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化学   25篇
数学   1篇
综合类   57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提高连杆机构KED分析计算效率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用有限元方法进行连杆机构的运动弹性动力分析时,所需要的计算机时间和存储空间都很大。本文以文献[1]所提供的分析方法为基础,讨论机构的有限元模型和若干计算方法问题,提出了几点措施,从而可使计算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TI蜗杆传动的特点,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TI蜗杆传动仍存在的问题并预测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黔东凯里—三都断裂结构及形成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宏观描述、地震解译、有限应变测量、显微构造分析及包裹体测温等方法对黔东凯里-三都断裂进行了研究。认为凯里-三都断裂是黔东南推覆体的前锋断裂,呈向NWW突出的弧形,总体表现为由数条断层组成的逆冲断裂带,主断裂倾向SEE,为黔南拗陷和雪峰古陆的分界线。断裂带以浅层脆性变形为主,断裂带上盘向NWW推覆的水平位移达12~15km,是多条断层多期挤压、拉张和平移剪切作用叠加的结果。断裂带经历了多期演化过程,燕山期以来的演化历史主要受太平洋构造域控制,早中燕山期为主挤压逆冲阶段、晚燕山期为拉张正滑阶段、喜马拉雅期为再次挤压-定型阶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生源要素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测定南黄海82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生源要素的含量及表层沉积物的平均粒径,分析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生源要素和沉积物粒径的分布特征,并从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来源、沉积物粒度、水动力作用和环境等因素探讨其对生源要素分布的影响。【结果】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生源要素总有机碳(TOC)、总氮(TN)及总磷(TP)的含量与平均粒径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近岸沉积物粒度较大,对应生源要素的含量较低,在南黄海中部海区的沉积物粒度较细,各生源要素的含量较高。【结论】表层沉积物的粒度是影响生源要素含量分布的主要因素,即粒度越细,表层沉积物中生源要素含量越高。同时,有机质来源和水动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和控制着表层沉积物粒度及生源要素的分布。生源要素TP分别与TOC、TN之间相对较弱的相关关系和近岸河口等地生源要素的高值表明,可能存在其他外部环境因素也会对其含量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5.
小檗碱衍生物合成及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檗碱是一种季铵型异喹啉生物碱,主要存在于毛茛科、芸香科和小檗科等植物中,具有多种药理功能.近年来,大量小檗碱衍生物的合成,极大提高了小檗碱的生理活性及拓展了小檗碱的应用范围.文章重点综述了小檗碱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及化学合成,简述了其生理活性,并对新型小檗碱衍生物合成的设计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从理论上推导出核酸、蛋白质的正电荷数随pH的变化关系式:Y=∑(i=1-3)[H^+]~n~i/([H^+]+K~b~i),负电荷数随pH的变化关系式:X=∑(i=1-5)K~a~im~i/([H^+]+k~a~i)、净电荷数随pH变化关系式以及等电点计算关系式,并从关系式中导出核苷酸、碱基、中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的等电点关系式,表明理论推导是正确、可靠的。用表面活性剂沉淀肌酸激酶、不同pH的溶菌酶电泳方法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同时,计算了人DNA、蚕DNA、β-乳球蛋白带电荷数随pH的变化规律,并估计了计算误差。  相似文献   
17.
张明晓  李学刚 《应用化学》2007,24(12):1470-1472
由乙酸酐和H2O2在无硫酸存在下合成过氧乙酸,然后向其滴加1,5-二萘酚的甲醇溶液,在一锅内简便地合成了胡桃醌。产物用苯重结晶,其结构经HPLC、UV-Vis、FTIR、^1H NMR和^13C NMR测试技术进行了表征和证实。考察了原料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n(1,5-二萘酚):n(乙酸酐):n(H2O2)=1:4:8,反应温度为40-60℃,反应时间为5.5h,产率68%。结果表明,一锅法合成不用硫酸,无需真空蒸馏纯化过氧乙酸,是合成胡桃醌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具有刚性运动的弹性梁单元动力学微分方程的精确表达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抛弃了传统KED分析时普遍采用的“瞬时结构假定”,利用矩阵理论对梁单元动力学微分方程做了重新推导,导出了具有刚性运动的弹性梁单元的拉格朗日方程的精确表达式,该方程较以前的梁单元的动力学方程式表达简洁,易于使用,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解决了传统的机构弹性动力学微分方程中精度要求高的表达式形式过于复杂之间的矛盾,该梁单元的动力学方程可供KED分析、比较和计算时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的影响因素及来源,加深对红树林湿地中碳和氮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认识。【方法】测定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粒度、TOC和TN含量,并对其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利用TOC/TN比值分析有机质来源及不同来源的贡献率。【结果】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TOC和TN的含量分别为1.24%~3.81%和1.19~2.05mg/g,TOC/TN比值为11.6~26.3,TOC、TN含量和TOC/TN的平面分布均呈现出由陆向海方向逐渐降低的趋势。沉积物中TOC和TN含量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粒度效应。【结论】控制沉积物中TOC和TN含量分布的主要因素并不是粒度效应,而可能是其来源。沉积物中TOC和TN的主要来源可能是红树林植物碎屑、养殖废水输入的有机碳和氮污染,以及海洋浮游植物碎屑。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探讨北黄海獐子岛附近海域氮、磷的来源及其污染风险状况,对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氮、磷的形态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采用K2S2O8氧化法和HCl浸取法对獐子岛附近海域13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中总氮(TN)、总磷(TP)及其无机和有机态的含量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对氮、磷的污染水平进行评价。【结果】獐子岛附近海域沉积物中TN和TP的含量分别为0.192~1.357 mg/g和0.302~0.489mg/g,有机氮(ON)和无机磷(IP)是表层沉积物中氮和磷的主要存在形式,分别占TN与TP的90.93%和82.84%。沉积物中TN和TP在研究区域南部含量较高,这与沉积物粒度密切相关;而ON、有机磷(OP)两者都与有机碳(TOC)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说明它们具有相似的来源。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分析表明獐子岛附近海域沉积物中TP含量较低,标准指数均小于1;而TN含量相对较高,其标准指数为0.35~2.47。【结论】獐子岛附近海域沉积物中氮为陆源和自生混合来源,而磷主要是陆源输入;海域沉积物环境受到氮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