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88篇
  免费   7167篇
  国内免费   8984篇
化学   16225篇
晶体学   987篇
力学   1565篇
综合类   844篇
数学   3448篇
物理学   11090篇
无线电   21480篇
  2024年   214篇
  2023年   592篇
  2022年   1521篇
  2021年   1467篇
  2020年   1284篇
  2019年   1121篇
  2018年   1240篇
  2017年   1659篇
  2016年   1252篇
  2015年   1912篇
  2014年   2432篇
  2013年   2968篇
  2012年   3081篇
  2011年   3312篇
  2010年   3300篇
  2009年   3370篇
  2008年   3532篇
  2007年   3573篇
  2006年   3356篇
  2005年   2844篇
  2004年   2217篇
  2003年   1506篇
  2002年   1487篇
  2001年   1456篇
  2000年   1429篇
  1999年   708篇
  1998年   345篇
  1997年   282篇
  1996年   288篇
  1995年   240篇
  1994年   261篇
  1993年   233篇
  1992年   202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133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79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30篇
  1978年   14篇
  1974年   10篇
  1965年   11篇
  196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建立了同时测定液态乳制品中7种光引发剂迁移量的液相色谱质谱法,方法采用混合溶液超声提取样品中光引发剂后,亲水亲脂填料固相萃取柱净化,色谱分离采用MGⅡC18柱,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下监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7种光引发剂的检出限为0.1~5μg/kg;在三个添加浓度水平时回收率为65%~110%,相对标准偏差为5.4%~14%。该方法可确证乳饮料中7种光引发剂的迁移量。  相似文献   
992.
The possible reaction mechanisms of FeST(6∑+and 4Ф states)with COS in the gas phase have been studied by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t the B3LYP/TZVP and B3LYP/6-311+G*levels:the O/S exchange reaction(FeS++COS=FeO++CS2),O-transfer reaction(FeS++COS=FeSO++CS)and S-transfer reaction(FeS++COS=FeS2++CO).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rge barriers(205.7 and 310.1 kJ/mol)and the small probability of forming the preceding intermediate indicate a much lower efficiency of the O/S exchange and the O-transfer reaction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products may not be observed experimentally.FeS2+,the product of S-transfer reaction,is predicted to be the main product.But the reactivity of the 6∑+ground state of FeS+toward COS is lower than the earlier transition metal sulfide cations MS+(M=Sc,Ti and V),although it has more reaction channels and different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993.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纺织品中三氯生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快速准确测定纺织品中三氯生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以二氯甲烷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了纺织品中的抗菌剂三氯生,提取液经浓缩吹干后用流动相定容,以甲醇-水(90∶10)为流动相,采用二极管阵列(PDA)检测器进行检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80 mg/L,检出限(S/N=3)为0.1 mg/L,回收率为95%~105%。  相似文献   
994.
聚乙烯醇在生物活性高分子研究中的作用日趋重要,本文归纳了近年来聚乙烯醇类微生物固定化载体制备与改进方法的研究进展,以及聚乙烯醇载体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展望了聚乙烯醇类固定化微生物载体制备、改性及其在废水处理中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5.
水热条件下,合成了2个含对位取代苯甲酸和2,2'-联吡啶配体的二价铅配合物[Pb(4-HOBA)2(2,2'-bipy)]·H2O(4-HOBAH=4-hydroxybenzoic acid,2,2'-bipy=2,2'-bipyridine)(1)及[Pb(4-MBA)2(2,2'-bipy)](4-MBAH=4-methylbenzoic acid)(2),并通过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以及热重分析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与研究.X-射线单晶结构测定表明,2种晶体的不对称单元中,六配位的二价铅离子分刖与来自1个2.2'-联吡啶的2个N原子和2个对位取代苯甲酸的4个O原子螫合.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1.09483(4)nm,b=1.751 94(6)nm,c=1.20479(4)nm,β=100.334(2)°,V=2.27339(14)nm3,Z=4,final R1=0.0254,wR2=0.0674.广泛存在的分子间氢键和弱π…π堆积作用将配合物1组装成稳定的三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955 10(11)nm,b=1.00805(12)am,c=1.324 83(15)nm,a=109.865(1)°,β=97.322(1)°,γ=90.643(1)°,V=1.1878(2)nm3,Z=2,final R1=0.0284,wR2=0.0508.配合物2经由一对Pb…O(0.3185(2)nm)弱相互作用被组装成二聚体结构.弱的Ph…O相互作用及与配合物1中类似的π…π堆积作用共同构筑了配合物2的三维结构.在配合物1和2中,铅的6s孤电子均显示了立体化学活性,使配位键分布于半球型区域.同时,两种配合物固体均具有光致发光特性,并在蓝光区有较强发射.  相似文献   
996.
陈丹云  周慧  杨晓珂  何建英 《应用化学》2010,27(11):1282-1285
以回收灯用钨丝为催化剂前驱物,30%H2O2为氧源,催化氧化环己酮合成了己二酸,反应体系中无须使用有机溶剂、酸性助剂和相转移剂。 IR和TG分析表明,钨丝与H2O2反应生成的新生态过氧钨酸是催化活性成分,合成己二酸后转化为钨酸。 钨丝为催化剂前驱物合成己二酸适宜反应条件为:100 mmol环己酮,50 mL 30%H2O2,钨丝的摩尔用量为环己酮摩尔数的1.5%,回流反应6 h,己二酸收率63.7%。 比相同反应条件下用钨酸和WO3为催化剂的收率高10%~18%。  相似文献   
997.
2-呋喃甲酸和2-四氢呋喃甲酸分别与甲醇酯化后再与哌嗪进行结合缩合反应,分别合成了1-(2-呋喃甲酰基)哌嗪(90.6%)和1-(2-四氢呋喃甲酰基)哌嗪(92.3%),其结构经1H NMR和IR表征。  相似文献   
998.
二氧化碳既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又是储量丰富且可再生的碳资源,研究二氧化碳的化学转化和利用有着重要意义。基于二氧化碳与催化剂的弱相互作用以及催化活化原理,通过采用环境友好的反应介质(如高密度二氧化碳、聚乙二醇等)及催化剂的设计、分离和循环利用等策略,设计并合成了单组分和双组分的功能化高效催化剂用于合成有机碳酸酯、脲、噁唑啉酮和喹唑啉二酮类化合物,并相应建立了具有重要工业应用价值的合成新方法以及环境友好的新工艺。以二氧化碳为合成子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合成不但丰富了有机化学的合成方法学,也为解决日渐严重的环境问题提供潜在的新方法。在此,对本课题组近二年来在二氧化碳化学尤其是二氧化碳催化转化方法方面的研究成果做一小结。  相似文献   
999.
合成了2-氨基苯并噻唑与钴和锌的两种金属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和热重分析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两种金属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酵母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Zn(Ⅱ)和Co(Ⅱ)分别与2个O原子和2个N原子通过4配位形成扭曲的四面体构型;两种配合物对三种菌种均有较强的选择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黑沙蒿中黄酮类化合物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以IC50值作为评价指标,初步探讨了黄酮类化合物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活性与结构之间的关系,为开发利用黑沙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