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6篇
化学   104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18篇
综合类   10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51.
发动机被动液阻悬置动态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集总参数法和键合图法建立了惯性通道式、解耦盘惯性通道式以及节流盘解耦盘惯性通道式三种液阻悬置的动力学模型,建立了状态空间方程,获得了液阻悬置低频和高频的动态特性,对比分析认为惯性通道解耦盘式液阻悬置和节流盘解耦盘惯性通道式液阻悬置具有良好的频变幅变特性,而节流盘惯性通道解耦盘式液阻悬置拓宽了被动液阻悬置高频的使用频率,改善了惯性通道式和惯性通道解耦盘式被动液阻悬置高频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52.
利用剪切流变试验和改进的广义Leider-Bird模型研究锂基润滑脂的瞬态应力响应,分析了锂基润滑脂的弹性特性与皂基浓度和基础油黏度的关系。讨论了锂基润滑脂的瞬态剪切流变行为、皂基浓度和基础油黏度对润滑脂流变特性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屈服"能量密度与摩擦因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Leider-Bird流变模型提高了数据拟合的精度,更好地描述了锂基润滑脂的流变特性。  相似文献   
153.
采用水热反应预处理法制备了Bi0.5Y0.5VO4光催化剂,考察了预处理条件及焙烧温度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利用XRD、SEM、UV-vis和BET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晶相组成、表面形貌、光吸收性能和比表面积等物理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预处理后可在温和条件下合成Bi0.5Y0.5VO4(BYV)固溶体,当水热预处理条件为pH=1,焙烧温度为800℃时制备材料活性最高,共负载Pt-Cr2O3助催化剂后具有完全分解水性能,生成氢气和氧气的量分别为80.5μmol/h和43.8μmol/h.  相似文献   
154.
理科 ( 2 1 )题  已知常数 a>0 ,在矩形 ABCD中 ,AB=4 ,BC=4 a,O为 AB的中点 ,点 E,F,G分别在 BC,CD,DA上移动 ,且 BEBC=CFCD=DGDA,P为GE与 OF的交点 (如图 2 6 ) ,问是否存在两个定点 ,使 P到这两点的距离的和为定值 ?若存在 ,求出这两点的坐标及定值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图 2 6解 另解 1 由题意 ,A (- 2 ,0 ) ,B (2 ,0 ) ,C(2 ,4 a) ,D(- 2 ,4 a) .设 BEBC=CFCD=DGDA=k(0≤ k≤ 1) ,则 E(2 ,4 ak) ,F(2 - 4k,4 a) ,G(- 2 ,4 a-4ak) .设 P(x,y) ,则有 OP =(x,y) ,OF =(2 - 4ak,4 a) ,GP =(x+2 ,y- 4a+4ak…  相似文献   
155.
美国1787年的“宪法会议”上就已提出了妇女参政权问题。但是,由于意见分歧,争论激烈,结果这个问题由各州自行规定。当时新泽西州妇女由于斗争的结果获得了参政权,可是到1807年又被剥夺了。其后直到1869年,怀俄明州才首先给妇女以参政权。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先后又有科罗拉多、犹他、俄亥俄等州相继给予妇女以参政权。但在1920年以前,美国妇女享有参政权的州一共才12个。 1920年8月26日,美国宪法第十九修正案通过生效,美国妇女才在所有各州都享有参政权。  相似文献   
156.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和化石燃料的过量使用,全球范围内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因此利用丰富的太阳光能分解水来直接制取清洁的氢气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目前,聚合物半导体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因其廉价、稳定、不含金属组分和独特的电子能带结构已被广泛应用于光解水产氢研究.然而,氮化碳具有结晶度差、光生载流子易复合的缺点.众所周知,Z型体系可以很好地减少电子和空穴的复合问题.同时,催化剂只需分别满足光解水过程的一端,这使得半导体光催化剂的选择非常丰富,可以大大拓宽材料体系.因此,将g-C_3N_4运用到Z型体系中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这些研究多集中在如何增强g-C_3N_4的产氢能力方面,对实现水的完全分解的研究鲜见报道.本实验设计了这样一种Z型体系:使用掺Zn的g-C_3N_4作为产氢端,BiVO_4作为产氧端,Fe3+/Fe2+作为氧化还原对.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可以在全波段下实现水的完全分解(氢氧比为2:1),并且保持相当高的稳定性.实验所使用的氮化碳为固相法烧结尿素制得,Zn的掺杂采用浸渍法,同时通过水热法合成BiVO_4,使用Pt作为助催化剂.通过搭建含有不同组成成分的Z型体系,将它们的性能和表征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通过XRD,UV-Vis,SEM和XPS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XRD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掺杂Zn的石墨相氮化碳.UV-Vis则显示随着Zn浓度的提高,吸收边发生变化.通过改变掺杂Zn的浓度,得到了能够实现完全分解水的Z型体系,其最佳掺杂比例为:Zn Cl2和氮化碳的质量比为1:10.为了排除单催化剂和Pt颗粒对完全分解水性能的影响,分别作了单独产氢端、单独产氧端、预负载Pt和光沉积Pt的性能测试.从SEM中没有发现g-C_3N_4和BiVO_4的异质结结构.这些结果表明所搭建的是典型的利用氧化还原离子对为中间电子传输载体的Z型体系,经长达12 h的持续测试证明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为了研究Zn在构建Z型中所起的作用,分别采用文献中报道的原位和浸渍法实现Zn的掺杂.对这两种掺杂方式的性能测试表明,只有采用浸渍法时,所构建的Z型体系具有完全分解水的能力.对这两种方法得到的掺Zn氮化碳进行表面化学组成和价态(XPS)的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掺杂方法都可以通过形成Zn=N键的形式实现Zn的掺杂,但浸渍法使Zn在g-C_3N_4表面分布更均匀,同时对氮化碳原本三嗪环的破坏较小,因此具有更好的还原能力,可以与BiVO_4匹配以构成Z型体系.实验通过采用掺杂Zn的氮化碳作为产氢催化剂,BiVO_4作为产氧催化剂,Fe3+/Fe2+作为氧化还原中间体,构建了典型的Z型体系.该体系在Zn的掺杂浓度为10%时能够实现长时间稳定的完全分解水.  相似文献   
157.
可见光响应光解水制氢的半导体光催化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开发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剂一直是光解水制氢的首要目标,近年来通过能带调控等手段实现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化被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令人注目的进展。本文综述了通过能带调变实现可见光化的各种手段,包括TiO2掺杂特别是阴离子掺杂、能响应可见光的新型固溶体和单相光催化材料的开发以及Z-形反应系统的构筑,并且通过电子结构的分析阐述其可见光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8.
基于新铜试剂2,9-二甲基-邻菲罗啉(NCP)对Cu2+的高选择性,本研究以NCP为母体,设计合成了Cu2+荧光探针2,9-二苯并噻唑-邻菲罗啉(PDBT)。该探针对Cu2+具有良好的选择性,Job’s plot研究表明PDBT与Cu2+的结合比为1∶1,与NCP相比,其荧光量子产率提高了7倍,对Cu2+具有高的检测灵敏度,检测限低至0.079μmol/L。进而对市售饮用水进行添加实验,得到了良好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159.
多层框架结构的设计参数受测量或加工精度影响往往具有一定的误差或不确定性.针对设计参数具有不确定性的多层框架结构,提出一种区间优化新方法.用区间数表征框架结构的不确定设计参数,通过优化框架结构响应区间值的上界,将区间优化问题转化为近似的确定性优化问题.将结构响应Taylor展开式中的一阶导数也看成区间的,可得到框架结构响应更加准确的变化范围. 选择区间设计参数的中值和半径为优化变量,可以得到比传统确定性结构优化更多的优化信息.对一典型四层框架结构进行了具有频率约束的区间优化.结果表明,区间优化不仅能得到与传统结构优化大致相同的设计参数最优值,还能得到当实际工程问题中设计参数取不到理论最优值而有微小波动时,框架结构响应的变化范围,为框架结构的可靠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0.
为探讨有机配体上取代基团对反应平衡的影响,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0.15 mol/L NaCl溶液), 应用多核(1H、13C和51V)多维(DOSY)以及变温NMR技术研究双过氧钒配合物[OV(O2)2(D2O)]-/[OV(O2)2(HOD)]-(简写为dpV)与3-取代吡啶的相互作用, 并首次报道了一些物种的NMR化学位移. dpV与有机配体的反应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 吡啶>烟酸 根>烟酸甲酰胺≈烟酸甲酯, 这说明吡啶环上取代基影响反应平衡. 竞争配位导致一系列新的6配位的过氧钒物种生成. 密度泛函计算结果合理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并表明溶剂化效应在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