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972篇
  免费   20171篇
  国内免费   8314篇
化学   70236篇
晶体学   883篇
力学   2890篇
综合类   448篇
数学   6930篇
物理学   18807篇
无线电   24263篇
  2024年   143篇
  2023年   1404篇
  2022年   1727篇
  2021年   2388篇
  2020年   3873篇
  2019年   5058篇
  2018年   3225篇
  2017年   2813篇
  2016年   6272篇
  2015年   6566篇
  2014年   6967篇
  2013年   8339篇
  2012年   8235篇
  2011年   7562篇
  2010年   6727篇
  2009年   6730篇
  2008年   6477篇
  2007年   5580篇
  2006年   4895篇
  2005年   4621篇
  2004年   3577篇
  2003年   3143篇
  2002年   3912篇
  2001年   2838篇
  2000年   2642篇
  1999年   1710篇
  1998年   1067篇
  1997年   917篇
  1996年   892篇
  1995年   749篇
  1994年   608篇
  1993年   511篇
  1992年   448篇
  1991年   371篇
  1990年   304篇
  1989年   240篇
  1988年   169篇
  1987年   171篇
  1986年   140篇
  1985年   119篇
  1984年   72篇
  1983年   65篇
  1982年   49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3篇
  1976年   9篇
  1975年   14篇
  1973年   7篇
  195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19)F-NMR法测定聚醚多元醇中伯羟基的相对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聚醚多元醇是聚氨酯材料的主要原料之一.多元醇中伯羟基含量的多少对反应活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准确地测定伯羟基含量已成为许多研究者关心的课题,并已报道了不少测定方法,其中主要包括化学动力学方法、~1H-核磁共振(NMR)法和~(19)F-NMR法,~1H-NMR法系利用不同的酰化剂,将聚醚多元醇酰化后测其酰化物的~1H-NMR谱,从伯、仲羟基相应的酯基氢的积分比例来计算伯羟基的相对含量,但由于体系中存在其它含氢基因,且是大量的,使测量困难或应用受到限制.~(19)F-NMR法测伯羟  相似文献   
972.
用离子共聚法合成了硅锆层柱蒙脱石(SiZrPILM)和铁锆层柱蒙脱石(FeZrPILM),考察了它们对1,2,4三甲基苯(1,2,4TrMB)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1,2,4TrMB在催化剂样品上可发生歧化反应和异构化反应,歧化反应选择性达80%以上.随着催化剂预处理温度的提高,1,2,4TrMB转化率下降,歧化反应选择性和四甲基苯(TeMB)中1,2,4,5TeMB含量则升高.催化剂对1,2,4TrMB歧化反应有择形催化作用,1,2,4,5TeMB和间二甲苯、邻二甲苯为主要产物,并且其含量偏离其热力学平衡组成,TeMB中1,2,4,5TeMB的含量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973.
有机硅耐磨透明涂层的固化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杨柏  高长有 《应用化学》1994,11(3):54-57
FTIR、TG、TBA等对有机硅耐磨涂料(有机硅溶胶)的热固化过程研究表明有机硅胶体中缔合羟基间的脱水缩合速率很高;羟基脱水程度与固化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达平衡时羟基的浓度越低,在105~130℃间羟基的浓度变化最大,加入适当的固化剂,对羟基的脱水交联有促进作用,在较高的固化温度下,反应体系中出现了环氧环异构化产生的酮羰基的吸收峰  相似文献   
974.
研究了固相微萃取(SPME)和二氧化锡气体传感器的联用技术对果蔬中有机磷农药残留乐果、氧乐果、甲胺磷、乙酰甲胺磷、马拉硫磷、敌百虫等的快速检测。结果表明,在85℃下,解吸8min,二氧化锡气体传感器在2min内完成对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零解吸时间测量的甲胺磷的动态响应曲线表明。SPME/二氧化锡气体传感器联用技术对分析SPME的解吸平衡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975.
陈振涛  孙琼丽 《结构化学》1993,12(6):424-429
对电子自旋1/2≤S<3.5,核自旋1/2≤I<4.5和配体少于10个的顺磁体系的多晶EPR谱的拟合进行研究。在VAX-11/785计算机上用FORTRAN语言建立EPR谱模拟程序包,计算了多个例子,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76.
本文所研究的7种N-取代苯并咪唑和硫代噻唑烷酮类化合物是一类新合成的具有较高杀菌活性的化合物。本文利用电子轰击质谱技术对表中所列的化合物进行了研究。在高分辨精确质量测量和亚稳离子测定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分子内3、4位C—C键的断裂和与杂环  相似文献   
977.
Fast atom bombardment mass spectra of a series of arenediazonium salts with various substituents complexed with 18-crown-6 and dibenzo-24-crown-8 ethers were examin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quasi-molecular ion abundance of various complexes and the properties, coordination ability of donor-acceptor linkages in the complexes were studied. By using molecular orbital calculation we have successfully demonstrated that the correlation cited is related to the electron cloud densities on the heteroatoms α-N and β-N of arenediazonium salts.  相似文献   
978.
In this paper, we carried out a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active site structures of the Mn-SOD with ab initio Hartree–Fock SCF method, and analyzed the molecular orbital energies, charges and atomic orbital contribution to the frontier molecular orbital.  相似文献   
979.
对3种极性头不同的磷脂DMPG、DMPC、DMPE的液相二次离子质谱分析中出现 的分子离子簇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分子离子簇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 如PH值、离子强度等,但起决定作用的是样品在底物中的浓度,浓度增大有利于分子离子簇 的形成。研究还发现,由不同种类磷脂分子形成的分子离子簇峰明显高于由同种磷脂分子所 形成的分子离子簇峰,指出异种磷脂分子间的簇离子形成能力高于同种磷脂分子。此外还讨 论了磷脂分子在离子源条件下的稳定性、裂解规律及相互作用等。结果表明,本实验所选用 的磷脂分子在LSIMS条件下是稳定的,均能得到较强的分子离子峰,其主要碎片峰是磷酰键断裂而产生的碎片离子峰。  相似文献   
980.
Ag colloidal nanoparticles coated with Eu(TTA)3 · 2H2O complexes were prepared, and it was found that Eu(TTA)3 · 2H2O complexes J-aggregate was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Ag nanoparticles according to a red shift (18.2 nm) in UV–Vis spectra. However, there had similar excitation wavelength, which was attributed to existence of Ag nanoparticles. Highly 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Ag colloidal nanoparticles were observed, and it was believed to result from low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Eu(III) complexes and Ag and the large electromagnetic field arising from the excitation 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 of Ag nanopartic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