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长期使用Nω-硝基-L-精氨酸(L-NNA)和谷氨酸单氨钠(MSG)后高血压大鼠心率、血压的变化,以及脑卒中发生的情况.方法:每日给SD大鼠腹腔注射L-NNA和MSG,于7、30和70d测心率、血压,观察脑卒中情况.结果:(1)高血压对照组心率30、70 d较正常对照组增快(P<0.05);注射L-NNA组较正常对照组增快,但仅在30、70 d高于高血压对照组(P<0.05);注射MSG组心率30、70d较高血压对照组和注射L-NNA组减慢,但未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2)高血压对照组各时期的血压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注射L-NNA组的血压在7 d较高血压对照组升高不明显,但30、70 d增高显著(P<0.05);注射MSG组的血压较高血压对照组和注射L-NNA组明显下降,但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3)高血压对照组在70 d均出现程度不等的脑卒中症状,有20%由于脑卒中死亡.注射L-NNA组从30 d开始即出现不同程度的脑卒中症状,有33%由于脑卒中死亡.注射MSG组在实验的全程中均未出现脑卒中症状.结论:NO生成减少不仅影响大鼠心率,还参与高血压发生、发展,并可能与高血压晚期发生脑卒中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大蒜多糖B(GP-B)对免疫抑制小鼠体内免疫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用氢化可的松(HC)皮下注射制造免疫功能抑制的动物模型,以左旋咪唑作为阳性药物对照.给模型小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多糖溶液,连续12 d,灌胃多糖溶液质量分数分别为1 600、800和400 mg/kg.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的百分比,计算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检测脾细胞增殖情况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等实验对大蒜多糖B的免疫学活性进行研究.结果:以大蒜多糖B质量分数为800 ms/kg灌胃的小鼠CD_3~+CD_4~+T细胞百分率以及CD_4~+/CD_8~+比值明显增高(P<0.05),同时免疫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显著增强(P<0.05).但该浓度的GP-B降低了CD_3~+CD_8~+细胞百分比(P<0.05),且对脾T淋巴细胞转化率无促进作用.结论:大蒜多糖B对免疫抑制小鼠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鼠海马发育过程中坍塌反应调节蛋白(CRMPs)家族mRNA的表达规律.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发育不同阶段CRMPs家族mRNA的表达.结果:RT-PCR实际扩增长度与设计长度相吻合.内参照β-actin电泳条带在发育各时期灰度无明显差异.CRMP-1 mRNA以新生鼠和幼年鼠表达最多,成年大鼠弱表达(P<0.05).CRMP-2从胚胎鼠至幼年鼠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成年鼠相对较低(P<0.05).CRMP-3以幼鼠和成年大鼠表达较多,其中幼鼠表达最多(P<0.05),新生鼠表达最少(P<0.05).CRMP-4在胎鼠、新生鼠和幼年鼠表达量接近,成年鼠表达相对较低(P<0.05).CRMP-5在各个阶段均呈较高表达,以新生鼠和成年鼠表达较多,其中成年大鼠表达最多(P<0.05),胎鼠表达最弱(P<0.05).结论:从胚胎期至幼年期,CRMPs家族除CRMP-4稳定于高表达水平外,其余成员表达量均逐渐增多,其中CRMP-3和CRMP-5区别于其他成员,在成年期表达量继续增高.  相似文献   
4.
大鼠端脑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大鼠端脑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方法 :ABC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大鼠端脑nNOS阳性神经元。结果 :nNOS阳性神经元呈棕褐色 ,胞体的形态多样化 ,呈梭形、三角形、圆形等多种形状 ,突起有一个或多个 ;阳性纤维呈棕色串珠状 ,个别脑区阳性纤维相互交织成网。端脑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嗅结节 (包括海马回 )、梨状区 (包括梨状皮质和梨状核 )、斜角带、隔区、杏仁复合体、海马结构、尾壳核和苍白球 ,以及大脑皮质等各个部位 ,其中以大脑皮质、梨状区和斜角带、尾壳核等部位最为丰富。结论 :大鼠端脑内分布有丰富的nNOS阳性神经元 ,它们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分泌 ,参与脑的高级整合功能。  相似文献   
5.
细胞凋亡调控的分子机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凋亡是细胞的主动死亡过程,在细胞的发育和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涉及凋亡这一过程的因素众多,本文对近年来其中的一些基因如IEG,ICE,Fasl-Fas/APo-1(CD95),Ca2 ,ROS和NF-kB等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调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鼠端脑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析。方法:ABC免疫细胞化学显示大鼠端脑nNOS阳性神经元。结果:nNOS阳性神经元呈棕褐色,胞体的形态多样化,呈梭形、三角形、圆形等多种形状,突起一个或多个;阳性纤维呈棕色串珠状,个别脑区阳性纤维相互交织成网。端脑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嗅结节(包括海马回)、梨状区(包括梨状皮质和梨状核)、斜角带、隔区、杏仁复合体、海马结构、尾壳核和苍白球,以及大脑皮质等各个部位,其中以大脑皮质、梨状区和斜角带、尾壳核等部分最为丰富。结论:大鼠端脑内分布有丰富的nNOS阳性神经元,它们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分泌,参与脑的高级整合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长期使用Nω-硝基-L-精氨酸(L-NNA)和谷氨酸单氨钠(MSG)后高血压大鼠心率、血压的变化,以及脑卒中发生的情况。方法:每日给SD大鼠腹腔注射L-NNA和MSG,于7、30和70d测心率、血压,观察脑卒中情况。结果:(1)高血压对照组心率30、70d较正常对照组增快(P<0 05);注射L-NNA组较正常对照组增快,但仅在30、70d高于高血压对照组(P<0 05);注射MSG组心率30、70d较高血压对照组和注射L-NNA组减慢,但未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P<0 05)。(2)高血压对照组各时期的血压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 05);注射L-NNA组的血压在7d较高血压对照组升高不明显,但30、70d增高显著(P<0 05);注射MSG组的血压较高血压对照组和注射L-NNA组明显下降,但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3)高血压对照组在70d均出现程度不等的脑卒中症状,有20%由于脑卒中死亡。注射L-NNA组从30d开始即出现不同程度的脑卒中症状,有33%由于脑卒中死亡。注射MSG组在实验的全程中均未出现脑卒中症状。结论:NO生成减少不仅影响大鼠心率,还参与高血压发生、发展,并可能与高血压晚期发生脑卒中有关。  相似文献   
8.
下丘脑室旁核(PVN)是重要的心血管活动调节中枢。PVN分布有一氧化氮(NOS)神经元,合成并释放一氧化氮(NO)。NO通过抑制各级交感神经中枢,以及影响神经内分泌活动,对心血管活动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大鼠血清一氧化氮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不同病程糖尿病大鼠血清一氧化氮 (NO)浓度变化 ,探讨糖尿病大鼠血清NO变化的规律和意义。方法 :建立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 ,分别在第 2、7、12周 3个时期取血清 ,葡萄糖酶法测定血清葡萄糖 ,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含量。结果 :(1)血糖变化 对照组各时期血糖值维持在正常水平 ;糖尿病组大鼠各时期血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2 )血清NO浓度变化 对照组各时期血清NO浓度无显著性差异 ;糖尿病组大鼠 2周时血清NO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7周、12周时糖尿病组大鼠血清NO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NO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子之一 ,但可能与血糖的调节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脑缺血大鼠大脑皮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IGF-II)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变化,并探讨复方丹参的抗缺血机制。方法: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建立永久性脑缺血模型,复方丹参腹腔内注射后用ABC法显示IGF-II免疫阳性神经元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大鼠大脑皮质II-V层有较丰富的IGF-II免疫阳性神经元分布,阳性细胞多见一个细长的突起。对照组大鼠阳性神经元分布较均匀、不密集,60、120、180 d光密度无明显变化;脑缺血组大鼠60 d时密集,较对照组增多明显,光密度增高,但120、180 d数量有所减少,光密度下降,但仍多于对照组。生理盐水处理组IGF-II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变化与单纯缺血大鼠对应时间点相似,用丹参处理后60 d,阳性神经元的数量较缺血组和生理盐水处理组数量减少,光密度未见明显差异,120 d时数量仍然较密集,多于对照组,180 d进一步减少,接近对照组,但多突起的阳性细胞多见。结论:脑缺血性刺激可诱导大鼠大脑皮质IGF-II免疫阳性神经元增多,丹参干预后IGF-II免疫阳性神经元未见明显增多,但表达IGF-II免疫阳性神经元形态特征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