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化学   33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11篇
综合类   17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荧光量子点免疫标记法检测炭疽芽孢杆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荧光量子点标记-免疫分析技术联用检测炭疽芽孢杆菌的方法.通过抗原抗体反应,结合生物素与亲和素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将QDs特异性标记在炭疽芽孢杆菌上,并利用荧光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了验证.采用实验室自制的便携式荧光检测系统对标记QDs的炭疽芽孢杆菌样品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在炭疽芽孢杆菌浓度在100~1×1...  相似文献   
232.
Lu-Lu Pei 《中国物理 B》2022,31(6):66201-066201
Current-carrying sliding is widely applied in aerospace equipment, but it is limited by the poor lubricity of the present materials and the unclear tribological mechanism.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e potential of MoS2-based materials with excellent lubricity as space sliding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s by doping Ti to improve its conductivity. The 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MoS2-Ti films under current-carrying sliding in vacuum was studied by establishing a simulation evaluating device. Moreover, the noncurrent-carrying sliding and static current-carrying experiments in vacuum were carried out for comparison to understand the tribological mechanism. In addition to mechanical wear, the current-induced arc erosion and thermal effect take important roles in accelerating the wear. Arc erosion is caused by the accumulation of electric charge,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conductivity of the film. While the current-thermal effect softens the film, causing strong adhesive wear, and good conductivity and the large contact area are beneficial for minimizing the thermal effect. So the moderate hardness and good conductivity of MoS2-Ti film contribute to its excellent current-carrying tribological behavior in vacuum, showing a significant advantag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ones.  相似文献   
233.
针对MoS2在潮湿环境易氧化和润滑失效的问题,从增强离子键强度的角度探索改善其抗氧化以及润滑湿度适应性. 选择了离子键更强的NbSe2进行对比,采用磁控溅射法分别制备了NbSe2和MoS2薄膜,研究了两种薄膜在不同湿度下的摩擦学性能,对比其在摩擦稳定阶段的结构和化学组成,探讨了NbSe2在大气高湿度环境下的优势与作用机理. 结果表明:NbSe2薄膜在大气环境下的摩擦表现出更佳的湿度适应性,在20% RH、35% RH和55% RH下摩擦系数稳定在0.08左右,直到75% RH下摩擦系数才开始增大,而MoS2薄膜在35% RH下面临润滑性能快速失效的问题,进一步结合XPS和XRD等表征结果发现:相较于MoS2,NbSe2在大气摩擦条件下更难氧化,其层层滑移状态能较好维持,能保持长时间的润滑性能,这为大气高湿度服役润滑材料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34.
基于量子化学计算软件Gaussian 16,对“电动势的测定”这一经典物理化学实验进行了计算化学设计。用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了Cu2+和Zn2+的溶剂化自由能,通过热力学循环计算得到电池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进而求出Cu-Zn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该实验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电极电势和能斯特方程等物理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235.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不同CuZnAl配比的类水滑石,通过不同温度焙烧制备其衍生复合氧化物.采用X-射线衍射(XRD)、差热热重(TG-DTA)、N2吸附-脱附和CO2程序升温脱附法(CO2-TPD)对类水滑石和衍生复合氧化物进行了表征.将所得复合氧化物用于环己醇脱氢制备环己酮的反应中考察其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CuZnAl类水滑石衍生复合氧化物对该反应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在反应温度220℃时以CuZnAl[n(Cu)/n(Zn)/n(Al)=1.34/0.66/1.0]类水滑石为前躯体,400℃焙烧所得的衍生复合氧化物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环己醇转化率高达94.9%,环己酮的选择性近100%.  相似文献   
236.
非平衡磁控溅射制备类石墨碳膜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频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在单晶硅基底上沉积了类石墨碳膜, 采用Raman光谱、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分析了薄膜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 采用纳米压痕仪和CSM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碳膜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 结果表明: 利用中频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沉积的碳膜是一种以sp2键合碳为主、结构非晶、硬度适中、应力较低、表面粗糙度较大、摩擦性能优异的薄膜. 脉冲占空比对薄膜微观结构和性能有显著影响, 随着脉冲占空比的增大, Raman光谱D峰和G峰的强度比ID/IG先减小后增大, 而硬度随脉冲占空比的增大却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 即先增大后减小; 大气氛围中的摩擦性能测试表明, 本实验制备的薄膜具有优异的抗磨性能(~10-11 cm3/N-1. m-1)和承载能力(~2.5 GPa). 随脉冲占空比的增大, 薄膜摩擦系数变化甚微而磨损率却呈现先显著减小后轻微增大的变化趋势. 类石墨碳膜优异的摩擦学性能主要归因于其独特的结构、较低的内应力及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37.
以绿色化学为导向,修订有机化学基础实验教材,设计微量化、绿色化有机合成实验并改进基本操作训练和分离纯化技术,使它们适合微型有机化学实验技术的要求.将基础研究、教学研究和绿色化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开展有机化学实验的微型化、绿色化和综合化教学.通过对有机化学实验内容的不断更新,推动有机化学实验技术的改进,既训练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实验规范,满足了本课程承担的任务,又培养了学生现代绿色有机化学意识和科研意识.  相似文献   
238.
研究了正交异性双材料半无限界面裂纹问题。通过引入含有复奇异指数的新应力函数,利用复变函数方法将界面裂纹问题转化为求解一类广义重调和方程的边值问题,推出正交异性双材料界面裂纹尖端应力具有四种奇异性。并建立了四种奇异性下给定载荷条件时界面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公式。通过算例验证了四种奇异性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239.
近年来,随着深空探测、超导和量子计算等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装备需要在极端低温工况下服役,超低温引起的润滑问题日益显现.目前超低温摩擦学研究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变化研究方面,对其背后作用机制的研究并不深入.超低温下大多数固体润滑材料的耐磨性能变差,难以满足长时间服役需求;材料的摩擦学行为受环境、制备方法以及材料种类等众多因素影响,摩擦学性能变化趋势和程度有所不同,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作者从超低温对材料原子和电子运动抑制作用的本质出发,归纳分析了超低温对润滑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机制,从超低温引起力学性能变化、摩擦界面间的化学反应活性变化、相结构及界面结构变化以及电子-声子耦合等微观能量耗散形式等4个方面的影响机制进行了介绍,并对未来超低温摩擦学的发展方向和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