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7篇
化学   108篇
物理学   12篇
综合类   2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Using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 spectroscopy technique, the carbonyl stretching vibration bands of AOT in sodium bis(2-ethylhexyl)sulfosuccinate (AOT)/isooctane/water reverse (W/O) microemulsions system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least square curve fitting.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n asymmetric adsorbed peak of carbonyl stretching vibration of AOT molecule is situated in (1739 ± 1) and (1725 ± 2) cm-1. The two peaks correspond to different carbonyls in gauche conformation and trans conformation of AOT molecules, respectively. With different water contents (W0), the variations of peak intensity ratio (/= l1739/l1725) reflect the change of the ratio for the two conformation populations and the variations of the effective head-group area of AOT molecule have relations to the ratio of two conformation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92.
烷基聚葡糖苷微乳液中脂肪酶催化的酯合成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烷基聚葡糖苷C10G1.54/正丁醇/环己烷/磷酸盐缓冲液体系形成的油包水微乳液中,研究了在较高底物浓度下,脂肪酶催化正己酸和正丁醇的酯合成反应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正己酸的初始浓度CHA^0较小时,反应初速率V0随正己酸浓度增大而增大,但随正丁醇表观浓度增大而减小;在CHA^0较大时,反应初速率V0随正丁醇表观浓度增大而增大,但随正己酸浓度增大而减小.在正己酸和正丁醇摩尔浓度之比为3.0左右反应速率最大.这些实验结果与传统的米氏反应不符,为此,从界面膜的构成,尤其是两种底物在界面膜上的分布情况人手进行了探讨.考察了C10G1.54浓度、正丁醇浓度和两者总浓度等对反应初速率V0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丙烯酰胺在反向微乳液中聚合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水-AOT-甲苯反向微乳液体系中,选用了四种引发剂AIBN,(NH4)2S2O3,NaHSO3,MnSO4-O2-NaHSO3,开展丙烯酰胺的聚合反应的研究,其中着重研究引发剂的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聚合分子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测定了十二烷基磺酸钠/正戊醇/水体系的相图,小角X衍射方法测定相图中液晶区的结构.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下,整个液晶区均为层状液晶;液晶层间距随水含量的增大而增大,随正戊醇含量的增大而减小;液晶内水的渗透率正比于水含量,反比于正戊醇含量.ESR研究表明:自旋标记探针分子5NS整个液晶相中的结构参数为0.32±0.02;油包水和水包油胶束区内探针分子运动的各向异性程度分别随着水和油含量的增多而增加.  相似文献   
95.
乙酰水杨酸在微乳液中水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乙酰水杨酸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25%正辛烷/H2O微乳液体系中水解动力学, 探讨了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微乳液结构和结构转变点对乙酰水杨酸水解有影响。水解速率在油包水(W/O)微乳液结构介质中较大, 且随水含量增加而减小。而水解反应速率转变点发生在微乳液结构由W/O到B. C. 再到O/W转变点处, 认为是水解反应机理不同和界面膜极性改变造成的。  相似文献   
96.
微乳液相行为和微观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用正交试验法求得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OD-MAC)/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丁醇/正庚烷/盐水体系中相微乳液形成的最佳配方:W_(DODMAC):W_(SDS)=1:4~1:5;C_(n-butanol)%=11.0~12.0;C_(NaCl)%=3.25附近.研究了盐浓度、DODMAC和SDS复配比例、正丁醇浓度(1.0%~14.0)%以及酸种类(正丙醇、正丁醇和正戊醇)对微乳液相态、超低界面张力(γ_(mo),γ_(mw))、最佳含盐度(S)和盐宽(△S)的影响,得到了微乳液相行为的一些规律.并用FT-IR,ESR和冷冻蚀刻方法研究了中相微乳液微观结构,3种方法均表明中相微乳液随着含盐度增加,微观结构经历o/w型到B.C.再到w/o型转变.中相微乳液分子组织形态的有序分布规律,有助于构作微乳液体系的模型,有助于对中相微乳液微观结构认识及阐明微乳液微观结构与宏观特性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97.
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二溴化-N,N'-二(二甲基烷基)乙(已)二铵,以及它们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测定上述体系的平衡态表面张力。结果表明:双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大大高于十二烷基三甲溴化铵(DTAB);对于两种双子表面活性剂,其表面活性和表面张力时间效应受其联接基团的影响远大于其烷基链的影响。双子表面活性剂与SDAB复配,其协同效应不如DTAB。动表面张力测定得到它们的各种参:t~i,t~m,γ~m,t*和n等值,结果表面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瞬时活性也高于DTAB。  相似文献   
98.
测定了水溶性高分子聚乙二醇(PEC1000、PEG2000、PEG6000)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PVP-K90)对三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C12H25O(EO)m(PO)nH(LS36,m=3,n=6;LS5,m=4,n=5;LS54,m=5,n=4)浊点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二醇(PEG)可使三种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浊点降低;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随其浓度增加,表面活性剂溶液浊点先升高然后又下降;浊点下降程度与聚合物浓度和分子量有关.  相似文献   
99.
阴离子型微乳液的电导行为及其溶液结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郭荣  李干佐 《化学学报》1987,45(1):55-58
根据电导测量,研究了属于W/O→双连续→O/W一类微乳液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丁醇/辛烷/水体系的溶液结构.并探讨了表面活性剂离子对微乳液导电行为的贡献,以及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含量、油含量对微乳液溶液结构的影响.微乳液的导电行为在W/O子区域中主要是由于SDS阴离子和在O/W子区域中是由于Na离子的影响.在双连续区(IZ)中SDS阴离子和Na阳离子都能影响导电行为增加表面活性剂含量有助于形成O/W微乳液,而助表面活性剂和油含量都增加有助于于形成W/O微乳液.  相似文献   
100.
烷基羧酸钠的蠕虫状胶束流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油田开发实际,研究了温度、醇、烷烃、无机盐、油田水质矿化度、聚合物等因素对烷基羧酸钠——油酸钠(NaOA)在磷酸钠(Na3PO4)存在条件下形成的蠕虫状胶束流变性质的影响。不仅从理论上对蠕虫状胶束的零剪切粘度、剪切活化能等流变性质进行了分析和解释,而且为拓宽阴离子蠕虫状胶束在石油开采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