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3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329篇
化学   486篇
晶体学   18篇
力学   38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70篇
物理学   284篇
综合类   145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尹汉东  马春林  刘国富 《有机化学》2003,23(9):1013-1016
用三苯基氯化锡与硫代苯甲酸在三乙胺存在下反应,合成了三苯基锡硫代苯甲 酸酯,并进行了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化合物属正 交晶系,空间群P2_12_12_1,晶胞参数:a = 0.8306(3) nm, b = 1.6906(5) nm, c = 3.1459(10)) nm, V = 4.417(2) nm~3, Z = 8, D_c = 1.465 g/cm~3, R_1 = 0.0472, wR_2 = 0.1012。该化合物的晶体是由孤立的分子所组成,四配位的锡 原子呈畸变的四面体构型,配体羧基上的氧原子和锡原子之间存在弱的配位作用。  相似文献   
142.
二烃基氯化锡及其衍生物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关于含有Sn—O键的二烃基锡衍生物的合成研究已有大量报道[1]。但含Sn—S键二烃基锡衍生物的合成研究则较少[2],而二烃基一氯化锡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合成研究尚未见报道。为了寻找具有抗癌活...  相似文献   
143.
采用SGTE纯单质数据库中Gibbs能的表达式, 结合JANAF热力学数据, 采用最小二乘法对SGTE纯单质数据库中元素Si的Gibbs能表达式进行了重新评估, 得到了比SGTE数据库更精确的结果; 同时, 将SGTE数据库中CALPHAD方法得到的晶格稳定参数外推至0 K, 与第一原理总能赝势平面波和投影缀加波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发现第一原理总能赝势平面波方法得到的晶格稳定参数结果为 > > >0, 与CALPHAD方法外推结果一致. 同时, 研究发现: 第一原理总能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的diamond-Si的晶格常数和原子体积比实验值大, fcc-, hcp-和bcc-Si的结果比第一原理投影缀加波方法的小, 总能绝对值出现了类似的结果; 四种结构中所有的价态电子密度分布到0至-15 eV区间, 部分s态电子转化为p态电子, 其中diamond-Si的转化数目最多, 结构最稳定, 这与电子态密度的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4.
铋及其化合物具有相对价廉、低毒性、低放射性等特点,已应用于医药、催化、化妆品和电子技术等领域。本文回顾了近10多年来有机铋化学的研究状况,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综述:(1)新型有机铋化合物的合成途径与结构特征;(2)有机铋化合物作为交联偶合、氧化、芳基化和其它反应的试剂;(3)作为催化剂;(4)作为生物医药用于溃疡、肿瘤和放射治疗等。文中着重于从分子水平关联新型有机铋化合物的结构与其化学和生物活性之间关系。此外,还介绍了有机铋化学研究领域的不足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5.
基于双功能单体的磁性双酚A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氧化硅包覆的四氧化三铁为载体,双酚A(BPA)为模板分子,β-环糊精和4-乙烯基吡啶为二元功能单体,采用热聚合方法制备了对双酚A具有特异吸附性能的磁性印迹复合材料(mag-MIP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该印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结合磁固相萃取(M-SPE)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研究了其对双酚A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该印迹复合材料对双酚A具有良好的选择吸附能力.液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该磁性印迹复合材料可用于环境水样中双酚A的快速分离富集,回收率为90.51%~98.21%.  相似文献   
146.
维药是祖国医药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维药现代化,即利用现代技术研究维药的有效成分,是维药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必经之路。本文建立了维药蜀葵花中有效成分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的选择性提取方法,优化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这3种有效成分的分析条件。采用HC-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 μm)和甲醇-0.4%磷酸(50:50, v/v)流动相,在柱温30 ℃和流速1.00 mL/min的条件下实现了3种物质之间以及和干扰物之间的基线分离。维药蜀葵花中芦丁、槲皮素及山柰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5~150 μg/mL (r=0.9998), 12.5~125 μg/mL (r=0.9999)及12.5~125 μg/mL (r=0.9988),加标回收率(n=5)分别为100.3%(RSD=1.1%)、97.60%(RSD=0.47%)、97.75%(RSD=0.71%)。该方法实现了同时测定维药蜀葵花中芦丁、槲皮素及山柰酚,为其他黄酮类物质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为其他维药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7.
单碱基多样性(SNP)是最常见的基因突变形式之一,经研究证明与很多疾病相关。虽然测序是检测SNP的重要方法,但其需要检测仪器,且检测时间较长,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本文综述了SNP的常见非测序分析方法。首先讨论了检测的热力学问题,并归纳了主要的检测策略:基于杂交的检测,基于链取代反应的检测和酶介导的检测。在三维均相检测方法中,主要介绍了不同信号开关策略,如荧光开关、酶识别开关和场效应开关。三维原位检测不仅能检测SNP,还能提供其细胞定位信息,在细胞异质性较高时更具优势。二维界面检测的识别反应速率和杂交效率受到一定影响,但界面检测能进一步减小干扰,亦便于实现高通量检测。以DNA正四面体探针界面为代表的改良界面具有优良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同时本文亦讨论了现有方法的局限性,并对SNP非测序检测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8.
通过开放性设计实验完成氨基脱保护实验的教学。指导学生以回收的乙酰苯胺为原料,自主设计乙酰苯胺在酸、碱条件下水解正交实验方案并分组独立操作,制备并提纯苯胺,比较不同条件下的苯胺收率,筛选出乙酰苯胺最佳的水解条件。对所选实验班级近3年的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并通过验证实验考察了结果的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49.
尹双凤  徐柏庆 《催化学报》2002,23(6):507-512
采用BET,XRD,TG-DTA,FT-IR,XPS和NH3-TP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活化焙烧温度(500-800℃)对B2O3/ZrO2催化剂织构/结构、表面性质和环己酮肟气相重排反应的影响。催化剂活化焙烧温度升高促进了ZrO2向单斜晶相转化,同时活性组分氧化硼由以BO4为主要结构单元的物种转变为以BO3为基本结构单元的B2O3,导致催化剂比表面积,孔体积以及表面酸量减小,ZrO2与B2O3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700℃活化焙烧的催化剂表面拥有最大比例的中强酸中心,而且Beckmann反应的活性稳定性最高。这些结果表明,活化焙烧温度为B2O3/ZrO2催化剂上气相重排反应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催化剂中B原子的配位状态和表面酸性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0.
The bismuth complex with dithiopiperdylcarbamate [Bi(S2CNC5H10)2(NO3)]·[1,10-Phen]·0.5H2O was synthesized. The crystal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were determined by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iclinic with space group C2/c, a=3.140(2) nm, b=1.176 4(9) nm, c=2.021 6(15) nm, β=103.081(12)°, V=5.713(7) nm3, Z=8, F(000)=3064, Dc=1.815 g·cm-3, μ=6.502mm-1. The final R1=0.0332, wR2=0.040 3. In the complex, the bismuth atom is eight-coordinated in a capped distorted pentagonal bipyramidal geometry. CCDC: 2226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