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3篇
  免费   614篇
  国内免费   687篇
化学   1146篇
晶体学   56篇
力学   71篇
综合类   113篇
数学   254篇
物理学   919篇
无线电   190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77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大孔型腐植酸树脂的合成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螯合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交联的聚苯乙烯(PS)通过偶氮键—N=N—或酯、醚键与腐植酸(HA)相连接枝得珠状大孔型腐植酸树脂(HAR)。当HA/PSNH_2的重量比为0.7—1.0,PSN_2~+Cl~-偶联PH13时制得的偶氮型腐植酸树脂(AHAR)对重金属离子有优良的吸附性。延长PSCH_2Cl与HA的反应时间可提高酯醚型腐植酸树脂(EHAR)对Cu~(2+)的吸附量。红外光谱探讨了HAR的结构。AHAR的吸附容量为1.01mmol~(2+)Cd/g树脂,对Ni~(2+)、Mn~(2+)、Cu~(2+)、Co~(3+)、Zn~(2+)为0.6—0.53mmol离子/g树脂。重金属离子在AHAR上的分配系数为 Cu~(2+)(8.7×10~3)>Cd~(2+)(3.8×10~2)>Zn~(2+)(2.4×10~2)>Ni~(2+)(1.8×10~2)>Mn~(2+)(4.9×10)。 pH6.5时AHAR能定量吸附Cu~(2+)、Cd~(2+)、Ni~(2+)、Mn~(2+),并能用INHNO_3定量洗脱。AHAR可再生,重复使用,分析了四种天然水、自来水中痕量上述金属离子的浓度。  相似文献   
982.
在240℃水热体系中首次合成出系列纳米晶固溶体(CeO2)1-x(BiO1.5)x(x=0.0~0.50).产物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进行表征.Bi2O3在CeO2中的固溶限约为50%.所有固溶体结晶属立方萤石结构,粒度范围为10~18nm.当Bi2O3掺杂量小于固溶限时,于800℃烧结不会导致结构转变.而对于(CeO2)0.5(BiO1.5)0.5,于800℃在空气中烧结将导致固溶限降低.Bi2O3含量低于固溶限时,固溶体只具有体电导,而(CeO2)0.6(BiO1.5)0.4的总电导可分为体电导和晶界电导.体电导为氧离子,而晶界为来自电极的银离子.  相似文献   
983.
PET表面的碳氟等离子体处理改性层组分的变角XPS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CH4/CF4混合气体等离子体来处理PET表面.利用变角XPS研究改性后PET的表面改性层的组分随取样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碳氟混合气体等离子体在PET表面形成交联网络结构的改性层,改性层的化学组成随深度的变化不大;纯CF4等离子体的改性层的化学组成不均匀,含氟基团主要分布在外面.不同混合气体等离子体在PET表面形成改性层的结构决定于CH4的添加量.  相似文献   
984.
扫描隧道显微技术 ( STM)不但可在小至原子分辩的尺度上现场研究电极表面及其结构变化 ,还能对电极表面进行纳米尺度上的加工、修饰 [1~ 3] .由于 STM探针与被研究样品的表面仅相距~ 1 nm,探针附近区域电极 /溶液界面的结构和性质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尽管人们已认识到针尖与样品表面不可忽视的相互作用 ,但利用该相互作用诱导纳米区域电化学反应的研究还很少 ,仅有半导体 Si[4~ 7] 和 Ga As[8] 表面基于强电场诱导或空穴注入的 STM针尖诱导纳米刻蚀等的报道 .本文在控制铜的电位负于其热力学平衡电位 ( Nernst电位 )的情况下 ,…  相似文献   
985.
 采用湿浸法制备了用于蒽醌氢化制H2O2的La2O3促进的Pd/Al2O3催化剂,并考察了不同La2O3含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采用XRD,N2物理吸附,CO2-TPD,H2-O2滴定和电子探针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La2O3能够抑制高温焙烧时Al2O3晶粒的长大,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提高金属Pd的分散度,增强载体表面碱性,提高催化剂表面的Pd浓度,减小Pd层厚度,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氢化活性. 加入La2O3可使催化剂的Pd负载量由0.281%降至0.188%,而催化剂活性提高了44%.  相似文献   
986.
用有机改性的层状累托石与环氧树脂复合制备出纳米复合材料 .通过改变累托石含量发现在很低含量 (0 5W % )时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最佳力学和热学性能 ,冲击强度增加 12 0 % ,断裂伸长率增加 330 %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 2 8℃ .用X衍射、透射电镜和红外吸收光谱研究了材料的微观结构 ,结果表明层状累托石和环氧树脂发生了化学反应 ,观测到了层状累托石完全剥离和插层两种结构形态 ,且累托石含量较低时容易形成剥离型 .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反应活性的累托石片层分散于环氧基体中形成剥离型为主的结构有利于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增加其热稳定性 .  相似文献   
987.
通用高分子材料的工程化和工程高分子材料的高性能化是高分子材料研究与开发的主要方向之一,核心、关键技术是高分子材料的同时增强、增韧,其中利用纳米无机刚性粒子与高分子材料复合是一条最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途径.由于无机纳米填料是亲水性的、表面能极高,有机高分子不能浸润填料或与填料表面相互作用弱,导致纳米粒子在高分子基体中易于团聚而分散性差,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低下.利用硬酯酸、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表面辐照接枝处理纳米粒子表面忙,  相似文献   
988.
使用TGP-H-028(0.28mm),TGP-H-060(0.19mm),TGP-H-030(0.11mm)等3种Toray碳纸制备膜电极,将组装燃料电池进行极化曲线与交流阻抗分析发现,厚碳纸TGP-H-028对自增湿发电性能略为有利,其最大功率密度比TGP-H-030薄碳纸高0.05W/cm2左右;用聚四氟乙烯乳液疏水处理TorayTGP-H-060碳纸,制备的MEA的自增湿电性能随着聚四氟乙烯质量分数(20%~40%)的升高而增大,最大功率密度升高至0.25W/cm2左右.当聚四氟乙烯质量分数继续升高到60%时,电性能开始下降,并比质量分数为40%的聚四氟乙烯的电性能低.  相似文献   
989.
用STM对含氧桥的金属-有机配合物[Cu2(μ-O)(dptap)4(NO3)2]分子在Au(111)表面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 STM结果表明, 该分子同时存在非解离吸附和解离吸附, 大部分分子在Au(111)面形成有规则的排列, 少量分子发生解离吸附, 并形成(√3×√3)R30°Cu原子吸附结构. 探讨了两种吸附现象共存的起因.  相似文献   
990.
十一种壳聚糖衍生物的紫外吸收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一种壳聚糖衍生物的紫外吸收特性;壳聚糖;胆甾液晶;紫外光吸收剂;化妆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