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8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21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38篇 |
力学 | 5篇 |
综合类 | 2篇 |
数学 | 8篇 |
物理学 | 13篇 |
综合类 | 1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6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目的:了解我院2009年—2010年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2010年中药注射剂使用的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和2010年中药注射剂分别占总药品销售金额的16.92%和14.75%,排在销售金额前20位的中药注射液品种变化不大,大部分为心血管疾病药物。DDDs综合排序前3位的为细辛脑、薄芝糖肽、丹参酮IIA磺酸钠。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增长缓慢,但用药率仍高,应进一步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22.
为了重组斑马鱼(Daniorerio)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DrPKR)的双链RNA结合模体1(dsRBM1)和双链RNA结合模体3(dsRBM3)基因,并对重组基因表达的蛋白进行鉴定和功能分析,设计定向删除引物,应用PCR技术扩增DrPKR的ds RBM1和dsRBM3的基因片段,通过重叠PCR技术将dsRBM1和dsRBM3基因重组在一起得到dsRBM13基因,再将dsRBM13构建到原核表达质粒pET32a上并表达和纯化蛋白;通过表达蛋白的二聚化实验和pull down实验对重组蛋白dsRBM13进行体外功能分析。结果:DrPKR的ds RBM1和dsRBM3重组的蛋白dsRBM13可以进行二聚化和多聚化,且能结合Poly I:C(人工合成的dsRNA)。因此,重组DrPKR蛋白模体dsRBM13仍然具有二聚化和dsRNA结合活性,提示串联了三个dsRBM的Dr PKR激活过程中,串联两个dsRBM对DrPKR激活是必需的,并且在DrPKR结合dsRNA的激活过程中,因dsRNA的长短和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含有三个dsRBM的DrPKR可能存在更强和更多的结合方式,因此具有更强的抗病毒免疫反应功能。 相似文献
123.
以盐酸改性蒙脱土为药物载体,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酮洛芬/酸改性蒙脱土(KPF/acid-MMT)复合物.借助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透析法研究了介质pH值对KPF/acid-MMT释放性能的影响;运用3种数学模型对其体外释放行为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经酸改性后,蒙脱土的比表面积由19.66 m~2/g增加到202.84 m~2/g,载药量由18.09%提高到37.24%;在人工模拟胃液(pH=1.2)和人工模拟肠液(pH=6.8)中,酮洛芬的累积释放量分别为18.6%和86.7%;零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拟合和描述KPF/acid-MMT在人工模拟肠液中的体外释放行为.酸改性蒙脱土能有效提高药物的负载量,KPF/acid-MMT可实现药物的定向释放和缓释性能,有望制成肠道缓释口服药物制剂. 相似文献
124.
2-庚酮的合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乙酰乙酸乙酯法合成了2—庚酮,总得率为58.9%,纯度为98.5%.介绍了2—庚酮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5.
126.
127.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小角度测量技术的准确度及精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常用的测角装置如激光干涉仪、光电自准直仪等体积庞大、造价昂贵且较难组成多维的测角系统,因此很少用于高精度的在线测量.而教授Huang P.S.提出的内反射测角法经后人不断的完善发展,具有精度高、成本低、易于组成二维测角装置的特点.本文基于光学内反射测角原理,进行二维内反射测角装置相关设计并对转换测角程序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28.
从物理学的视角看,群体观点演化实质可以看作是观点粒子状态变化的集体效应.本文考察在双稳态势中噪声诱导观点粒子的状态转变,利用加权拉盖尔完备正交函数法计算了时间关联函数和描述驱动-响应关系的弛豫时间.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噪声诱导作用存在一个临界值Dc,若噪声强度高于临界值,时间关联函数随关联时间呈指数型增加.结果还显示,存在弛豫时间随势垒纵横比/噪声强度变化取值趋于无穷的双奇异点现象.奇异点处无法实现观点粒子状态的转变.弛豫时间与势垒纵横比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预示着在双稳态势场中观点粒子受噪声驱动呈现类似牛顿第二定律的驱动-响应关系,而弛豫时间在这个关系中充当表征惯性质量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