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6篇
  免费   894篇
  国内免费   1227篇
化学   1497篇
晶体学   55篇
力学   177篇
综合类   123篇
数学   516篇
物理学   1510篇
综合类   5309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407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349篇
  2011年   394篇
  2010年   439篇
  2009年   459篇
  2008年   490篇
  2007年   461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396篇
  2004年   323篇
  2003年   290篇
  2002年   277篇
  2001年   264篇
  2000年   245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184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38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23篇
  1978年   12篇
  1965年   7篇
  1964年   9篇
  195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1 毫秒
91.
若干中性配体对Mo—Fe—S簇合物自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电子吸收光谱的变化研究了一些含N和含P中性配体对MoS_4~(2-)-nFeCl_2-DMF体系形成立方烷型Mo-Fe-S簇合物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92.
简要总结了我们在C=C及C=O双键低温加氢双金属催化剂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首先, 我们以环己烯加氢为探针反应, 证明了平行使用多种研究手段的重要性, 包括单晶表面的基础研究与DFT计算, 多晶表面的合成与表征,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测试等. 其次, 总结了双金属催化剂在其他加氢反应, 如丙烯醛C=O双键的选择性加氢, 苯的低温加氢, 以及乙炔的选择性加氢等反应中的应用. 最后, 讨论了利用金属碳化物代替贵金属Pt以减少双金属催化剂中Pt用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3.
给出了分散相粒间基体层厚度T与分散相粒径(d)、粒径分散度(σ)和分散相体积分数()的定量关系式.发现σ对T的影响与有关,不仅T随σ的增大而增大,而且越大,这种影响越显著.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直接测定了聚氯乙烯/丁腈橡胶、聚丙烯(PP)/三元乙丙橡胶、PP/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共混物的T,发现这三种共混物的T近似于对数正态分布.理论预示与实验结果很好符合.  相似文献   
94.
简要总结了我们在C=C及C=O双键低温加氢双金属催化剂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首先, 我们以环己烯加氢为探针反应, 证明了平行使用多种研究手段的重要性, 包括单晶表面的基础研究与DFT计算, 多晶表面的合成与表征,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测试等. 其次, 总结了双金属催化剂在其他加氢反应, 如丙烯醛C=O双键的选择性加氢, 苯的低温加氢, 以及乙炔的选择性加氢等反应中的应用. 最后, 讨论了利用金属碳化物代替贵金属Pt以减少双金属催化剂中Pt用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5.
基于微机械加工技术的双腔型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机械加工技术研制了具有三维结构的腔型传感器,双腔型工作电极与Ag/Agcl参比电极集成在同一微芯片上。考察了微腔型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及其对H2O2含量的测定。并以此为基础电极制备了半乳糖、葡萄糖双腔型生物传感器。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可同时测定半乳糖、葡萄糖双组分,线性上限分别为4.5mmol/L和4.0mmol/L。而且在测试双组分过程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交叉干扰现象。  相似文献   
96.
为了研究形态(特别是分散状态)对聚合物共混物韧性的影响,建立了准网络形态模型,定义了分散相分布系数(ξ,0<ξ1),并给出其物理意义,推导了基体层厚度的计算公式,研究了形态参数的变化对基体层厚度的影响.对于常见的无规形态,ξ≈1.对于准网络形态,ξ<1,并且不是常数.计算结果表明,减小ξ和分散相粒径及其分布、增大其体积分数有利于减小基体层厚度.从理论上证明了准网络形态比无规形态更有利于减小基体层厚度.  相似文献   
97.
研究了一些氧化物的H2-TPR及CO-TPR行为,结果发现,Co3O4/Al2O3,NiO/SiO2,NiO和Pd/NiO的H2-TPR温度要低于它们的CO-TPR温度,特别是Pd/NiO样品,它的H2-TPR温度为598K,而其CO-TPR温度高达949K,差别为351K,因此有可能利用Pd/NiO在一定温度下选择性地与CO中的H2反应而将其除去. 实验结果表明,Pd/NiO可在603K及4000h-1的条件下从H2(0.34%),CO(50%)和N2(余)的混合气中选择性地除去90%以上的H2,吸氢容量为每克样品55mL标准态H2.  相似文献   
98.
称取镍基单晶高温合金0.100 0g于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先令其与盐酸9mL和硝酸1mL加热反应,待反应缓慢时滴加氢氟酸2mL并继续加热使样品完全溶解。加入500g·L^-1酒石酸溶液2mL,冷却至室温,在塑料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100.0mL。按仪器工作条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其中5种合金元素(Mo、W、Ta、Re、Ru)的含量,选择分析谱线依次为204.598,207.911,240.063,197.312,240.272nm。结果发现:除了Re外,其余4种元素的测定中均受共存元素的光谱干扰,严重影响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为克服其干扰,除了采用基体匹配法消除镍的基体干扰外,试验采用混合校正系数矩阵法对测定结果进行校准。通过一系列试验计算得到混合校准系数矩阵K,并应用于模拟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矩阵K的校准,所测定的5种元素的准确度显著提高,达到了消除共存元素之间光谱干扰的目的。通过精密度试验,测得上述5种元素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1)均在1.5%以下,并通过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测得5种元素的回收率为97.0%~105%。  相似文献   
99.
简要总结了我们在C=C及C=O双键低温加氢双金属催化剂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首先, 我们以环己烯加氢为探针反应, 证明了平行使用多种研究手段的重要性, 包括单晶表面的基础研究与DFT计算, 多晶表面的合成与表征,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测试等. 其次, 总结了双金属催化剂在其他加氢反应, 如丙烯醛C=O双键的选择性加氢, 苯的低温加氢, 以及乙炔的选择性加氢等反应中的应用. 最后, 讨论了利用金属碳化物代替贵金属Pt以减少双金属催化剂中Pt用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0.
UO2、UC2和UCO分子的结构和热力学性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计算了UO2、UC2和UCO分子的结构和热力学函数,计算了固体U的振动内能Ev、振动和电子熵Sev,以及U在不同气氛(O2、C2、CO)中形成UO2、UC2和UCO晶体的ΔHfΘ、ΔSfΘ和ΔGfΘ.结果表明,UO2晶体最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