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采热不采水”的背景下,U型地热井是实现中深层地热高效开采的一种重要手段.结合河南豫东地区地质与储层资料,以建设3000 m深U型地热井为对象,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20年运行情景下运行参数对取热和出口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满足该区用户负荷情况下,合理的注入水温度为9℃、流量为120 m3/h;若要求较高的出口温度,建议采用导热油作为工作介质;在长期运行情况下,工作介质类型和流量影响水平取热段的温度扰动突破时间,出口温度在该时间之前基本保持稳定;建议从负荷要求和长期运行角度出发,优化确定合理的运行参数.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塔河油田深层稠油井筒流动性差和举升效率差等问题,结合潜油电泵排量高、使用范围广以及管理方便的特点,对潜油电泵井油套环空泵下掺稀油举升工艺进行研究和应用。综合考虑潜油电机以及电缆加热作用和掺入稀油参数的影响,基于热能守恒原理,推导潜油电泵井油套环空泵下掺稀油井筒流体温度计算模型,分析不同井口掺入稀油的温度、掺入稀油量以及掺入点深度对井筒流体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掺入点深度处,掺入稀油温度的增加,能有效增加上部和近井口处的地层产出液与掺入稀油的混合液的温度,有利于地面集输,但对近掺稀点深度处的混合液的温度影响较小;随着掺入稀油量的增加,近井口段地层产出液与掺入稀油的混合液温度增加,靠近掺稀点深度处混合液温度略有降低;增大掺稀点深度,地层产出液与掺入稀油的混合液的温度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3.
注空气驱油室内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通过室内注空气动态驱油实验,模拟了原油在不同温度、不同注入压差等条件下的低温氧化过程。检测和分析了采出气体的含氧量变化,进一步研究了空气驱低温氧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度下,随着注入压差的增大,气体突破时间缩短,突破驱油效率及含氧量降低;在注入压差一定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突破驱油效率增加,含氧量降低,低压差下气体突破时间延长,高压差下气体突破时间缩短。在低压差、高温油层中采用空气驱油,产出气体可控制在安全极限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温度对岩石渗透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储层粉砂岩、灰岩、变质岩和砾岩渗透率受热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对岩石渗透率在高温作用下发生变化的机理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表明 ,岩石在常压条件下经过高温加热处理 ,其渗透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呈增大趋势 ;岩石渗透率发生突变时存在一个阈值温度 ,组分不同的岩石 ,其阈值温度也不同。岩石渗透率的提高是由于岩心受热后产生了新的裂缝 ,裂缝延伸而形成了连通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5.
油井结蜡是含蜡原油开采中的不利因素。对含蜡原油在井筒流动过程中蜡沉积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石蜡的沉积机理。利用Fick扩散定律和剪切扩散理论,推导并建立了蜡分子扩散和蜡晶径向迁移过程中油井结蜡剖面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计算油井井筒中各点的石蜡沉积速度以及沉积厚度的增长速度。对影响油井结蜡剖面的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油井沿井筒的蜡沉积厚度分布随原油的性质、含水量、原油在井筒中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油井的产量以及生产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实际生产中,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和调节,可以改善油井的结蜡状况。该预测模型可为进一步掌握油井蜡的沉积过程以及对油井的防蜡和清蜡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