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4篇
化学   81篇
力学   21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59篇
综合类   138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1.
杨新林 《高分子科学》2012,30(3):359-369
Tri-layer CdS/SiO2/polymer hybrid nanospheres were synthesized by distillation precipitation polymerization of either ethyleneglycol dimethacrylate(EGDMA) or EGDMA together with comonomers having different functional groups, such as methacrylic acid,4-vinylpyridine and 2-hydroxyethylmethacrylate,in the presence of 3-(methacryloxy)propyl trimefhoxysilane(MPS)-modified CdS/SiO2 nanoparticles as seeds in acetonitrile with 2,2’-azobisisobutyronitrile(AIBN) as initiator.In this approach,MPS-modified inorganic seeds were prepared by the modification of CdS/SiO2 nanoparticles via the self-condensation reaction between the hydroxyl groups of sinaols,in which the CdS/SiO-2 nanoparticles were afforded by a reverse microemulsion technique for the synthesis of CdS core nanoparticles with the subsequent coating of silica layer. The polymer shell-layers encapsulated over the MPS-modified CdS/SiO2 inorganic seeds via the efficient capture of the monomers and oligomers from the solution with the aid of the vinyl groups incorporated by the MPS modification,in which the polymer shell-thickness and functional groups including carboxyl,pyridyl and hydroxyl,were facilely controlled by the feed of EGDMA as well as the types of comonomers used for the polymerization.These nanosphe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and zeta potential.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5种新型镧系四元混合阴离子配合物,用X射线四圆衍射仪测定了[Pr(CH3COO)2(NO3)(bipy)]2的晶体结构,四个醋酸根呈两种配位方式,测定了铕和钆配合物的荧光和ESR谱.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制了用于高温云纹干涉法的测试系统.所研制的系统包括四光束云纹干涉仪、带观察窗口的高温云纹炉及控温系统、机械加载系统(加载架、测力传感器、冷却装置等)、CCD和计算机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适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高温光栅制作技术也将给予介绍.该系统实现了1000℃高温氧化条件下的U、V场的实时测量.  相似文献   
14.
温秀梅  卿新林  戴福隆  刘杰 《实验力学》2002,17(Z1):140-143
本文根据偏振相移原理,将其成功地应用于云纹干涉系统中,给出具体实施方案,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一组相移条纹图,给出相移结果和条纹倍增结果.  相似文献   
15.
陈学  孙创  夏新林 《光子学报》2014,41(3):353-357
内壁蜂窝结构是决定遮光罩杂散光抑制性能的主要因素,掌握其各向异性辐射传输特性对遮光罩的杂散光分析和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蜂窝结构单元,建立辐射传输模型,导出了表面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离散表达式;通过蒙特卡罗法模拟蜂窝结构单元的辐射传输过程,分析了几何参量和涂层反射率对等效面反射特性的影响;根据模拟所得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数据库,建立了用于遮光罩杂散光分析的蜂窝结构等效面的反射特性概率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蜂窝结构对杂散光呈现很强的后向散射特征,等效面的反射特性概率模型与直接模拟结果符合很好,可用于遮光罩杂散光分析和设计.  相似文献   
16.
遥感可见光波段的水体透视深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见光对水体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有必要对其穿透深度作定量的分析评价。本文在分析前人提出的阳光穿透深度Z_(90)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水体组成状况、大气条件和传感器接收特性等因素,提出了遥感透视深度Z_R的概念,并推导出Z_R与Z_(90)的关系式。用Landsat MSS磁带数码计算以及用Monte-Carlo法模拟低增益Landsat 3号MSS4、MSS5波段在水体含有不同悬浮泥沙和叶绿素浓度下Z_R的数值大小。结果表明,在许多情况下Z_R与Z_(90)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利用人工合成的部分反义核酸ⅧC(以pⅧC表示)用以构建含有部分反义凝血因子基因片段的真核表达质粒pXJ41-neo/pⅧC,再用磷酸钙介导转染血管内皮细胞,筛选出阳性克隆血管内皮细胞,扩大培养转基因细胞,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凝集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转基因细胞ⅧC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所构件人工合成的部分反义核酸pⅧC真核表达载体能有效抑制人的凝血因子ⅧC的表达,因此建立了有效表达反义核酸pⅧC的血管内皮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我国政府网站的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只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从我国各级政府网站建设的现状出发,以体现为民服务为出发点,对政府网站在域名使用、定位功能、版面内容、互动性、维护更新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了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架空线路杂散电流在埋地金属管道上产生电磁干扰,会加速其腐蚀及正常运行。针对正常运行情况下500 kV输电线路与埋地油气金属管道交叉跨越运行工况,通过仿真计算对比分析了管道交叉跨越长度、交叉夹角、土壤电阻率、土壤结构、导线平均高度、导线负荷电流、管道防腐涂层及接地装置等因素对埋地金属管道电磁干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沿埋地金属管道的感应电压、涂层电压及电流密度呈"W"型变化规律;线路-管道交叉跨越长度及其夹角θ、导线负荷电流及管道涂层电阻率影响埋地金属管道电磁干扰,土壤电阻率、土壤结构、导线平均高度及接地装置基本不影响埋地金属管道电磁干扰。本研究结论为输电线路-油气管道交叉跨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砼裂纹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砼工程中出现裂纹是典型的质量通病,砼裂纹不仅减少砼结构的使用寿命,而且给人们一种观外上的危险感,实践证明,只要严格按施工规范施工,抓好每一道工序质量,完全可以避免砼裂纹的产生,论述了砼裂纹产生的原因和机理,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