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1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111篇
化学   176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29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80篇
物理学   318篇
综合类   91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5篇
  1961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过氧化苯甲酰对多壁碳纳米管衍生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利用化学修饰制备可溶性的碳纳米管进行了很多研究,使得碳纳米管(CNTs)的衍生化成为一个热点。本文通过在苯溶剂中加热回流的方法实现了碳纳米管和过氧化苯甲酰氧自由基的加成反应。一方面通过红外光谱证明了过氧化苯甲酰氧自由基和多壁碳纳米管之间的类烯加成反应,另一方面通过热重分析研究了反应产物与反应时间和反应物比例之间关系,说明了过氧化苯甲酰对碳纳米管衍生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以轻烧白云石粉、氯化铵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未使用晶型控制剂的情况下,通过蒸氨-沉钙过程制备出了似立方体状碳酸钙。研究了反应温度、溶液中钙离子浓度、通气速率、搅拌速度以及陈化时间对碳酸钙中方解石相含量以及晶体形貌的影响,并探索了沉钙反应的晶型控制机理。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40 ℃、钙离子浓度0.05 mol/L、通碳速率100 mL/min、搅拌速度400 r/min和陈化时间2 h的条件下,制备出形貌规整、粒径分布均匀的似立方体状碳酸钙,平均粒径为5~10 μm。该研究为提升白云石的使用价值、生产高附加价值的碳酸钙产品,以及提高白云石资源的利用率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3.
颗粒毛细效应是指将一根细管插入填充有颗粒物质的容器中并对管施加竖直振动时颗粒在管内上升并最终达到一个稳定的高度的现象, 该现象为颗粒物料的逆重力输运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技术途径. 为探究颗粒毛细效应的影响因素, 采用离散元方法, 模拟再现了颗粒毛细效应过程,展示了不同管径下颗粒竖直方向速度演变特性, 考察了不同容器宽度和振动条件下颗粒最终毛细上升高度随管径的演变规律. 结果表明, 在容器宽度与粒径比为40、管振幅与粒径比为14.33、管振动频率为12 Hz情况下, 管径与粒径比$D/d = 3.33$时, 管内颗粒堵塞严重, 使得颗粒上升缓慢,并造成颗粒柱中断; $D/d = 8.33$时, 起初毛细上升高度增加迅速, 随后毛细上升高度的增大逐渐减缓, 管内颗粒在管径方向几乎不存在速度梯度; $D/d =15$时, 随着颗粒毛细上升高度的增大, 管内颗粒柱分离为速度截然不同的两层, 上层颗粒在管径方向几乎不存在速度梯度, 而下层颗粒存在明显的速度梯度.研究还发现, 在毛细效应能够发生的管径范围内, 存在一个对应于颗粒最终毛细上升高度最大值的临界管径, 当管径小于临界管径时, 颗粒最终毛细上升高度随管径的增大而增大, 当管径大于临界管径时, 颗粒最终毛细上升高度随管径的增大而趋于减小; 增大容器宽度,临界管径有所增大; 增大振幅、适当提高频率能够有效促进临界管径的增大.   相似文献   
64.
利用外加声场促进悬浮在气相中的细颗粒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引起颗粒的碰撞和凝并,使得颗粒平均粒径增大、数目浓度降低,是控制细颗粒排放的重要技术途径.为探究驻波声场中单分散细颗粒的相互作用,建立包含曳力、重力、声尾流效应的颗粒相互作用模型,采用四阶经典龙格-库塔算法和二阶隐式亚当斯插值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将数值模拟得到的颗粒声波夹带速度和相互作用过程与相应的解析解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进而研究颗粒初始条件和直径对相互作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时刻颗粒中心连线越接近声波波动方向、颗粒位置越接近波腹点,颗粒间的声尾流效应就越强,颗粒发生碰撞所需要的时间就越短.研究还发现,颗粒直径对颗粒相互作用的影响取决于初始时刻颗粒中心连线偏离声波波动方向的程度.当偏离较小时,颗粒直径越大,颗粒发生碰撞所需要的时间越短;当偏离很大时,直径较小的颗粒能够发生碰撞,而直径较大的颗粒则无法发生碰撞.  相似文献   
65.
常规单杆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QMS)测定钽酸锂中Au、Na、K、Ca时,质谱干扰严重,其中,Au的定量分析完全无法进行.本研究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ICP-MS/MS)测定钽酸锂中Au、Na、K、Ca含量的方法,对反应原理进行了研究,对测定参数进行了优化.选择133 Cs为内标校正基体效应.在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66.
67.
N3染料对F-的高选择性光学传感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滴定方法研究了N3染料, cis-Ru(H2dcbpy)2(NCS)2 (H2dcbpy=4,4’-二羧酸-2,2’-联吡啶), 在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中对F-、Cl-和Br-的识别行为. 结果表明, F-能引起N3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明显变化, 能作为高选择性的荧光和比率色度F-传感器. N3与F-相互作用产生一个大的荧光增强因子40, 在已报道的基于Ru(II)配合物的F-传感器中较为罕见.  相似文献   
68.
水热条件下,合成了1个铜(Ⅱ)配位聚合物[Cu(L)(4,4’-bpy)(HCOO)(H2O)]n(HL=苯并三氮唑-1-氧基乙酸,4,4’-bpy=4,4’-联吡啶),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82026(16)nm,b=1.1283(2)nm,c=1.1597(2)nm,α=76.50(3)°,β=70.88(3)°,γ=76.97(3)°,V=0.9730(3)nm3,Z=2。铜(Ⅱ)分别与来自2个4,4’-bipy的2个氮原子、1个苯并三氮唑-1-氧基乙酸的1个氧原子、1个甲酸根中1个氧原子和1个水分子中的1个氧原子配位,形成变形的四方锥的配位构型。由于4,4’-bipy的桥联作用,配合物在空间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该一维链又通过分子间O-H…N和分子内O-H…O氢键作用形成了二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69.
陈水生  乔瑞  杨松  凡素华 《结构化学》2013,(9):1415-1421
Two new complexes,[Zn(L1)2(SCN)2]·H2O(1,L1 = 3,5-dimethyl-4-p-tolyl-4H1,2,4-triazole and [Cd3(L2)6(SCN)6](2,L2 = 3,5-dimethyl-4-phenyl-4H-1,2,4-triazole),have been hydrothermally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IR spectroscopy,elemental analysis and PXRD.Complex 1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space group P21 /n with a = 11.246(13),b = 9.640(11),c = 26.13(3),β = 100.97(3),V = 1108.5(3) 3,Z = 4,C24 H28 N8 OS2 Zn,Mr = 572.02,Dc = 1.366 g/cm3,μ = 1.065 mm-1,S = 0.992,F(000) = 1184,the final R = 0.0602 and wR = 0.1700 for 2925 observed reflections(I 2σ(I)).Complex 2 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space group P1 with a = 11.6669(3),b = 12.0957(2),c = 14.3674(3),α = 105.380(3),β = 91.020(2),γ = 92.4100(10)o,V = 1952.30(7)3,Z = 1,C66H66N24S6Cd3,Mr = 1725.08,Dc = 1.467 g/cm3,μ = 1.025 mm-1,S = 1.037,F(000) = 870,the final R = 0.0336 and wR = 0.0946 for 7819 observed reflections(I 2σ(I)).In the title complexes,complex 1 is a mononuclear molecule where the centre Zn(II) coordinates to two 3,4,5-substituted 1,2,4-triazole ligands(L1) and two terminal SCN-anions in a tetrahedral environment while six-coordinated centre Cd(II) atoms with octahedral geometry in complex 2 are bridged by virtue of substituted 1,2,4-triazole(L2) in N1,N2-bridging mode and μ2-N,N-SCN-anions into a trinuclear molecule.  相似文献   
70.
多媒体教育技术结合视频录像、微格教学和应用软件等新型教学手段应用于本科实验课教学,不仅能形象地展现抽象的理论概念,揭示复杂的实验原理,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创新意识和提高实验效率。这一理念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