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125篇
  免费   17101篇
  国内免费   20179篇
化学   40946篇
晶体学   2210篇
力学   3931篇
综合类   1888篇
数学   8484篇
物理学   26241篇
无线电   48705篇
  2024年   434篇
  2023年   1476篇
  2022年   3508篇
  2021年   3544篇
  2020年   3096篇
  2019年   2903篇
  2018年   2818篇
  2017年   3878篇
  2016年   3283篇
  2015年   4730篇
  2014年   5875篇
  2013年   7134篇
  2012年   7619篇
  2011年   7959篇
  2010年   7851篇
  2009年   8095篇
  2008年   8557篇
  2007年   8227篇
  2006年   7715篇
  2005年   6504篇
  2004年   5054篇
  2003年   3548篇
  2002年   3168篇
  2001年   3156篇
  2000年   3302篇
  1999年   1697篇
  1998年   903篇
  1997年   674篇
  1996年   660篇
  1995年   618篇
  1994年   574篇
  1993年   571篇
  1992年   501篇
  1991年   368篇
  1990年   371篇
  1989年   349篇
  1988年   254篇
  1987年   234篇
  1986年   187篇
  1985年   156篇
  1984年   157篇
  1983年   107篇
  1982年   98篇
  1981年   106篇
  1980年   69篇
  1979年   86篇
  1978年   28篇
  1977年   23篇
  1965年   19篇
  1959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以4-羟基吲哚为原料,经吲哚环4位乙酰基化、3位亲电取代、酰胺化和还原加氢等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7.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对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并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抗氧化生物活性测试.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7a,7b,7c和7d对DPPH·均有很强的清除作用(清除率为85.25%~90.73%),7e,7f,7g,7h作用较差;目标化合物与Vc相比,对·OH的清除作用稍差,最高清除率25.66%(Vc的最高清除率为34.67),但各化合物整体水平相当;在清除O-2·能力上化合物7a,7d,7g,7h最大清除率(分别为19.34,35.35,27.93和31.74)均强于同等浓度的Vc(17.58).  相似文献   
22.
为了实现大口径光学元件的安全装夹、转运,通过光学元件开槽与不开槽两种装夹方式的分析,得出开槽夹紧转运方式将带来微裂纹、应力集中、成本高等缺陷,提出了利用摩擦力克服光学零件的重力和惯性力的低应力装夹转运方案。通过对光学元件低应力夹紧结构设计,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得到不开槽装夹方式下,光学元件的最大主应力为1.11 MPa,最大切应力为0.73 MPa,远低于光学元件破坏的强度极限,且受力均匀,无应力集中现象。  相似文献   
23.
24.
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靶面激光光斑尺寸原位测量的方法。从高斯光束的横向光强分布特性出发,建立了激光烧蚀斑半径与辐照激光能量、光斑尺寸、烧蚀阈值间的关系式,模拟分析发现辐照激光光斑尺寸对烧蚀斑半径随辐照能量变化曲线有较大影响。对于脉宽为2 ms,波长为1064 nm的激光,实验测量了不同能量激光辐照下相纸烧蚀斑半径,并用推导出的关系式拟合测量数据,获得了靶面处光斑尺寸和样品烧蚀阈值。同时,也测量了不同位置处的光斑尺寸和样品烧蚀阈值,对高斯光束束腰位置和样品烧蚀阈值的光斑尺寸效应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结果可靠,简单高效。该技术可以为高能激光与固体物质相互作用的基础研究和激光加工等应用领域中实现简单方便地测量靶面光斑尺寸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5.
利用分子筛择形特点,对煤直接液化油中的混合酚实施高效分离。本研究选取间甲酚和对甲酚作为分离煤直接液化油馏分段混合酚的模型化合物,采用化学液相沉积法对HZSM-5吸附剂的孔口结构进行改变,分析分子筛硅铝比及颗粒粒径对模型化合物间甲酚和对甲酚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以获得高性能固相吸附剂,并将其应用于180-190℃馏分段混合酚分离。结果表明,当分子筛硅铝比为25、粒径为3-5 μm时,分子筛的孔口结构调节效果最优;当正硅酸乙酯的最小用量为0.2 mL/g时,固相吸附剂的吸附量为0.03 g/g,对甲酚选择性高于95%。由于外表面沉积物对吸附剂的孔口结构变化,导致对甲酚选择性的提高。进一步采用HZSM-5(1)吸附剂对真实煤直接液化油混合酚的分离中发现,苯酚和对甲酚的选择性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26.
Three‐dimensional (3D) nanometal films serving as current collectors have attracted much interest recently owing to their promising application in high‐performance supercapacitors. In the process of the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the 3D structure can provide a short diffusion path for fast ion transport, and the highly conductive nanometal may serve as a backbone for facile electron transfer. In this work, a novel polypyrrole (PPy) shell@3D‐Ni‐core composite is developed to enhance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conventional PPy.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a Ni metal core, the as‐prepared material exhibits a high specific capacitance (726 F g?1 at a charge/discharge rate of 1 A g?1), good rate capability (a decay of 33 % in Csp with charge/discharge rates increasing from 1 to 20 A g?1), and high cycle stability (only a small decrease of 4.2 % in Csp after 1000 cycles at a scan rate of 100 mV s?1). Furthermore, an aqueous symmetric supercapacitor device is fabricated by using the as‐prepared composite as electrodes; the device demonstrates a high energy density (≈21.2 Wh kg?1) and superior long‐term cycle ability (only 4.4 % and 18.6 % loss in Csp after 2000 and 5000 cycle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27.
The design and exploration of efficient, stable and environmentally compatible organic emitters for an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ECL) sensor is a promising topic. Herein, a novel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luminophore, ZnBCBTP@MWCNTs, were fabricated via self-assembly of porphyrin molecules (ZnBCBTP) onto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CNTs). The resulting luminophore ZnBCBTP@MWCNTs displayed not only the highly ECL property and but also the good accelerated electron mobility. Then, a label-free ECL biosensor based ZnBCBTP@MWCNTs was constructed for the ultrasensitive detection of uric acid. Excitingly, this proposed ECL biosensor performed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in the range of 0–300 μM with a low detection limit of 1.4 μM, thus offering another reliable and feasible sensing platform for clinical bioanalysis with good selectivity, stability, and repeatability.  相似文献   
28.
在管式反应器中采用苯甲酸、聚乙二醇、固体古马隆树脂(S)、液体古马隆树脂(L)为添加剂来降低煤沥青中有害物质苯并芘的含量,以期使得煤沥青可绿色化应用。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煤沥青中苯并芘含量。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添加剂添加量、催化剂等工艺条件对添加剂脱除煤沥青中苯并芘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工艺条件能降低煤沥青中苯并芘的含量。在优化条件下,不同添加剂对苯并芘脱除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液体古马隆树脂、聚乙二醇、苯甲酸和固体古马隆树脂。分析其反应机理,这与催化剂的酸性相关,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结果表明,液体古马隆树脂(L)在催化剂存在下对煤沥青中苯并芘脱除率可达73.0%,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9.
Ding  Hao  Wang  Jin-Ting  Lu  Li-Qiao  Pan  Jian-Wen 《Nonlinear dynamics》2021,104(4):3365-3384
Nonlinear Dynamics - Conventional tuned liquid column dampers (TLCDs) are deficient in multidirectionality. In contrast, toroidal TLCDs are designed to extend the application to multidirectional...  相似文献   
30.
近年来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可见光船舶检测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大多数相关研究是通过改进大型的网络结构来提高检测性能,因此加大了对更高计算机性能的需求。此外,可见光图像难以在云、雾、海杂波、黑夜等复杂场景检测到船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红(red, R)、绿(green, G)、蓝(blue, B)和近红外(NIR)4个波段光谱信息的由粗到精细的轻量型船舶检测算法。与现有的方法中根据光谱特性利用水体检测算法提取水体区域不同之处是该算法是利用改进的水体检测算法来提取船舶候选区域。为获取更准确的候选区域,对船舶、厚云、薄云、平静海面、杂波海面5种场景中4个波段的像素值进行了统计分析,选取近红外大于阈值作为辅助判断,并以其中心点获取候选区域32×32大小的切片,并对切片进行非极大值抑制,由此获得了船舶粗检测结果。随后构建了轻量级LSGFNet网络对船舶候选区域切片进行精细识别。构建的网络融合了1×1卷积提取的波谱特征与3×3的提取几何特征,为防止光谱特征与几何特征的信息在融合时“信息不流通”,在LSGFNet网络中引入了ShuffleNet中的通道打乱机制,并减小了模型结构,与典型的轻量级网络相比具有更好的效果且模型较小。最后,利用Sentinel-2卫星多光谱10 m分辨率数据构建了512×512大小的1 120组数据进行粗检测,以及32×32大小的6 014组数据进行精细网络训练,其中候选区域粗提取的查全率为98.99%,精细识别网络精确度为96.04%,不同场景下的平均精确度为92.98%。实验表明该算法在抑制云层、海浪杂波等干扰的复杂背景下具有较高的检测效率,且训练时间短、计算机性能需求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