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2篇 |
免费 | 63篇 |
国内免费 | 61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00篇 |
晶体学 | 8篇 |
力学 | 40篇 |
数学 | 22篇 |
物理学 | 124篇 |
综合类 | 4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32篇 |
2022年 | 50篇 |
2021年 | 42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24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53篇 |
2013年 | 51篇 |
2012年 | 39篇 |
2011年 | 47篇 |
2010年 | 37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38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2.
利用球磨法将具有纤维束结构的一维纳米凹凸棒石粉体进行亚微米颗粒化改造.将亚微米颗粒化凹凸棒石粉体分散在长城牌柴油机润滑油CD 15W/40中,利用端面摩擦磨损试验和环-块摩擦磨损试验考察其减摩与自修复性能,并与未添加凹凸棒石粉体的CD 15W/40进行对比.借助XRD、SEM、TEM、EDX和XPS对试验样品进行了分析测试,并探讨了亚微米颗粒化凹凸棒石粉体对45#钢磨损表面的自修复机理.结果表明:高能球磨可以完成将纤维状的凹凸棒石粉体向颗粒状转变的过程,改造后的粉体物相组成为凹凸棒石和石英,粒度属于亚微米级;CD15W/40添加亚微米颗粒化凹凸棒石粉体后,其减摩性提升58.4%;与CD 15W/40润滑表面相比,加入亚微米颗粒化凹凸棒石粉体后,磨损表面光滑,没有明显犁沟、点蚀坑和表面材料塑性变形等现象;磨痕处存在与基体材料不同的修复区域,该修复区域沉积了O、Si、Fe等元素,说明亚微米颗粒化凹凸棒石粉体对45#钢具有优良的减摩性和自修复性能. 相似文献
63.
主要基于化学动力学和Ng模型,对C2H4-O2混合气体的爆轰胞格尺寸进行预测;结合Lee表面积能量模型,预测物质在不同初始压力和化学当量比的条件下,直接起爆引起球面爆轰的临界起爆能量。直接起爆实验主要采用高压电点火提供起爆能量,起爆能量通过放电过程中电流的输出信号确定。结果表明,理论预测与实验值较吻合。首先,通过化学动力学计算得出ZND模型的爆轰参数,利用Ng模型得出爆轰胞格尺寸与ZND诱导区长度之间的比例因数A 在不同初始压力与当量比的条件下分别为:A=43.815(1+p1/p0)-0.12371和A=8.531exp(/3.135)+28.644,在此基础上对爆轰胞格尺寸进行定量预测。胞格尺寸的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吻合。其次,把爆轰胞格尺寸作为中间特征参数并结合Lee的表面积能量模型,提出可以预测临界起爆能量的定量模型,并得出C2H4-O2混合气体直接起爆的临界起爆能量与初始压力和化学当量比的参量拟合关系分别为Ec=0.332(p1/p0)-2.017和Ec=exp[3.951(-1.401)2-1.9]。 相似文献
64.
以激光微区发射光谱分析仪结合CCD光栅光谱仪为装置,采用二谱线法,以FeⅠ356.54nm和FeⅠ358.12 nm为分析线,在减压氩气下,测量了镁基体、铝基体、硅基体和低碳钢标样6-0中的激光微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及其空间分布,给出了相同基体中微等子体电子温度的空间变化趋势和不同基体中相同空间位置处的电子温度的差异并进行了分析.利用测量的结果,以CuⅠ324.75 nm和ZnⅠ334.50 nm为分析线,从电子温度角度探索了两分析谱线相对强度的基体效应,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激光微等离子体
电子温度
减压氩气
基体 相似文献
65.
66.
针对天然气管道周围滑坡灾害预测中的数据缺失和特征数量少的问题,采用基于LightGBM框架实现的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通过插值法补齐缺失数据,利用历史特征数据生成近期特征和远期特征,得到影响斜坡演变过程各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及算法最优参数集合,实现对天然气管道周围滑坡灾害的有效预测.结果表明,在对天然气管道周围滑坡灾害进行预测中,该方法相比XGBoost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同时处理速度也更快,证明了LightGBM算法在滑坡灾害预测方面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7.
负数的引入是数学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突破.中国古代最早引进正负数的概念,而《九章算术》中的正负术则是数学史上最早的正负数加减运算法则.但是,正负术的表述相当简洁,容易有不同的理解.前人的解释,无法概括正负数加减运算法则的所有情形.本文避开一些学者使用的现代数学中绝对值概念,利用近期的研究成果,从对立相反的意义刻画... 相似文献
68.
The invariant Randers metrics on four dimensional Lie groups is studied. On the one hand, four dimensional nilpotent Lie groups with Randers metrics of Berwald type are two step nilpotent. And then prove that there exist invariant Randers metrics on four dimensional nilpotent Lie groups, which admit infinitely many homogeneous geodesics through the identity element. 相似文献
69.
现场真型试验是考核长空气间隙绝缘性能的关键环节,但由于电板结构各异、布置复杂等实际条件限制,试验对象一般为典型间隙结构,并不能涵盖所有实际工程问题.中外学者均在努力探索长、短间隙试验的内在联系,通过研究不同间隙距离下放电各阶段异同点,实现对放电特性的精细掌握.搭建了由光电倍增管、电场传感器组成的光电联合测量系统,获得了操作冲击电压下5 cm和3 m针-板间隙放电发展过程中的空间场强、瞬时光功率等信号,分析得到了初始流注起始时延、暗期持续时间、初始流注电场跃升幅值和初始流注光功率跃升幅值等关键特征参数.结果 表明:5 cm与3m针-板间隙流注起始时延、暗期持续时间、场强跃升幅值相近,且光功率跃升幅值均与场强跃升幅值呈正相关的关系,长、短间隙在初始流注和暗期阶段呈现一定相似性;另外,5 cm间隙的特征参数方差均小于3 m间隙,短间隙下的放电随机性较小.获得的5 cm和3 m间隙距离下放电发展过程特征参数及各特征参量变化规律,为后期长、短间隙放电特性的电磁学仿真提供了准确的计算参数. 相似文献
70.
纯钨及氧化物弥散强化钨合金对瞬态热负载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强脉冲离子束(IPIB)实验装置, 研究了纯钨以及两种氧化物弥散强化的钨合金WL10和WYT对脉冲热负载的响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EDX)观测了IPIB辐照带来的表面形貌和成分分布的变化及其与辐照脉冲次数的关系。通过比较发现, 在ELM瞬态热冲击下纯钨表现的性能最好。从热负荷的耐受性角度看, 不推荐WL10和WYT作为面向等离子体材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