0211菌对含砷金矿进行吸附氧化试验研究时,微生物细胞多糖含量随着溶液体系电位的变化而变化.在480~572 mV阶段,游离在溶液中的细菌的多糖质量浓度为0.033~0.123 mg/mL,吸附在含砷金矿石矿物上的细菌细胞多糖为5.3~8.9 mg/g;当电位达到638 mV时,溶液中游离的细菌细胞多糖质量浓度达1.155 mg/mL,吸附在矿物上的细菌细胞多糖可高达57.5 mg/g. 相似文献
13.
载金的硫化铁矿物成分主要是黄铁矿,其次是磁黄铁矿和镍黄铁矿.三种单矿物分布在金矿石中的含量不同,细菌氧化周期也随之改变.试验表明,三种矿物氧化过程均产酸,黄铁矿被细菌直接氧化,溶液中细菌浓度较小;磁黄铁矿和镍黄铁矿除受细菌直接氧化,被Fe3+间接氧化也很显著.黄铁矿氧化时间大致是其他两种矿物的3倍,因而工业配矿可酌量降低富含黄铁矿之金精矿用量.本试验通过研究三种单矿物各自的细菌氧化过程,为成分复杂金精矿的细菌浸出工业实践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赞比亚卢安夏氧化铜矿目前尚未开采,矿石资源储量大,但品位低、难选冶,为了开发利用这部分难选矿石资源,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本文采用化学方法、XRD、显微镜以及SEM-EDS等测试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粒级> 212μm占30.13%,125~212μm占13.80%,74~125μm占17.00%,<74μm占39.07%.矿石中铜有4种赋存状态:矿物状态铜、类质同象铜、吸附状态铜和少数胶体共沉淀铜.矿物状态铜主要以孔雀石、硅孔雀石和假孔雀石的形式存在;类质同象铜主要以黑云母、绿泥石和白云母形式存在;吸附状态铜主要以褐铁矿形式存在;胶体共沉淀铜主要以长石-石英-铜-铁胶结体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5.
铜阳极泥全湿法处理过程中贵贱金属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铜冶炼企业在铜阳极泥回收处理过程中出现的效率低、污染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湿法处理铜阳极泥的工艺,并且采用物质流方法对其工艺过程中的铅、铜、银、金、铂、钯等贵贱金属的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全湿法处理阳极泥工艺中,铅、铜、银、金的分布比较集中,铅、铜对处理工艺影响较小;99%左右的金富集到粗金粉中;粗银粉富集了阳极泥中近99%的银;铂和钯的直收率较低,分布较分散,大部分金属铂和钯存在于铂钯精矿、析铂钯后液和分铅渣中. 相似文献
16.
利用混合嗜酸菌对云南某碳质卡林型金矿进行了细菌氧化和氰化浸出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该矿直接氰化金的回收率非常低,即使采用碳浆浸出的氰化方法,金的回收率只有129%.细菌氧化工艺可以有效地解决硫化物包裹金的问题,大幅度提高金的浸出率,同时利用活性碳的竞争吸附,可以有效地解决碳质物的“劫金”作用,进一步提高金的回收率.通过细菌氧化-碳浆氰化联合处理工艺,金的回收率达到8239%,同时氰化钠的用量降低4968%,因此细菌氧化-碳浆氰化浸出工艺是处理碳质卡林型金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等检测技术,对抱伦金矿原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为选矿工艺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该矿石含金10.1g·t-1,含硫0.65%,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和白云母,属低硫石英脉型金矿.矿石中的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质量分数为90.58%.金矿物粒度范围广,巨粒金(>300μm)、粗粒金(74~300μm)、中粒金(37~74μm)、细粒金(10~37μm)及微粒金(0.10~10μm)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84%,28.85%,18.04%,23.52%和25.75%.金矿物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为包裹金、粒间金和裂隙金,质量分数分别为48.37%,43.24%和 8.39%.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多段磨矿配合尼尔森重选-浮选的选矿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循环伏安法、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黄铜矿在中性无捕收剂浮选介质中不同电位极化后其表面产物相的化学构成.结果显示黄铜矿在中性无捕收剂溶液中表面相中的S以具有黄铜矿晶体结构的亚稳相缺金属硫化物CuFe1-xS2,CuS2和稳定相多硫化物Sn-的形态存在.当电位提高到0.1 V/SCE,表面相中的Sn-消失,大量的S0和少量高价态(+4/+6)硫相(S2O23-/SO24-)形成.当极化电位大于0.35 V/SCE,表面相中S0的量急剧减小,氧化形成了大量的高价态(+4/+6)硫相(S2O23-/SO24-).表面相中的Cu以CuFe1-xS2的形式存在,高电位下出现少量的CuO相.Fe在低电位... 相似文献
19.
碳质金矿石预氧化焙烧堆浸提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对辽宁丹东某金矿碳质硅化低硫金矿石的焙烧预氧化处理及焙砂直接堆浸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温度、不同气氛及不同时间条件下的焙砂的氧化状态及影响金浸出率的NaCN的质量分数、喷淋强度、焙砂粒度及喷淋时间等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先在450℃,通入少量空气(含氧5%~10%)的条件下,焙烧1h(脱砷),然后,在650℃,通入充足空气的条件下,焙烧2h,矿石中的硫化物和碳物质的氧化率和灰化率分别达98%和97%;当NaCN的质量分数为0 10%~0 15%,喷淋强度为15 0L/(m2·h),焙砂粒度为0~3mm,喷淋时间为8~10天,金的浸出率为84 8%·同时,推荐了焙砂直接堆浸的原则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20.
为了降低铝电解烟气的无组织排放,提高电解槽集气效率,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对电解槽原集气结构中的内部流场分布情况进行模拟.以此为基础,研究了下烟道集气结构改造方案,并开发了新型上烟道集气结构.结果表明:原下烟道集气结构压力损失为363Pa,集气均匀性差,烟道积灰严重,集气效率低.下烟道集气结构改造简单,投资低,改造后可显著提高集气效率,但压力损失和积灰现象没有明显改善.新型上烟道集气结构改造较为复杂,投资较高,但改造后集气效率显著提高,同时压力损失显著降低至187Pa,烟道没有明显积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