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35篇
物理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1.
采用体积排斥色谱研究聚(苯乙烯-异成二烯)二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二氧六环/甲醇混合体系中以PI为核PS为壳的微胶柬形成过程,以及在正庚烷/乙酸异戊酯混合体系中以PS为核PI为壳的微胶束形成过程。讨论了温度、混合溶剂的配比和共聚物分子量对微胶束形成的影响。根据体积排斥色谱图估算了形成微胶束时的表观缔合能和微胶束的表观缔合数.  相似文献   
12.
以聚乙二醇(PEG)为配位体,首次合成了三价稀土金属镧与PEG的配位聚合物。实验测定了该配位聚合物的红外光谱、示差扫描量热谱(DSC)、热失重分析(TGA)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并就配位反应、热分解以及配位前后分子流体力学体积的变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研究聚(苯乙烯-异成二烯)(PS—PI)星形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二氧六环/甲醇混合体系中微胶束的形成过程。讨论了温度、混合溶剂的组成、星形嵌段共聚物的臂数及组成对微胶束形成的影响。验证了临界接触浓度的存在。并就不同结构的星形嵌段共聚物形成微胶束的形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用Elias沉淀点法求取聚二甲基硅氧烷25℃在乙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体系,庚烷-二氧六环体系的θ-溶剂组成。测定了聚二甲基硅氧烷八个级份在甲苯溶液中光散射和两种θ-溶剂中特性粘数,得到 [η]_θ=7.62×10~(-2)(?)_ω~(0.50)乙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体系γ_ω=19.0% [η]_θ=8.28×10~(-2)(?)_ω~(0.50)庚烷-二氧六环体系γ_ω=77.2% 聚二甲基硅氧烷分子无扰尺寸存在溶剂介质依赖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体积排斥色谱法/示差折光指数/直角激光光散射/示差粘度三检测联用技术分别测定了窄分布和宽分布聚苯乙烯标样;得到了Mark-Houwin k-Sakurada 方程的K、α参数;计算了不同分子量范围的MHS方程指数α,建立了旋转半径 和分子量的关系式.结果表明SEC/RI/RALLS/DV可以准确和方便地获取MHS方程的K、α参数,α值具有分子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6.
1 引言甲基丙烯酸三烷基锡酯类聚合物同志在分子链上具有锡原子而产生了一系列特殊的溶液性质。例如,聚甲基丙烯酸三甲基锡酯(PTMTM)能溶解在醇类和极性溶剂中,而不溶于非极性溶剂,聚甲基丙烯酸三丁基锡酯(PTBTM)能溶解在非极性溶剂,却不能溶于极性溶剂,而聚甲基丙烯酸三乙基锡酯(PTETM)既能溶解在极性溶剂、又能溶解在非极性溶剂中。锡原子上的取代基对这类聚合物的三维溶度参数有显著影响(见表1)。又如聚甲基丙烯酸三烷基锡酯类聚合物与相同分子量的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或芳基酯相比较,有较  相似文献   
17.
着重介绍嵌段共聚物/均聚物共混体系的微相分离,微胶束的形成,微区的形态结构以及形态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研究聚(苯乙烯-异成二烯)(PS-PI)二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二氧六环/甲醇混合体系中微胶束的形成过程。讨论了温度、混合溶剂的组成和共聚物分子量对形成微胶束的影响。并对与体积排斥色谱法得到结果的差异进行了讨论,从而提出临界接触浓度的概念。还就实验测得的分子链尺寸和微胶束尺寸进行理论估算,结果符合Flory无扰链模型。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聚甲基丙烯酸三丁基锡酯(PTBTM)和聚甲基丙烯酸三甲基锡酯(PTMTM)在约六十种溶剂中的溶解性能。测定了它们在不同性质溶剂中的特性粘数,订定了PTBTM和PTMTM的溶度参数。并就有机锡聚合物中锡原子上的取代基对其溶解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以分子量为15.5×10~4、12.69×10~4、6.67×10~4(分子量分布宽度分别为1.83、1.59、1.38)的宽分布聚氯乙烯样品,进行了GPC测定(THF,25℃)。结果表明:GPC淋洗体积(V_(es))与浓度c呈线性函数关系。特性粘数[η]与dV_(es)/dc的关系是通过原点的直线。这与Song,M.S.提出的GPC淋洗体积与浓度依赖关系的新简化理论模型相符合。经宽分布校正后,利用GPC浓度效应可测定第二维利系数,其值分别为0.84×10~(-3)、1.00×10~(-3)、1.32×1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