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5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202篇
化学   267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27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71篇
物理学   345篇
综合类   105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结合一新型多通池搭建了一套模拟呼吸气体中CO_2同位素丰度的测量装置.气体的压强、温度和流速被很好地控制且均能保持长期的稳定性;采用三次多项式拟合光谱基线,对光谱进行归一化,很好地消除了功率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利用移窗-回归技术消除频率漂移对同位素丰度测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移窗-回归法的引入不仅延长了系统的稳定时间,还提高了系统的测量精度;小波去噪的应用获得了比多光谱平均法高2倍的信噪比;系统的稳定时间为100 s;Kalman滤波后系统测量精度为0.067‰.  相似文献   
42.
基于铁矿粉高温特性互补的烧结优化配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测定巴西、澳洲及中国的10种铁矿粉的高温特性,将其与实际生产统计所得的高温特性适宜区间比较可知:巴西矿的同化性偏低,澳洲矿偏高,中国精粉则相对接近适宜区间;有两种巴西矿、一种澳洲矿以及一种中国精粉的液相流动性适宜,一种巴西矿、一种澳洲矿以及两种中国精粉则偏低,一种澳洲矿和一种中国精粉的液相流动性稍高;澳洲矿的黏结相自身强度偏低,巴西矿和中国精粉则较为适宜,且中国精粉相对更高.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铁矿粉高温特性互补而使混合矿高温特性指标适宜的烧结配矿新思路,并设计优化配矿方案,烧结杯实验结果显示均获得优良的烧结指标,证实了基于铁矿粉高温特性进行配矿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3.
锂电池电解质溶液对锂电池的循环效率、工作电压、操作温度和使用寿命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是锂电池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 Li Cl O4/环丁砜 (SL)体系虽具有较高的粘度 ,但研究表明 [1 ] ,该体系具有非常高的循环效率和热稳定性 ,因此作为锂电池电解质溶液仍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为了了解 Li Cl O4/SL溶液中离子 -离子、离子 -分子相互作用的信息 ,本文运用红外和拉曼光谱在广泛的浓度范围内研究了该溶液中离子溶剂化和离子缔合现象 ,计算了锂离子的溶剂化数。实验所用 Li Cl O4和 SL均按标准方法提纯 ,拉曼和红外光谱分别在法国 Jobin-…  相似文献   
44.
The China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Rapid Cycling Synchrotron (CSNS/RCS) accelerates a high-intensity proton beam from 80 MeV to 1.6 GeV. Since the beam current and beam power is high, the beam loading is a severe problem for the stability of the circulating beam in the RCS. To study the beam loading effect in the CSNS/RCS theoretically, the RLC circuit model of the rf cavity, the method of Fast Fourier Transform and the method of Laplace transform have been employed to obtain the impedance of the rf system, the beam spectrum and the beam-induced voltage,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se physical models, the beam dynamics equations have been revised and a beam loading model has been constructed in the simulation code ORIENT. By using the code, the beam loading effect on the rf system of the CSNS/RCS has been investigated. Some simulation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and conclusions have been drawn.  相似文献   
45.
Both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coupling impedance for some critical components need to be measured for accelerator design. The twin wires method is widely used to measure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impedance on the bench. A mode error is induced when the twin wires method is used with a two-port network analyzer. Here, the mode error is analyzed theoretically and an example analysis is given. Moreover, the mode error in the measurement is a few percent when a hybrid with no less than 25 dB isolation and a splitter with no less than 20 dB magnitude error are used.  相似文献   
46.
功能化离子液体微乳液的相平衡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近几年来,基于离子液体的微乳液研究成了一个新的研究热点[1].离子液体的"可设计性"使得离子液体微乳液的某些性质也可以进行调节,同时,它形成的纳米聚集体微环境能够增溶某些极性或非极性的化合物[2],所以,离子液体微乳液体系兼备了离子液体和微乳液的优点,在纳米材料制备、分离科学、催化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3].  相似文献   
4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品德结构研究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9-1989年,我国社会由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转型,德育界由追求崇高理想转向寻找普世价值,品德结构研究从点线相连的知情意行因素说转向三维空间的结构说;第二个阶段:1989-1999年,我国社会由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向市场经济转型,学校德育的价值追求由集体主义转向合理利己主义,形形色色的立体结构理论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第三个阶段:1999-2009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社会文化多元价值观并存,学界批判知性德育而转向生活德育,提出德育生活化的主张,品德结构问题的研究重心下移,转向寻找操作机制的形下阶段;第四个阶段:2009年以后,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学界反思、质疑生活德育论,提出实践理性的观点,品德结构的研究出现向人格本体形上复归的态势,表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48.
在本文中,研究了Cucker-Samle模型的编队问题。基于图论和李雅普诺夫函数,通过引入一类耦合作用力保证了多智能体之间在形成集群的过程中避免碰撞。在一维的情况下,证明了最终集群形成免碰撞编队。最后,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9.
中国岩黄耆属(Hedysarum L.)植物区系生态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种的现代分布、替代关系、地质历史、古气候和化石资料,探讨了中国岩黄耆属植物区系的发生、演变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岩黄耆属可能是由古地中海旱生植物区系中一类中生的原始灌木类群,在晚始新世到早渐新世或比这个时期稍晚一些,经过第三纪以来的环境分异变化,逐渐形成适应高寒山地生长的扁荚组种类和适应干旱环境生长的多茎组、短茎组种类,短茎组种类是多茎组对干旱强化进一步适应的结果,与此同时,原始的灌木类群自身也在继续演化,形成适应荒漠半荒漠生长的种类.这种演化过程揭示出生存环境中水热条件的剧烈变化是植物演化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50.
彭凡  谢双双  戴宏亮 《力学学报》2019,51(2):494-502
研究蠕变加载条件下线黏弹性材料接触界面端附近的奇异应力场问题.考虑接触界面的摩擦,假设界面端的滑移方向不改变,相对滑移量微小,且其与位移同量级,由此线性化局部边界条件,根据对应原理得到Laplace变换域中的界面端应力场,导出时域中奇异应力场的卷积积分表达式.对卷积积分核函数进行数值反演,考虑接触材料的两类组合,一是持久模量具有量级上的差异,另一是持久模量接近相同.算例结果证实核函数可以用准弹性法求得的解析式较准确地近似.在此基础上,利用积分中值定理,并引入各应力分量的修正系数,得到黏弹性奇异应力场的简化式.结合核函数的数值反演结果分析修正系数表达式的取值范围,得到如下结论,若两相接触材料的持久模量相差很大,可以采用准弹性解的解析式较准确地描述界面端的奇异应力场;一般情况下,应力场不存在统一的奇异值和应力强度系数,当采用类似于准弹性解的表达式近似给出黏弹性应力场时,可以估计此近似描述的误差限.文中最后采用有限元分析黏弹性板端部嵌入部位的应力场,算例包括了黏弹性板与弹性金属支承、黏弹性板与黏弹性垫层所形成的滑移接触界面端,利用黏弹性有限元的数值结果验证理论分析所得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