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0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80篇
化学   154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26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39篇
物理学   209篇
综合类   733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多变量时间序列各变量间依赖性较强,数据变化趋势不明显,预测难度高.传统研究采用带门控机制的循环神经网络及变体进行预测,但序列间存在相互依赖关系,突变数据段建模预测不精确.基于信息熵,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改进门控权重单元,利用信息熵技术量化数据序列的变化程度,动态调整权重矩阵刻画数据的变化趋势.基于4个公开数据集分别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新模型比传统循环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92.
针对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制热功耗高且低温环境工况下制热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通过回收电机余热为乘客舱制热来减少制热功耗的空调系统.运用AMESim软件建立了电机余热循环系统模型并通过电机余热制热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建立了热泵空调制热系统模型并通过热泵空调制热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结合两个系统建立了带有电机余热回收的热泵空调系统仿真模型,分析了电机余热制热性能和电机余热辅助热泵空调制热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电机余热单独制热在中等车速、环境温度高于10℃的工况下能够满足制热需求;电机余热辅助热泵空调制热能够有效提高制热效率,在电机转速为3000 r/min、压缩机转速为4000 r/min、环境温度为-5℃的工况下,等效制热能效比能够达到3.4,比同工况下热泵空调单独制热模式的能效比提高了约48%.该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纯电动汽车的能源利用率,改善空调系统的制热性能.  相似文献   
93.
为研究BP神经网络对CFRP约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预测能力以及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性能,在大量的实验数据基础上,建立了CFRP约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探讨了不同数据组合对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基于神经网络理论,将高精度BP神经网络模型生成了可方便应用的一般公式和简化公式,并与已有经验公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能够很好地挖掘输入输出参数的数据信息,得到高精度的预测模型;相比于传统回归模型,用purelin代替sigmoid做传递函数推导得到的简化线性方程式仅增加了一项常数项,其预测值与试验值比值的平均值为1.011,变异系数为0.112,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4.
为高效、稳定地求解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多资源均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子集模拟的优化算法.多资源均衡问题中,如直接采用工序计划开始时间作为决策变量,在优化算法的实现时易违反工序间的逻辑关系.为避免该问题,本文采用工序计划开始时间的间隔率变量表示(在二者的映射中考虑工序间的逻辑关系),并据此建立间隔率变量表示的建设工程项目多资源均衡优化模型,以简化基于子集模拟的优化算法的操作流程.通过算例验证,与目前应用较广的遗传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优化算法在最优解的获取稳定性上有较大改进.  相似文献   
95.
介绍了一种基于IHP 0.13 μm SiGe BiCMOS工艺,具有高本振(Local Oscillator, LO)/射频(Radio Frequency, RF)及本振/中频(Intermediate Frequency, IF)端口隔离度的太赫兹基波上混频器.该混频器采用了吉尔伯特双平衡结构,本振信号通过共面波导(Coplanar Waveguide, CPW)传输来抑制其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强寄生耦合效应造成的传输不对称性,削弱了由该不对称性造成的LO/RF端口隔离度恶化的特性.通过采用非对称性的开关互联结构降低本振信号在开关晶体管集电极端寄生耦合的不平衡性,提升本振信号在开关晶体管集电极端的对消效率,通过在版图中合理布局跨导级晶体管的位置来抑制本振信号在中频端口的泄露.后仿真结果表明:在2.2 V电源电压下,本振信号为230 GHz,中频信号为2 ~ 12 GHz,该上混频器工作在218 ~ 228 GHz时,LO/RF端口隔离度大于24 dB, LO/IF端口隔离度大于20 dB,转换增益为-4 ~ -3.5 dB.当中频信号为10 GHz时,输出1 dB压缩点为-14.8dBm.电路直流功耗为42.4 mW,芯片的核心面积为0.079 mm2.该上混频器可应用于采用高阶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QAM)方式的无线发射系统.  相似文献   
96.
采用微乳液-水热结合法制备了NaYF4:Yb3+,Er3+,Tm3+纳米粒子,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与表征。产物的X射线衍射峰与标准卡片PDF#77-2042完全一致,属于立方相NaYF4;SEM图片显示所制备的纳米粒子形貌和粒径都比较均一,为120nm左右的棉花状小球,由纳米微粒聚集而成;在980nm光的激发下,纳米粒子能够同时发出蓝光(438和486nm)、绿光(523和539nm)和红光(650nm);通过调节Tm3+:Er3+的比例(0,0.5,0.8,1,2,3,5,7),由色度坐标图(CIE)可以看出当Tm3+和Er3+的比例从0增加到2时,样品的整体发光光色是向绿光方向移动;当Tm3+和Er3+的比例为1:1时,得到伪白光;Tm3+和Er3+的比例从2到7时,样品整体的发光向红光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97.
本文导出应力函数的几个特解,以便增加对幂硬化材料平面应变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98.
Marine natural products have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for their attractive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1. Since the isolation of the moritoside, about 10 related triprenylquinones and hydroquinones were isolated. Some of these natural products exhibit interesting biological effects including inhibit cell division of fertilized starfish eggs2 and anti-HIV3. Triprenylquinone and hydroquinones 1, 2 and 3 were recently isolated from endemic nudibranch Leminda millecra collected i…  相似文献   
99.
张恒 《广东科技》2005,(5):43-44
法律,作为一种社会的行为规范,并非是对社会现象的创设,而是对现有的社会现象进行规范。同时,法律不是一般的规范,它是对政策、规章、习俗、道德等总结、升华并赋予国家强制力的规范,本身具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法律,同样,作为国家细胞的企业,也应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具有健全、系统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00.
The lifetime spectroscopy of slow positron accelerated with linear accelerator and pulse punch system was first used to analyze the vacancies in the thin surface layer of silicon heavily doped with arsenic.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no mono-vacancy was detected to support the arsenic-vacancy complex models for explaining the electrical deactivation mechanism of arsenic-heavily-doped silic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