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6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364篇
化学   488篇
晶体学   24篇
力学   69篇
综合类   29篇
数学   144篇
物理学   519篇
综合类   166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6篇
  1963年   7篇
  1956年   7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钌卟啉/MCM-41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性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MCM41 介孔分子筛进行了改性. 改性产物( 记为MCM41(m))具有较强的装载钌卟啉[Ru( Ⅱ)L(CO)(EtOH)] (L= mesotetrakis(4clorophenyl)porphyrin) 的能力. 制备了裹载0-1% ~8-3 % 钌卟啉的产物( 记为Ru/ MCM41(m)) . 应用X 射线衍射、差热热失重分析和紫外可见光谱等方法对裹载产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钌卟啉在MCM41(m) 孔道中是以单分子态存在,而不是以晶态存在. 装载后钌卟啉仍保持其基本结构,并且热稳定性增加. 轴向配体取代反应使钌卟啉固定在MCM41(m) 孔道表面上. 低钌含量的Ru/MCM41(m) 具有高催化活性,这是有效的位置分离和扩散孔道通畅的结果. 以0-1 % Ru/MCM41(m) 和自由的钌卟啉为催化剂进行的6 种烯烃的氧化反应结果表明,前者的催化转换数是后者的20 ~40倍.Ru/ MCM41(m) 催化剂具有特殊的形状选择性,较长的寿命, 并且容易过滤回收.  相似文献   
122.
CuO/活性炭和Fe2O3/活性炭催化还原NO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志明  赵震 《应用化学》1996,13(4):77-79
CuO/活性炭和Fe_2O_3/活性炭催化还原NO高志明,赵震,杨向光,吴越(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关键词活性炭,还原,NO,氧化铜,氧化铁目前,对固定源的NO处理是采用V2O5/TiO2作催化剂,NH3作还原剂的选择催化还原方...  相似文献   
123.
活性炭酸处理对CuO/C催化剂上NO还原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志明  王新平 《分子催化》1996,10(2):109-114
4种国产活性炭被用于NO还原反应,其中,山楂核炭和山桃核炭具有较高的NO还原转化率。实验发现,表面含氧基团-COO-对活性炭自身的还原性和对NO的还原活性有很重要的影响。对表面富-COO-基团的活性炭,稀盐酸处理使表面-COO-显著分解。  相似文献   
124.
毛白杨的叶肉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是我国华北地区特有的一种林木,从毛白杨无菌苗分离得到的叶肉原生质体在改良的KM8p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浅层培养,7天后开始第一次细胞分裂,1O天时分裂频率可达20%左右,随后形成大量的细胞团和愈伤组织,通过调整培养基中的激素浓度,愈伤组织呈黄绿色并逐渐变得紧密,当这种愈伤组织转到附加玉米素和吲嗓乙酸或者萘乙酸的MS培养基上时,培养4—5周后开始有芽的分化,待芽伸长后从基部切下转到无激素的1/2MS培养基上,即长根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25.
采用柱净化与分散液液微萃取相结合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在去除油田水域中直链烷烃等干扰物的同时,对多环芳烃类污染物(PAHs)进行纯化富集,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析。分别考察了柱填料的种类、柱填料与上液量的质量比、柱流速、萃取剂种类及体积、分散剂种类及体积等对萃取效率的影响,最终选择12 g H103大孔树脂为柱填料,以柱填料/样品质量比为12:5上样,在4倍体积/小时(BV/h)柱流速下过柱吸附干扰物,洗脱液加入1.00 mL丙酮(分散剂)和15μL四氯化碳(萃取剂)后进行分散液液微萃取2 min。在最优条件下,PAHs的富集倍数为730~1579,检出限(S/N=3)为1.1~5.3 ng/L,线性范围为0.01~50μg/L,相对标准偏差(n=5)为0.6%~3.4%,回收率为82.6%~104.6%。本方法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基质中干扰物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方法的准确性,操作简单方便,尤其适用于受污染油田水体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126.
以具有不同层数的两亲配合物二[2-(N-十六烷基氨基甲酰基)-8-羟基喹啉]合镧[La(HQ)2Cl]的LB膜为发光层,PBD为电子传输层,制备了双层结构的电致发光(EL)器件:ITO/LB膜/PBD/Al.器件产生黄绿色注入式发光.LB膜的层数和沉积压对器件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在16V激发电压下,5,11和21层LB膜双层EL器件的电流密度分别为48,29和16.4mA/cm2,启亮电压阀值为7.5,8.5和9.5V.器件的亮度随电流密度和驱动电压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偏压下,21层LB膜EL器件的亮度大于5和11层LB膜的器件.在25mN/m沉积的LB膜制备的EL器件具有较高的亮度(1219cd/m2)和击穿电压.  相似文献   
127.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生物样品中的敌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士云  潘冠民  孟广范  张大明 《色谱》2001,19(3):245-247
 研究用阴离子交换、氰基及硅胶柱固相萃取技术分离提取血、尿、肝及肾中的敌鼠。以香豆素作内标 ,用高效液相色谱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方法进行分离鉴定。色谱条件 :分析柱为HypersilBDSC18(5 μm ,15 0mm× 4 6mmi.d .) ,保护柱为PhenomenexODS(4mm× 3 0mmi.d .) ;流动相 :A为 0 5 %离子对A水溶液 ,B为 0 5 %离子对A甲醇溶液 ,以梯度淋洗程序分离 ;检测波长为 2 86nm。当敌鼠的质量浓度在 1mg/L~ 10 0mg/L范围时 ,其浓度同其峰面积与内标物的峰面积之比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0 9999) ,最小检出限量为 5ng(按S/N =3计 )。  相似文献   
128.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尿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碱性条件下,铁氰化钾氧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尿酸对该体系的化学发光有显著的增强作用(亚铁氰化钾存在时)。基于此,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尿酸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10-8~5.0×10-6 g/mL;检测限(3σ)为6.7×10-9 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1%(尿酸1.0×10-7 g/mL,n=11)。用于血清及尿样中尿酸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9.
研究了入射光波长与S0→S2跃迁共振的情形下,卟啉镍配合物(NiP)的振动拉曼光谱。用时间域方法计算了NiP的共振拉曼强度和吸收光谱。结果表明,相对于基态,S2态NiP的分子构型沿着ν8和ν2简正坐标有较大的位移。这些简正坐标主要涉及卟啉环的CαCm键和CβCβ键伸缩运动,以及CαCmCα变角运动。与基态相比, S2态的CβCβ、 CαCm和CαN键分别增大0.27、 0.14、 0.07 pm,而CαCβ键则减小0.20 pm,与前人的赝势分子轨道计算(SPMO)结果相近。还从RR强度角度讨论了S2态的Jahn-Teller畸变。  相似文献   
130.
不同种类羧酸钠对草酸钙结晶过程中晶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水溶液中不同种类羧酸钠对尿结石主要成份草酸钙结晶的影响,这些羧酸钠分别为含有一、二、三和四个羧基的羟基乙酸钠(NaGly)、酒石酸钠(Na2Tart)、柠檬酸钠(Na3Cit)和EDTA二钠盐(Na2EDTA).结果表明,随着羧酸钠浓度的增加,草酸钙的晶相均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从最稳定的一水草酸钙(COM),到不稳定的二水草酸钙(COD),最后转化为次稳定的三水草酸钙(COT).不同结构羧酸钠抑制COM生长、促进COD生成的顺序为:Na3Cit >Na2Tart >Na2EDTA >NaGly.该结果将为临床上选择防结石药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