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86篇
  免费   4644篇
  国内免费   3724篇
化学   17760篇
晶体学   317篇
力学   1457篇
综合类   255篇
数学   2790篇
物理学   9289篇
无线电   8586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760篇
  2022年   809篇
  2021年   1099篇
  2020年   1233篇
  2019年   1121篇
  2018年   901篇
  2017年   934篇
  2016年   1320篇
  2015年   1321篇
  2014年   1604篇
  2013年   2081篇
  2012年   2615篇
  2011年   2549篇
  2010年   1841篇
  2009年   1886篇
  2008年   2139篇
  2007年   1999篇
  2006年   1915篇
  2005年   1613篇
  2004年   1233篇
  2003年   1068篇
  2002年   948篇
  2001年   756篇
  2000年   767篇
  1999年   852篇
  1998年   714篇
  1997年   595篇
  1996年   609篇
  1995年   517篇
  1994年   473篇
  1993年   403篇
  1992年   351篇
  1991年   303篇
  1990年   277篇
  1989年   180篇
  1988年   141篇
  1987年   105篇
  1986年   113篇
  1985年   88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51.
α‐Cyclodextrin (α‐CD) has been complexed with various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derivatives in aqueous solution.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end groups of PEG derivatives affect the complexation kinetics greatly, but have only a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thermodynamic behavior. By increasing the hydrophobicity of end groups, the complexation speeds up rapidly. On the other hand, the bulky end groups slow down the threading of polymeric guests into the cavity of CD. By changing the hydrophobicity and the size of end groups, the complexation rate can be adjusted in the range of several orders of magnitudes, which should be quite useful in the design of new supramolecular systems. © 2006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Polym Sci Part B: Polym Phys 44: 2050–2057, 2006  相似文献   
152.
盛勇  蒋刚  朱正和 《物理学报》2002,51(3):501-505
类氢类氦类锂镁离子经中间双激发态进行的双电子复合过程在研究惯性约束聚变电子温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用准相对论方法计算了双电子复合经不同Rydberg态跃迁通道的复合速率系数,并给出不同离化度离子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随电子温度的变化规律.显示出离子的相关能对峰值的电子温度有很大影响,当类氢离子跃迁通道的旁观电子角动量为1时双电子复合系数最大,而类锂离子是旁观电子角动量为3时最大. 关键词: 双电子复合 镁离子 角动量  相似文献   
153.
测量了19F+27Al耗散反应产物B,C,N,O,F和Ne的激发函数,入射束流的能量从110.25MeV到118.75MeV, 能量步长为250keV. 从产物的 能量自关联函数中提取了反应中所形成的中间双核系统的转动惯量, 与相粘模型计算的刚体转动惯量相比较, 结果表明形成的双核系统有大的形变.  相似文献   
154.
朱岩 《物理通报》2006,(6):29-31
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和谐统一 在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发展的今天,有一个新的课堂环境和课堂教学理念,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自身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在高中物理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要从身边的自然环境出发,立足于感性认识为本,再升华为理性认识,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获得一个情感与理论上的和谐统一,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55.
156.
The spin polarized β-emitting nuclei12B (I π=1+,T 1/2=20.18 ms) were produced by the nuclear reaction11B(d, p)12B and by the selection technique of the incident deuteron energy and the12B recoil angle following the nuclear reaction. The nuclear magnetic moment of the short-lived nuclei12B was measured by β-NMR with the β-NMR and β-NQR setup establish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China. The nuclear magnetic moment of12B was determined to be μ=0.99993±0.00048 nm org=0.99993±0.00048 after the precise correction of the Knight shift.  相似文献   
157.
对以本征Si及重掺杂p型和n型Si作为中间层的Fe/Si多层膜的层间耦合进行研究,并通过退火,增大Fe,Si之间的扩散,分析界面扩散对层间耦合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层状结构良好的制备态的多层膜,Fe,Si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扩散,它是影响层间耦合的 主要因素,远远超过了半导体意义上的重掺杂,使不同种类的Si作为中间层的层间耦合基本 一致.进一步还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增大Fe,Si之间的扩散,即使多层膜的层状结构已经有了相当的退化,Fe/Si多层膜的反铁磁耦合强度基本保持不变. 关键词: Fe/Si多层膜 层间耦合 界面扩散  相似文献   
158.
新型微球板电子倍增器和微通道板相比具有高增益、无离子反馈、制备简单、造价低廉等优点。介绍了微球板电子倍增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微球板基体的形成技术是微球板制备的关键技术,论文从理论上研究了微球板基体烧结过程中的烧结速率。并采用自行设计组分的高铅玻璃,用立式炉成珠设备进行了玻璃微珠的制备。探索了微球板制备过程中玻璃微珠的分级技术、微球板电子倍增器基体成型工艺和技术。制备出基本满足要求的微球板电子倍增器基体。给出了制造的样品和文献上样品结构的SEM对比照片,最后对实验过程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实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9.
数字全息中再现像分离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4,他引:4  
刘诚  刘志刚  薄峰  王勇  朱健强 《光子学报》2003,32(5):588-591
详细分析了数字全息的再现像分离条件,指出数字全息和普通全息的再现像分离条件之间的区别,同时也讨论了再现条件对数字全息记录光路的要求,同时给出一种能部分避免再现像重叠的处理方法,并做出相应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60.
We have demonstrated a passively Q-switched operation of Nd:GdVO4 laser in which a GaAs crystal is used as the saturable absorber for the first time as far as we know. A maximum average output power of 1.64 W was obtained at an incident pump power of 12 W, the corresponding optical conversion efficiency and peak power were 13.7% and 116.8 W, respectively. The maximum peak energy obtained in the experiment by 50% transmission couple was 19 μ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