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6篇
化学   40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17篇
综合类   1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41.
聚合物共混物脆韧转变性能研究V.橡胶粒子的分布对聚氯乙烯/丁腈橡胶共混物韧性刚性关系的影响刘浙辉朱晓光张学东漆宗能(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程塑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蔡忠龙(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香港九龙)王佛松(中国科学院北京...  相似文献   
42.
采用TPR,EPR,IR,XPS等手段对由合成气制备C2含氧化合物的Rh基催化剂中各活性组分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TPR实验表明,Mn的存在除了促进金属铑在担体表面的分散,增加还原过程的耗氢量外,还使Rh物种的还原温度显著升高;少量Li的加入导致氢向载体SiO2的溢流,使体系的还原特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位EPR和XPS研究显示,添加剂与Rh相互作用,在催化剂表面形成了稳定的复合氧化物.助剂Mn主要起着吸引电子的作用,使还原后的催化剂表面上Rh+物种的含量增加;相反,作为给电子助剂,Li的加入稳定了表面Rh0物种.吸附CO的IR实验得到了与EPR和XPS实验相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43.
给出了分散相粒间基体层厚度T与分散相粒径(d)、粒径分散度(σ)和分散相体积分数()的定量关系式.发现σ对T的影响与有关,不仅T随σ的增大而增大,而且越大,这种影响越显著.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直接测定了聚氯乙烯/丁腈橡胶、聚丙烯(PP)/三元乙丙橡胶、PP/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共混物的T,发现这三种共混物的T近似于对数正态分布.理论预示与实验结果很好符合.  相似文献   
44.
杨敬贺  赵博  赵华博  陆安慧  马丁 《化学学报》2013,71(10):1365-1368
作为一种新型碳材料, 石墨烯(G)具有较大的比表面, 因而可以作为载体担载多种金属或金属氧化物. 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了磷酸铁/氧化石墨复合物(FePO/GO), 氧化石墨(GO)上复合的磷酸铁(FePO)呈多孔状, 粒径为100~300 nm. 以FePO/GO为前体, 在氢气氛围下, 通过煅烧进一步合成了磷化铁/石墨烯纳米复合物(FeP/G). 粒径为10 nm左右的磷化铁(FeP)均匀的分散在石墨烯表面, 主要暴露(201)晶面. 石墨烯不但能调控FePO的结构, 而且还能促进FePO的还原. FeP/G催化剂可以用于费-托反应, 相对于非负载的FeP, FeP/G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对长链烃较高的选择性以及较高的烯/烷比.  相似文献   
45.
编者的话 2008年10月8日北京时间17点45分,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下村修(Osamu Shimomura)、芙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Martin Chalfie)和美藉华裔科学家钱永健(Roger Y.Tsien),以表彰传们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质(GFP)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现本刊编辑部把瑞典皇家科学院新闻发布会上发表的新闻公报与他们在诺贝尔基金委员会网站上公布的供公众阅读的题为"带来生物科学革命的水母绿光"的资讯译成中文转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6.
利用Ostwald熟化作用合成空心碳纳米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淀粉等易获得的生物质为碳前驱物, 亚铁盐为添加剂,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碳材料. 实验发现, 在反应过程中, 首先生成了被无定形碳包裹的铁氧化物纳米棒, 形成碳/铁氧化物的核/壳结构. 在进一步的反应中, 铁氧化物核自发溶解, 最终得到了空心的碳纳米棒. 讨论了铁氧化物自发溶解的原因, 认为空心碳纳米棒的形成是由Ostwald熟化现象造成的. 当以葡萄糖或环糊精为碳前驱物时, 得到的是空心碳球, 这可能与各种碳前驱物不同的表面活性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7.
酸性离子液中纤维素的水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离子液 1-丁基-3-甲基咪唑氯为纤维素溶剂, 酸性离子液 1-磺酸丁基-3-甲基咪唑氯为催化剂进行了纤维素水解反应. 通过筛选, 找到了合适的离子液共溶剂二甲基甲酰胺可降低纤维素-离子液体系的黏度. 分别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和水含量对纤维素水解的影响, 同时研究了高聚合度的滤纸及棉花的水解行为. 应用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得水解体系中还原糖的浓度, 进而求得反应过程中还原糖的收率. 结果表明, 在酸性离子液中水解纤维素是完全可行的, 最高可达到 95%的还原糖收率.  相似文献   
48.
根据作者已建立的准网络形态模型和推导出的基体层厚度计算公式,从实验上研究了橡胶粒子的分布对聚氯乙烯(PVC)/丁氰橡胶(NBR)共混物脆韧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不仅无规形态PVC/NBR共混物存在脆韧转变主曲线,而且准网络形态PVC/NBR共混物也存在脆韧转变主曲线.但是两条主曲线明显不重合,表明橡胶粒子的分布对PVC/NBR共混物脆韧转变有显著影响.而且准网络形态PVC/NBR共混物的临界基体层厚度比无规形态PVC/NBR共混物的临界基体层厚度大得多,表明准网络形态比无规形态明显有利于增韧.因此临界基体层厚度不仅是基体的特征参数,还是界面粘结和橡胶粒子分布的函数.  相似文献   
49.
二战期间日军迅速占领东南亚的原因马丁1941年12月到1942年4月间,日本军队仅动用了11个师,大败美、英、法、荷等国军队,一举占领了拥有丰富战略资源,1亿5千多万人口和45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片东南亚领土。日本以微小的代价,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打垮...  相似文献   
50.
马丁  阎娟 《科技信息》2007,(31):205
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及互联网的不断成熟和进步,促进了基于网络技术的远程教育的发展,对21世纪我国网络教学亦将产生重大影响。在网络远程教学中,如何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实现教学信息、管理信息和学习信息等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认识网络远程教学交互性活动开始,尝试着在一定的交互机制和教育理念上来设计和实施远程教学活动,以期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