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48篇 |
免费 | 70篇 |
国内免费 | 44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60篇 |
晶体学 | 3篇 |
力学 | 16篇 |
综合类 | 3篇 |
数学 | 29篇 |
物理学 | 116篇 |
综合类 | 14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192篇 |
2017年 | 203篇 |
2016年 | 192篇 |
2015年 | 125篇 |
2014年 | 144篇 |
2013年 | 139篇 |
2012年 | 99篇 |
2011年 | 112篇 |
2010年 | 78篇 |
2009年 | 44篇 |
2008年 | 38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42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研究了硫化氢在纳米Mg O表面的催化发光现象,发现纳米Mg O对硫化氢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据此设计了硫化氢催化发光传感器。通过优化设计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硫化氢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2.00~200ppm(r=0.999 3),检出限为0.8 ppm(信噪比S/N=3)。采用此传感器进行人工合成样品中硫化氢的加标回收分析,回收率为88.4%~97.2%。此传感器具有灵敏、快速、操作简便等优点,在硫化氢快速检测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该文还探讨了硫化氢的催化发光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2.
33.
34.
在具有可变序结构的一般拓扑向量空间中定义了一个新的非线性标量化函数,讨论了该函数的主要性质.同时作为应用,通过该函数构造出了一族半范数和一类赋范线性空间,并在最后建立了该非线性标量化函数和半范数的上、下半连续性结论. 相似文献
35.
36.
在全球老龄化趋势的大背景下,探究人口老龄化问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依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各省(市)的老龄化状况以及通过回归模型定性分析老龄人口抚养比对GDP增长的影响.针对目前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了在我国目前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应加快科技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合理开发老年人才资源等方法,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保持良好的态势. 相似文献
37.
基于岩石材料脆性断裂模型分析,从提高炸药能量向岩石断裂表面能转换效率的角度,提出采用预切槽和多点聚能射流冲击岩石进行裂纹引导与扩展,实现岩石定向劈裂。设计了一种可用于岩石劈裂的聚能装药,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岩石类脆性材料在聚能射流冲击作用下的定向劈裂机制,并计算比较了不同形状金属杆射流对岩体的冲击劈裂效果。分析计算该聚能装药射流形成与岩石的侵彻断裂过程,得出用于岩石劈裂的最佳聚能装药结构与炸高。实验成功用2枚聚能装药将岩石试块按预制方向劈裂,测试获得的岩石表面应力峰值约0.5~0.8 MPa。结果表明,采用该聚能装药在25 mm炸高下能够形成长径比约1∶3的楔形金属杆射流,沿着控界面预先设计的切槽方向,多点设置聚能装药,同时起爆后形成楔形金属杆射流冲击岩石,产生了较好的定向劈裂效果。该方法将爆炸能量精准导入控界面并有效地转换成岩石断裂表面能,从而提升了岩石定向劈裂的效果及炸药的能量利用率,研究结果可为大范围岩体开挖精确控界爆破切割装置设计及降低工程爆破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利用RSnPh3(R= Me3SiCH2、EtMe2SiCH2、Bu)和浓盐酸直接混合加热反应,合成了三种混合二烃基二氯化锡,通过IR,1H NMR和MS的测定,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反应时间、温度和浓盐酸用量对该反应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其它方法比较,具有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快、环境污染小、产率较高等特点;当四烃基锡与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比为1:8,在97 ℃反应7 min,混合二烃基二氯化锡的产率大于70%. 相似文献
39.
介绍了一种基于薄膜介质线的紧凑型脉冲功率源的设计与实验,脉冲功率源系统体积约0.5 m3,输出功率大于4 GW、脉宽约150 ns。该脉冲功率源采用模块化设计,系统主要包括充电组件、薄膜介质线模块和气体火花间隙开关组三个部分。薄膜介质线储能介质为聚酰亚胺薄膜,为抑制电磁耦合以及电晕现象,匝间距选为30 mm。优化设计的三电极场畸变开关直径150 mm、高45 mm、电感值16.2 nH。为降低系统电感,薄膜介质线模块与开关间采用传输线的布线方式,中间绝缘采用聚酰亚胺膜,在2 mm间距下实现了100 kV耐压。 相似文献
40.
The time-resoved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a of C60 have been studied from toluence solu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from thin film at both room temperature and 77K. A photoluminescence peak at about 730nm was detected from solu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film at 77K, in which lifetimes waz determined to be 1.1 and 0.9ns, respectively.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photoluminescence peak of thin film shifted to 740 nm with fast decay behavior which was fitted well to a double-exponential lifetimes with τ1 = 0.087ns, τ2= 0.68 ns. Two relaxation mechanisms are given tentatively in explaining this phenomen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