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8篇
  免费   317篇
  国内免费   406篇
化学   760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60篇
综合类   53篇
数学   171篇
物理学   519篇
无线电   93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4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制备型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香菇多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仪,研究了双水相系统对香菇多糖的分离.溶剂系统为w(PEG1000):w(K2HPO4):w(KH2PO4):w(H2O)=0.5:1.25:1.25:7.0,在转速为500 r/min,流速为1.5 mL/min的条件下,成功分离了香菇多糖粗品(700 mg),得到LenⅠ(95 mg)、LenⅡ(45 mg)两个组分.用Sephadex G-100凝胶色谱柱检测纯度,结果显示:LenⅡ为单一峰,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 LenⅡ分子量为293 kDa;经酸水解后液相色谱分析表明,其单糖组成为葡萄糖和甘露糖,摩尔比为2.7:1; 红外光谱显示其具有多糖类的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92.
浸没式光刻技术是在原干法光刻的基础上采用高折射率浸没液体取代原来空气的空间,从而提高光刻分辨率的一种先进技术.此项技术的实际应用,为当前IC产业的飞速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本文概述了浸没式光刻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浸没式光刻胶遇到的挑战及要求;对浸没式光刻胶主体树脂、光致产酸剂及添加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浸没式光刻胶的研究发展方向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及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93.
从铜绿假单胞菌发酵液中提取纯化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 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HPLC-ESI-MS)对鼠李糖脂提取物的组成进行了测定. 用临界胶束浓度(CMC)分析了pH值对其表面活性的影响, 用微乳液滴粒径和灼电位考察了pH值对鼠李糖脂/正庚烷/硼砂缓冲液微乳体系微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弱碱性条件下(pH7.5-9.5), pH的变化对鼠李糖脂的表面活性和微乳微结构均有显著影响. pH小于9.0时, CMC随着pH的升高而降低, 在pH 9.0处达到最低. pH大于9.0时, CMC随着pH值的升高而逐渐升高. 这是氢键和极性头基间的静电排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微乳液滴的粒径及灼电位绝对值都随pH值的升高呈增大趋势, 只在pH 9.0处例外. 少量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或正丁醇的加入都使微乳粒径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94.
本文利用含氢聚硅氧烷中的Si-H键在2 172 cm~(-1)处的吸收峰,选择四甲基四氢环四硅氧烷作为模型化合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红外光谱法测定含氢聚硅氧烷中含氢量的方法,其有效测量范围为0.0043~0.5365 mg/mL,回收率在91%~106%之间.  相似文献   
95.
建立荧光标记寡核苷酸反相离子对色谱分析方法,优化了流动相醋酸三乙胺浓度(0~0.15 mol/L), pH 4.5~7.0和洗脱强度等色谱条件.对5-mer, 10-mer和15-mer非标记和5'-羧基荧光素(5'FAM)标记寡核苷酸的保留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荧光标记寡核苷酸的保留机理,并分离TaqMan~(TM)探针等多种常用荧光标记寡核苷酸.结果显示,不同长度荧光标记寡核苷酸在0.01 mol/L醋酸三乙胺,pH 7.0的条件下获得最大分离.荧光标记寡核苷酸的保留与非标记寡核苷酸有明显差异,两者可完全分离.在一定长度范围内非标记寡核苷酸随长度的增加,保留时间增长;相反,荧光标记寡核苷酸的长度增加,保留时间减短.荧光染料疏水性对其标记的寡核苷酸在反相柱中的保留有较大影响,荧光染料疏水性越强,其标记寡核苷酸保留时间越长.但疏水性的影响程度随标记寡核苷酸长度增加而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96.
以呫吨酮为起始原料,经二氯亚砜作用得到9,9-二氯呫吨中间体,继而与苯酚发生取代反应,探索了"一锅、二步"法制备含呫吨结构的双酚单体———9,9-二(4-羟基苯基)呫吨(BHPX)的新方法.在氮气保护下,在K2CO3存在下,以环丁砜为溶剂,将其与1,3-二(4-氟苯甲酰基)苯进行亲核缩聚反应,制得了一种高分子量的(数均分子量为45000,多分散性指数为1.9)新型含呫吨结构的Cardo型聚醚醚酮酮(PEEKK-X),并用FTIR,DSC,TG及WAXD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聚合物(PEEKK-X)为无定形结构,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15℃;在氮气气氛中5%的热失重温度(Td)为558℃,700℃时的残炭率为67%;在常温下易溶于非质子极性溶剂(如NMP、DMF和DMAc)和极性较弱的溶剂如CHCl3中.该聚合物可通过溶液浇铸成膜,所得到的薄膜韧性好,透明且耐折,其拉伸强度为81.5 MPa,杨氏膜量为2.48 GPa,断裂伸长率为16.8%.  相似文献   
97.
聚合物共混过程中相态的形成及变化规律是近年来研究热点问题,这一动态过程将决定静态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聚合物共混形态结构发展的机理有初期破碎、中期分散及后期归并等机理.在共混初期,分散相尺寸较大,以细化为主.随着混合时间的增加,分散相逐渐细化,尺寸越来越小,细化也越来越难,在应力场的作用下,分散相粒子可能因碰撞而发生归并,归并与细化将逐渐达到平衡而形成稳定的结构.在混炼后期,剪切力减小,粒子发生有效碰撞归并概率增大.  相似文献   
98.
烟草CuZnSOD同工酶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硫酸铵盐析分级分离、乙醇-氯仿沉淀除杂、丙酮再沉淀分级得到含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的粗酶液,通过DEAE-52离子交换层析实现了3种CuZnSOD同工酶的拆分;进一步通过G-75凝胶层析对3种同工酶分离纯化得到2种电泳纯产品CuZnSOD I和CuZnSODⅢ;SDS—PAGE实验发现CuZnSOD I由两个不等亚基组成,亚基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5050、20950;CuZnSOD Ⅲ存在一种亚基,亚基相对分子质量为22950;实验检测到2种纯酶分子含有不等量的cu和zn,酶学特性实验也证实了2种蛋白酶都是CuZnSOD。  相似文献   
99.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药物释放数学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可降解的聚合物作为药物载体可以使得药物释放具有较高的靶向性、药物释放更加平缓 ,特别是可以使一些不稳定、半衰期短的药物在人体内达到可控制释放的效果 ,因此将可降解聚合物应用于药物释放体系中作为药物载体得到了较深入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 ,通过数学方法模拟或预测聚合物载体的降解过程以及聚合物降解过程中药物的释放行为是控释体系设计与应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由于影响因素较多 ,将所有因素逐一考虑将使得数学模型过于庞杂而失去实际意义 ,所以一个数学模型通常只考虑最主要几个的影响因素 ,并对药物释放系统进行相应的假设。目前文献中报道的降解 (溶蚀 )控制药物释放体系的数学模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假设药物释放按照零级过程 (zeroorderprocess)进行的经验模型和考虑影响药物释放的多种物理化学过程(如局部传质、化学反应 )的理论模型。本文综述了这些理论模型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0.
双官能度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聚合微观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 2 ,5 二甲基 2 ,5 二己酰基过氧化己烷 (DMDEHPH)为引发剂 ,在 5 5~ 80℃下引发苯乙烯聚合 .通过研究影响聚合速率的各种因素 ,得出了聚合速率对单体浓度和引发剂浓度的级数分别为 1 0和 0 5次、聚合活化能为 92 0kJ mol、引发效率为 0 5 5± 0 0 3.温度一定 ,引发效率随引发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求得 6 0和70℃下DMDEHPH向引发剂的链转移常数分别为 0 0 37和 0 0 4 8、向单体的链转移常数分别为 0 5 9× 10 - 4和0 75× 10 -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