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5篇
物理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导电聚苯胺薄膜。发现在150MPa~600MPa的甚高压条件下合成的薄膜样品均具有网络状表面形貌,且样品的紫外吸收光谱随压力的增加出现红移现象。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分子的共轭长度和分子链间的电接触在高压情况下有所增强。这一结论通过引入约化电导率的分析得到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硅灰石-硅溶胶浆体的固化过程及机理,结果表明:浆体的初期固化是由于硅灰石胶粒中Ca^2 的溶出,导致硅溶胶的凝胶化;后期固化则存在Ca^2 与溶胶作用形成类似水化硅酸钙产物的过程,硅溶胶中的Ca^2 离子促进硅灰石胶粒中Ca^2 的溶出,从而促进水化硅酸钙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CaO-SiO2-P2O5-H2O系统中CBC材料的原料配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硅溶胶、磷酸和硝酸钙为原料,以18种不同化学成分的原料配比分别合成了CaO-SiO2-P2O5-H2O系统中的CBC材料。引入磷率(PM)或硅率(SM)及氧化钙标准值(CSt)的概念,综合材料的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的分析,以测得的劈裂抗拉强度指标为依据,对材料的配料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欲制得高劈裂抗拉强度的材料,应控制PM为2.0-3.0,CSt为90 ̄105,或化学组成范围为:CaO,53.  相似文献   
14.
用磁铁吸出镇江谏壁电厂粉煤灰(从电收尘器收集)中的大部分含铁相,分别在750℃和950℃加热半小时,用穆斯堡尔谱仪测定其铁化物的状态,并用X-射线分析铁化合物。实验结果表明,粉煤灰中的含铁化合物主要是:Fe_3O_4(大量)、α-和γ-Fe_2O_3、少量的氧化铁微晶和顺磁固溶体。加热后,Fe_3O_4(尤其是小颗粒)将先氧化成γ-Fe_2O_3,而后再转变为α-Fe_2O_3。吸出铁粉加一定量CaO(约18%),并经100℃水热处理后,铁化物未发生变化。分别在750℃和950℃煅烧30分钟,就生成少量CaO·Fe_2O_3。从950℃煅烧试样的X-射线分析结果,还发现有少量2CaO·Fe_2O_3。文章最后对粉煤灰中含铁相在加热过程的转变机理、与CaO 反应能力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5.
采用质量损失法、碘量滴定法和正电子湮没寿命谱研究了 La_2NiO_(4+δ)透氧膜的非化学计量,并表征了该材料的氧渗透性能,探讨了 La_2NiO_(4+δ)的非化学计量缺陷与氧渗透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La_2NiO_(4+δ)的氧渗透通量随δ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La2CuO4+δ体系中额外氧的掺杂效率和低温下的超导相图.当氧含量较低时(δ<0.03),每个额外氧向铜氧面提供两个空穴;而当δ>0.03时,每增加一个氧则平均只提供1.3个空穴.在La2CuO4+δ体系中首次发现了15K反常现象,这种反常不是由晶体相变诱导的.  相似文献   
17.
杨南如  王占文  蒋为民 《色谱》1984,1(2):118-122
1964年Lentz首先用三甲基硅烷化法(TMS法)把一些含有不同聚合形态硅酸根的天然矿物(如橄榄石、浊沸石等)在保留原有硅酸根结构单元的前提下转化为相应的三甲基硅烷化衍生物(硅酸酯)。衍生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用气—波色谱法鉴定和测定,从而确定该矿物中硅酸根的聚合形态。这个方法既避免了化学分析法在溶解试  相似文献   
18.
用穆斯堡尔效应研究煤灰熔聚物中的含铁相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用穆斯堡尔效应研究了煤灰在不同气氛和温度下的熔聚物的含铁相。在氧化气氛下,灰熔聚物的穆斯堡尔谱很简单,它显示有赤铁矿和Fe~(3+)玻璃体。在还原气氛下则较为复杂。随温度升高,铁磁矿物、堇青石消失,铁橄榄石减少,同时生成了Fe~(2+)玻璃体和铁铝尖晶石。  相似文献   
19.
Na2SO4·10H2O和Na2HPO4·12H2O体系的相变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Na2SO4·10H2O体系、Na2HPO4·12H2O体系及它们的复合体系的相变特性,测定了升温曲线和降温曲线,并初步探讨了体系中分层和过冷现象的解决措施.研究结果表明,Na2SO4·10H2O体系的相变温度为33 ℃左右,由于它是一个不一致溶化合物,易产生分层现象,采用的增稠剂CMC可以显著改善分层现象,有轻微的过冷现象存在.Na2HPO4·12H2O体系的相变温度约35 ℃,冷却过程中没有分层现象,但过冷现象严重,(3%硼酸+3%硼砂)对改善该体系的过冷度有一定作用,但效果不佳.结合两个体系的实验结果,尝试了将Na2SO4·10H2O体系和Na2HPO4·12H2O体系进行复合以期得到新的相变特征, (80%Na2SO4·10H2O + 20%Na2HPO4·12H2O)复合体系的相变温度为28~29 ℃,重复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重复性好,相变温度稳定,分层和过冷现象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20.
选择SrTiO3系、TiO2系陶瓷料与PTFE树脂进行复合,探讨了PTFE/陶瓷在不同的配比时对复合介质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借助SEM、IR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基于建立的结构模型和抗拉强度数学表达式,较好地解释了陶瓷类型、含量、粒径等因素对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影响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