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4篇 |
免费 | 63篇 |
国内免费 | 127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97篇 |
晶体学 | 3篇 |
力学 | 32篇 |
综合类 | 4篇 |
数学 | 15篇 |
物理学 | 127篇 |
综合类 | 47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41篇 |
2016年 | 49篇 |
2015年 | 45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36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41篇 |
2009年 | 37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24篇 |
2005年 | 33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47篇 |
2000年 | 48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5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3篇 |
1978年 | 3篇 |
1976年 | 2篇 |
1973年 | 3篇 |
1965年 | 3篇 |
1964年 | 2篇 |
1963年 | 3篇 |
1960年 | 4篇 |
1959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片状煤焦颗粒CO气化过程中形态及结构演变特性研究 《燃料化学学报》2018,46(7):787-795
采用高温热台显微镜观测了片状煤焦颗粒CO2气化过程中的形态演变,并通过拉曼光谱分析了气化半焦的碳微晶结构,同时研究了气化温度(1000-1200℃)和煤焦初始当量直径(1.00-1.60 mm)对其CO2气化过程中的形态及结构演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反应前期相比,反应后期的颗粒收缩(面积、体积、当量直径)更加剧烈。在所研究的气化温度范围内,随着气化温度的升高,煤焦颗粒的面积收缩率和体积收缩率逐渐减小。煤焦初始粒径显著影响颗粒收缩,1100℃气化温度下,颗粒的收缩趋势在初始粒径1.30 mm处出现转折。煤焦气化过程中碳消耗主导着表观密度的变化,在所研究的温度和粒径范围内,当碳转化率达到80%时,表观密度比线性减小到0.4以下。在相同气化温度下,随着碳转化率的增加,煤焦的石墨化程度先减小后增加,无定形碳含量先增加再减小。 相似文献
42.
43.
低温甲醇液相合成催化剂及工艺的研究 《化学进展》2001,13(1):77
低温甲醇液相合成催化剂及工艺的研究(储伟 吴玉塘 罗仕忠 包信和 林励吾) 沸石类分子筛合成研究新进展(袁忠勇 周午纵 李赫FDA6) 新一代高活性烯烃均相聚合催化剂——多氮螯合配位后区过渡金属络合物 (王梅 钱明星 虞晓敏 何仁) 超临界流体技术研究进展(肖建平 范崇政) 水分子簇的研究进展(王林双 王榕树) 钴基催化剂在Fischer\|Tropsch合成烃中的研究进展(银董红 钟炳 彭少逸) 光声位相理论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伍荣护 苏庆德) 茂金属/硼化合物烯烃聚合催化体系研究进展(张普玉 王立 封麟先) 内分泌干扰剂的研究进展(任晋 蒋可) 21世纪的分析化学——回顾与前瞻(黄本立) 结构敏感材料的基础研究(郭国聪 姚元根 吴克琛 吴棱 黄锦顺) 相似文献
44.
45.
NiO/SiO2气凝胶催化剂性能研究
Ⅱ. 顺酐合成丁二酸酐和γ-丁内酯的工艺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溶胶-凝胶法制备的NiO-SiO2催化剂上温度,压力,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顺酐液相选择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镍含量为30%的NiO/SiO2气凝胶催化剂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顺酐液相加氢可高选择性地获得丁二酸酐和γ-丁内酯.当反应温度453K,氢压5.0MPa,反应时间8h,顺酐转化率100%,γ-丁内酯的选择性78.57%;生成丁二酸酐的条件因有或无溶剂而异,有溶剂存在时,反应温度398K,氢压2.0MPa;无溶剂在423K,氢压1.0MPa,顺酐转化率和丁二酸酐的选择性达99.5%以上. 相似文献
46.
不同等级煤与油共炼的转化率差异及残渣分析 《燃料化学学报》2017,45(4):436-441
选取安徽褐煤、辽宁褐煤和贵州烟煤三种煤为原料,以油溶性环烷酸钼为催化剂,分别与马瑞常渣(MRAR)、克炼常渣(KAR)以及催化裂化油浆(FCCS)在高压釜内模拟悬浮床加氢共炼反应。结果表明,不同的油体系下,两种褐煤都能达到83%以上的转化率,而对于贵州烟煤,转化率最高的FCCS体系与最低的KAR体系分别为67.75%和50.31%,相差很大。采用FT-IR和SEM分析反应后固体残渣,计算了固体残渣中脂肪族和芳香族中各个基团的相对含量,并对比了不同体系反应后固体残渣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KAR体系的固体残渣脂肪链较长,支链化程度高,取代度较低。转化率较高的褐煤反应后固体残渣结构松散,分散度高;转化率较低的烟煤固体残渣随着转化率降低,残渣颗粒逐渐变大,表面更加光滑,板结程度加深。 相似文献
47.
CeO2及Pt/CeO2催化剂上H2、O2的作用特性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采用TPD、TPR、FT-IR和TPEC等方法研究了CeO_2及Pt/CeO_2上H_2、O_2作用特性。结果表明, Pt促进CeO_2还原, 并形成高活动性氢物种。Pt的存在使吸H_2和放氢温度下阵达300 ℃。部分还原的CeO_2常温下吸附氧形成分子离子氧物种(O_2~-, O_2~(2-)), Pt的存在改变氧化铈催化剂在常温下氧吸附物种的形态, 以解离态存在。氧化铈上吸附的氧物种在升温时可部分脱附, 高于170 ℃时则转化为晶格氧。 相似文献
48.
并列双圆柱流致振动的不对称振动和对称性迟滞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雷诺数Re = 100 间距比s/D = 2.5 和5.0 的并列双圆柱流致振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其中圆柱质量比m = 2.0, 折合流速Ur 在2.0~10.0 之间, 两圆柱仅能做横流向振动. 研究发现, 当间距比s/D = 2.5 时, 在折合流速4.4 < Ur< 4.8区间内, 两圆柱流致振动响应出现不对称振动现象, 在折合流速4.4 < Ur< 4.8 区间内, 两圆柱流致振动响应出现对称性迟滞现象; 而当间距比s/D = 2.5时, 圆柱流致振动响应与单圆柱涡激振动响应相似, 没有出现不对称振动和对称性迟滞现象. 在不对称振动区间内, 两圆柱的升、阻力参数也出现了不相等的情况. 此外, 当两圆柱不对称振动时, 圆柱间隙流稳定地偏斜向其中的一个圆柱; 相应地, 尾涡也出现了宽窄不等的模式. 窄尾流圆柱的振幅和升、阻力均较宽尾流圆柱的大. 通过对比不对称振动现象发生前后的尾涡模式, 对新现象的产生机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9.
2019年是黄昆先生百岁诞辰,也是他逝世15周年。在纪念黄先生的时候,我们不由得想起黄先生的夫人李爱扶(Avril Rhys),今年是李先生的93岁诞辰和逝世6周年。李爱扶先生是英国人,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生,黄先生就是在1945—1948年间,在布里斯托大学物理系师从N.F.Mott教授取得博士学位的。黄先生1948—1951年在英国利物浦大学理论物理系做博士后,李先生当时也在那里做 H.Frohlich教授的办公室助理。她在那里协助黄先生完成了“F中心的光吸收与无辐射跃迁”的科学论文。 相似文献
50.
黄昆先生离开我们4年多了,今年9月2日是他九十诞辰的日子.回忆黄先生对我们的言传身教,环视我们身在其中的我国科学和教育界繁花似锦的景象和许多令人欲言还休的隐忧,深深地感到黄先生的离开对我国科学和教育界是多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