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75篇
化学   97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32篇
综合类   18篇
数学   14篇
物理学   101篇
综合类   3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根据Web结构的特点,阐述了采用ASP.NET动态网页技术实现航材信息网络系统的思想.该系统可在航材系统的局域网内实现各单位库存航材信息的浏览、航材申报信息的提交和航材供应情况的汇报等功能,进而提高航材供应工作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52.
53.
利用能量为75—95MeV19F束流,通过反应128Te(19F,5nγ)142Pm研究了双奇核142Pm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实验中进行了γ射线的激发函数、γ射线单谱和γγ符合测量.建立了激发能达7030.0keV的142Pm的能级纲图,其中包括新发现的25条γ射线和13个新能级.基于实验测量的γ跃迁各向异性度,建议了142Pm能级的自旋值.  相似文献   
54.
为探明山区沟谷地形对高填方盖板涵受力特性和填土沉降变形特性的影响,通过离心模型试验,选用自主研发的能够反映地形-涵洞-填土相互作用的模型试验平台,分析了不同沟谷宽度B和不同沟谷坡度α下盖板涵的涵-土界面土压力、涵顶填土沉降变形、涵洞结构内力以及涵顶垂直土压力集中系数K_s的变化特征,并提出了相关的工程技术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涵-土界面土压力、涵顶垂直土压力集中系数K_s与沟谷宽度呈正相关,与沟谷坡度呈负相关;盖板涵涵顶土体沉降变形呈W形分布,随沟谷宽度的增大,涵顶土体内外沉降差δ逐渐增大;随沟谷坡度的增大,涵顶土体内外沉降差变化为δ→0→-δ;沟谷宽度为1.5D~5D时(D为涵洞计算跨径),对应等沉面高度变化范围为12.2~13.7 m;沟谷坡度为0°~60°时,对应等沉面高度变化范围为12.5~13.7 m,提出可用等沉面高度界定高填方涵洞,可取14 m作为其界定高度;盖板涵盖板下缘、涵底上缘中部受拉应力,盖板下缘为盖板涵结构受力最不利位置;高填方盖板涵施工时应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在确保边坡稳定的前提下,尽量保留边坡,或人为反开挖施工,增加沟坡、减小沟宽,坡体以沟谷宽度B≤3D、沟谷坡度α≥45°为宜。  相似文献   
55.
各向异性复合材料尖劈和接头的奇性应力指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位移的、求解三维尖劈端部奇性应力指数问题的非协调元特征分析法。该方法假定尖劈端部邻域内的位移场没有采用奇异变换技术,导出虚功方程的出发点不同于过去原有求解裂纹尖端近似场的有限元特征分析法,在有限元离散时采用的单元形式为非协调元。文中运用该方法给出了若干求解各向异性复合材料尖劈/接头端部奇性应力指数的算例。所有的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求解复杂尖劈/接头的全部奇性应力指数,使用的单元少而且精度高。  相似文献   
56.
各向异性两相材料尖劈奇性场的非协调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个基于位移的、分析柱状各向异性两相材料尖劈端部邻域的奇性位移场和应力场问题的非协调元特征分析法. 该方法从柱状扇区的散度定理出发,将柱状扇区控制方程的弱式化为一个与虚功原理相同形式的方程,采用一种新的非协调元技术把所导出的``虚功原理'转化为标准一阶特征方程的求解问题. 非协调元法中,尖劈端部邻域的位移场假定没有采用奇异变换技术,有限元的单元形式是一维的. 将柱状各向异性两相材料尖劈视为``广义平面应变'问题,位移场与坐标z无关,只关注界面端的幂奇异性而不考虑对数奇异性. 运用该方法给出了柱状各向异性两相材料尖劈端部奇性应力指数、奇性位移角分布和应力角分布的算例. 所有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使用的单元少而且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57.
陈学成  唐涛 《高分子科学》2015,33(2):329-338
A facile, 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 friendly method is established to prepare poly(vinyl alcohol)(PVA) based graphene oxide-montmorillonite(GO-MMT) nanocomposites in aqueous media. GO-MMT nanohybrid is obtain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GO and MMT in water without any reducing or stabilizing agents. The formation of GO-MMT nanohybrid is due to the hydrogen bonding and crosslinking effects. The sodium ions within MMT sheets act as crosslinkers between GO sheets and MMT platelets. The resultant nanocomposites a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X-ray diffraction(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 and mechanical testing. Compared to that of pure PVA, PVA nanocomposites show enhanced thermal stabiliti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hich results from strong interfacial adhesion of the nanoadditives in PVA matrix. The further increase in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modulus results from strong interaction between PVA chains and layered GO-MMT as well as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GO-MMT hybrid, compared to PVA/GO and PVA/MMT nanocompsoites.  相似文献   
58.
竖轴向承载力是桩基础设计的重要参数,现场静载试验是目前确定桩基承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依托黄陵—延安段高速公路洛河特大桥试桩工程,通过对原有工程桩施加预应力,形成了以工程桩为锚桩的锚拔体系。加载过程中试桩应力、锚桩应力及桩顶位移测试,结果表明,结合预应力技术,以工程桩作为锚桩构成桩基础静载试验的锚拔体系是可行的,同时提出了施加预应力大小的原则、方法以及确保后期曾作为锚桩的工程桩有足够承载能力应采取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59.
60.
High-spin states in 141Nd have been studied using in-beam γ-ray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via the 130Te(16O, 5nγ)141Nd reaction. The level scheme of 141Nd has been extended up to an excitation energy of 7614.5 kev including 12 new γ rays deexciting 15 new levels. According to particle-vibrator coupling and semi-empirical shell model calculations, the level structure of 141Nd can be well interpreted by coupling an h11/2 neutron-hole to the respective excited states in 142Nd co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