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28篇
  免费   4137篇
  国内免费   5452篇
化学   10153篇
晶体学   548篇
力学   975篇
综合类   660篇
数学   1909篇
物理学   6357篇
无线电   12315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283篇
  2022年   829篇
  2021年   809篇
  2020年   706篇
  2019年   631篇
  2018年   638篇
  2017年   929篇
  2016年   684篇
  2015年   1062篇
  2014年   1330篇
  2013年   1712篇
  2012年   1817篇
  2011年   1863篇
  2010年   1857篇
  2009年   2028篇
  2008年   2165篇
  2007年   2086篇
  2006年   1924篇
  2005年   1708篇
  2004年   1401篇
  2003年   994篇
  2002年   944篇
  2001年   845篇
  2000年   931篇
  1999年   566篇
  1998年   243篇
  1997年   189篇
  1996年   180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71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122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6篇
  1974年   7篇
  1965年   20篇
  196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稀土离子(LnⅢ)丰富的4f电子跃迁能级,使稀土发光材料获得重要而广泛的应用.稀土配合物中天线基团的引入,弥补了稀土离子f-f跃迁禁阻而导致吸收较低的不足.而具有三重态吸收的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天线基团,更使稀土离子的激发窗口红移.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有关铱(IrⅢ)-稀土(LnⅢ)异核发光配合物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22.
Coal-tar pitch(CP)is a promising carbon raw material for producing needle coke,carbon fiber etc.During processing,the H/C ratio,ash content,and quinoline insoluble(QI)in the CP are the key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material preparation.In this study,NMP was selected to extract CP first;then[BMIM]Cl/NMP mixed solvent was used;and finally a series of ionic liquids(ILs)mixtures with NMP were developed for the extraction of CP to obtain the refined pitch.The extracts were analyzed via elemental analysis,TGA,FT-IR,and 13C-NMR.Results indicate that different NMP/IL mass ratios or different kinds of ILs have impact on the extraction yield.The relationship of the hydrogen to carbon(H/C)ratio changed with different solvents and QI extracts were obtained.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C ratios changed little between NMP extracts and could be adjusted by changing the NMP/ILs mass ratio or using different ILs.The extracts are suitable for preparation mesophase pitch because of no ash content,low QI,and appropriate H/C ratios.As a result,NMP can be used to refine pitch.In addition,[BMIM]Cl is good mixed with NMP for CP extraction,because it can obtain a relatively high yield under the same extraction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823.
对辉光放电质谱(GDMS)在金属与半导体、非导体、薄层与深度分析、分子信息分析方面的应用和一些新装置、新方法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近20年来我国学者在辉光放电质谱方面的成就,并结合国际上的报道对该领域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24.
黄远 《化学教育》2022,43(7):68-76
以核心期刊《化学教育》2018-2021年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及实施类文献为研究对象,在较完备的教材分析视角指引下,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优质教学案例中教材分析的现状及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教材分析模型,探索优质教学案例的设计路径。  相似文献   
825.
黄剑芳 《化学教育》2022,43(3):105-115
针对物质结构教学的抽象性,开发了一套基于三维虚拟技术的物质结构教学软件,可对结构模型进行旋转、平移、缩放、切割、镜像、插入或删除原子(团)及启停预先设置的动画等操作,强大的交互功能不仅能对分子或晶体结构如构造异构、立体异构、晶体的堆积方式、晶胞的划分、配位数、晶体结构中的空隙及空间利用率等问题进行效果极佳的可视化教学,另一方面,通过对B12与C60分子空间构型转变的探究揭示数学构型的重要性,通过对六方晶胞占有原子个数的探究修正晶胞模型,通过对金属晶体的4种基本堆积方式成因的探究提出“半密置层”概念来完善紧密堆积规律等案例,展示出三维虚拟技术在微观结构探索发现方面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826.
正丁醚的制备是重要的大学有机化学实验,为提高学生对该实验所涉及的反应机理和关键操作要点的深入了解,采用Gaussian计算软件对正丁醇在酸催化下和无催化剂下的反应体系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酸催化下反应的主、副反应方向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无催化剂下,正丁醇在常压液相下几乎不能发生反应;在酸催化下,正丁醇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醚的反应路径是优势反应通道;酸催化下正丁醇的取代和消除反应速率常数均随温度增加而迅速增大,但消除反应的反应速率随温度增加更快,温度超过420 K消除反应将变得很明显,综合考虑,制备正丁醚的反应温度应控制在130~140 ℃之间较为合适。利用计算化学以图、表和动图等形式直观、动态、量化地解释了正丁醇成醚和成烯反应的竞争,该结果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该反应体系,可用作实验教材的补充内容。  相似文献   
827.
为培养出新时代创新人才,构建的“三融合、二反思、四进阶”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们科技创新能力。依据有机化学特点,创设科学发现情境,通过核心知识点网融合(挑战度)、理论实践交叉融合(高阶性)和化学思政融合(课程思政)“三融合”策略,不断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通过教师反思、学生反思的“二反思”过程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改善教学效果;最终使具有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通过“四进阶”教学策略逐步提升科创能力(创新性)。  相似文献   
828.
分别以“Web of Science”与“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检索源,对2000—2020年间国内外“物质的量”主题研究论文进行检索,根据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行分类归纳。研究表明:目前“物质的量”主题教学研究主要涉及:概念历史考量、教材研究、教师发展、学生认知与教学策略研究等5个方面。通过探析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29.
数值修约是分析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主流分析化学教材均采用 “四舍六入五留双”数值修约规则。详细剖析了该规则中尾数与进舍条件的关系,指出“四舍六入五留双”修约规则中应采用“尾数的首位”而不是“尾数”设置进舍条件,否则存在逻辑错误。对比分析表明,“四舍六入五留双”以数字4、5和6为比较值设置的修约规则等价于GBT8170—2008国家标准中以数字5为比较值设置的进舍规则,但GBT8170—2008国家标准的进舍规则的逻辑、表述等优于“四舍六入五留双”规则。因此,建议分析化学教材采用GBT8170—2008国家标准规定的数值修约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830.
二氧化碳直接利用较为困难, 因此先将其转化为环碳酸酯等二氧化碳衍生物, 进而间接转化为其它化学品是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综合评述了二氧化碳转化为环碳酸酯继而间接利用的近期研究进展, 重点介绍了环碳酸酯的加氢反应、 醇解反应和氨解反应中的均相和多相催化体系, 对反应机理进行了阐述, 并展望了该领域仍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