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1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337篇
化学   578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49篇
综合类   37篇
数学   202篇
物理学   390篇
综合类   224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65年   7篇
  1963年   8篇
  1957年   12篇
  1954年   8篇
  194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模糊灰关联模式识别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首先建立了灰关联分析的新的理论模型,然后将其与模糊集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模糊灰关联模式识别方法.通过应用于场地土类别的评定,从而说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2.
为了讨论高阶模态对混沌运动的影响,建立了横向载荷作用下弹性屈曲简支梁的非线性动力方程,将其化为常微分方程或方程组。对梁的单模态模型采用Melnikov函数法给出了发生混沌运动的门槛值,对梁的单模态模型和双模态模型利用时程曲线、相平面轨迹,Poincare映射判断是否发生混沌运动,理论和数值分析表明高阶模态对混沌运动具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一种盲信号分离的信息理论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信息理论的盲信号分离的判据,该判据基于统计独立的假设,同时利用了最大信息传输和输出互信息最小化。将该判据用于独立分量分析,得到源信号的盲分离。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同infomax方法相比,该方法可分离范围更广的信号。  相似文献   
64.
用遗传算法求解一个系统可靠性优化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造价、体积和重量约束条件下,多级串并联系统的可靠性优化问题是一个具有多局部极值的、非线性的、同时具有整数和实数变量的混合优化问题。把遗传算法和共轭梯度法结合起来,对该问题搜索到了其它算法未能得到的最优解。在遗传算法的应用中,设定了有效的线性定标技术和混合交叉操作,改善了遗传算法的收敛性能。并基于模式理论从数值上表明该问题是符合积水块假设的。最后还从数值上表明遗传算法对该问题是多项式收敛的。  相似文献   
65.
用不同浓度的2,4-D处理水稻幼苗,结果表明:高浓度的2,4-D对水稻幼苗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POD、SOD的同工酶谱带有的减弱或消失;低浓度的2,4-D对POD、SOD有激活作用,POD、SOD同工酶谱带有的增强或出现新谱带。  相似文献   
66.
在公理化方法定义的几何中引进“平行”关系,然后把结合公理I;改成“平行公理”,我们就得到一种新的几何——仿射几何.本文将证明这种几何同构于某一体(域)上的n维仿射几何,若添加牍序公理,则这种几何同构于某一有序体(域)上的n维仿射几何,最后我们指出:三维仿射几何的结合公理、平行公理和顺序公理就是Hilben公理体系中的结合公理、平行公理和顺序公理。  相似文献   
67.
本文用非离子型去污剂Triton-X100分离蓖麻叶片叶绿体垛叠层膜与非垛叠层膜。垛叠层膜具有高放氧活性与低Ghla/b比值。用SDS-PAGE分析测定液氮低温荧光,证明它们只含有PSII与LHCP颗粒,没有可测量到的PSI颗粒存在。冰冻蚀刻电子显微镜的观察亦证实了它们确是垛叠层膜。随二价镁离子诱导解垛叠与重垛叠过程中,观察研究了低温荧光F_(685)/F_(730)比值变化。我们发现二价镁离子具有双重效应,并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这个现象至今未见有人报道。  相似文献   
68.
由α,α-二氧代烯酮环二硫代缩酮与乙二胺反应制得五种α,α-二氧代烯酮环二氮代缩酮化合物,所有产物均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13CNMR确证。  相似文献   
69.
合成了三个24元大环双铜(II)配合物作为SOD模拟物, 配体由2, 6-二乙酰基吡啶与3-氧杂戊烷1, 5-二胺缩合而成, 以SCN^-, N~3^-, im^-桥联, 其中前面两个桥联双铜(II)配合物是新配合物。用多种物理方法进行了表征, 并用EPR和电子光谱研究了桥基为im^-的配合物与N~3^-, SCN^-, F^-和Br^-的键合。其中N~3^-发生轴向配位, SCN^-使im^-断裂, 与SOD的键合作用类似, F^-, Br^对模拟物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70.
硫代乙酰胺体系电沉积法制备CdS纳米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he film of surface active agents spread out on the surface of the electrolyte of Thioacetamide and cadmium chloride. CdS nanofilm was deposited at the interface of surface active agents and electrolyt by the method of electrodeposition.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n which the nanofilm was prepared of the least crystals and uniform particles could be attained via analytical results of L16(45) orthogonal experiments. The optimal conditions: castor oil/hexadecanoll 0.06 mL·cm-2,CdCl2/CH3CSNH2 4 mmol·L-1, cell voltage 5 V, electrodeposition temperature 15 ℃. The effects on the grain size of temperature, surface-active agent, electrodyte concentration, cell voltage and pH become smaller in the series. If the temperature was high, the movement of molecules of surface-active agent and electrodyte would be faster, thus the preparation of the film would be difficult. The grain size of thinfilm varied with the surface-active agents, however, when the amount of surface-active agents reached a certain value, the grain size would remain unchanged. The higher the electrodyte concentration, the larger the grain size of nanofilm. The surface forms were changed at the same time. If the pH of the electrodyte was higher or lower, nanofilm could not be prepared successfully, thus the pH range should be is 3~6. SEM image of the nanofilm shows the occurance of dendrite. The sucessful preparation of nanofilm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nature of surface activre agent due to the nanofilm growth mechan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