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4篇
  免费   729篇
  国内免费   764篇
化学   1285篇
晶体学   123篇
力学   134篇
综合类   31篇
数学   229篇
物理学   1116篇
无线电   186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307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本工作合成了具有D-π-A-π-D对称结构的化合物2,5-双(对二甲氨基苯乙烯基)吡嗪。利用飞秒激光器研究了2,5-双(对二甲氨基苯乙烯基)吡嗪的双光子吸收特性,获得了在820 nm处的最大双光子吸收截面(σ= 212 GM)。荧光发射强度与激发光强平方的线性关系证明了2,5-双(对二甲氨基苯乙烯基)吡嗪的双光子诱导发光机制。  相似文献   
992.
Two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s [Cd(EBLA)(ip)(H2O)](1) and [Ni(EBSA)(im)2(H2O)]n(2) were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and solution methods using 2,2'-dithiosalicylicacid(EBSA), 1H-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e(ip), imidazole(im), Cd(NO3)2·4H2O and Ni(NO3)2·6H2O. The complex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and FT-IR. Meanwhile, the crystal structures, fluorescence properties of complex 1 and thermogravimetrie analysis of complex 2 have been studied. In complex 1, 2,2'-dicarboxydiphenylthioether(EBLA) was prepared with 2,2'-dithiosalicylicacid(EBSA) in situ reaction by hydrothermal method. Complex 1 is a dinuclear structure and Cd2+ is five-coordinated in a distorted trigonal bipyramidal geometry. Complex 2 is a one-dimensional infinite linear chain and Ni2+ is six-coordinated to form a distorted octahedral geometry. Hydrogen bonding and π-π interactions are observed in these complexes.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合成了吡咯修饰的二茂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并研究了该化合物对丙交酯的聚合,结果显示该化合物可以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实现对丙交酯的高转化率聚合.  相似文献   
994.
烟草制品中紫苏葶的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氯甲烷为溶剂,丙酸苯乙酯为内标,将烟草制品进行萃取,经固相萃取柱纯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定量分析了烟草制品中的紫苏葶.方法的定性检测限为0.11μ/g,定量检测限为0.36μ/g,平均回收率为95.5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9%.  相似文献   
995.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由结晶性均聚物聚氧乙烯(h-PEO)与半结晶性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嵌-聚氧乙烯-嵌-聚苯乙烯(SEOS)组成的干、湿刷共混物薄膜结构.结果表明:4种共混系统的薄膜结构均由嵌段PEO和PEO均聚物组成球形PEO分散相;随着均聚物含量的增加,PEO分散相尺寸逐渐增大;当均聚物质量分数增大到33.3%时,在聚苯乙烯(PS)连续相中形成了类似胶束的"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996.
细旦尼龙6纤维加工过程中的晶型转化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引入富镧稀土化合物等添加剂,成功实现了细旦尼龙6纤维的熔融纺丝.考察了在纺丝卷绕成型以及牵伸过程中尼龙6纤维的晶型变化.借助XRD和FT-IR等研究手段,发现尼龙6在纺丝过程中可以生成亚稳态的B晶型晶体.这种β晶型经过沸水处理后很容易转化为α晶型,而γ晶型尼龙6经沸水处理后不发生相转变.因此可以通过沸水热处理的方法区分尼龙6的β和γ晶型.在纤维的卷绕过程中,当熔体拉伸倍数较高时,尼龙6可能产生β晶型;当熔体拉伸倍数较低时,则以γ晶型为主.在纤维的牵伸过程中,γ晶型经过β晶型中间态向α晶型相转变.上述结果对于指导改进细旦尼龙6纤维的加工工艺以及提高产品性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合成了3种以4,4'-联吡啶为桥联配体的三核环状Cu(Ⅱ)配合物[Cu_3(4,4'-bpy)_3·(phen)_3](ClO_4)_6·2H_2O(1)、[Cu_3(4,4'-bpy)_3](bpy)_3](ClO_4)_6·H_2O(2)和[Cu_3(4,4'-bpy)_3·(NO_2-phen)_3](ClO_4)_6·6H_2O(3)。经元素分析、电导、IR、电子光谱、ESR、磁化率等方法进行了表征,推定该配合物具有以4,4'-联吡啶为扩展桥的结构。利用Heisenberg模型求得交换参数J值为-0.23cm-1(1)和-0.90cm-1(3),表明配合物中金属离子间仅有很弱的反铁磁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用银和铅标记人白蛋白的离子选择电极电位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离子选择电极电位法研究了银和铅与人白蛋白(HSA)的配合平衡。明确证实银和铅都与HSA形成了单核配合物MA和MA2.Ag-HSA配合物的稳定性积β11=4.4×10^7,β12=1.0×10^12;Pb=HSA配合物的β11=3.1×10^5,β12=2.0×10^9。根据HS与人白蛋白羊抗血清(GAHA)的免疫反应,用银和铅分别标记HSA时,测定GAHA(效价1:40)的线性范围是0.2~2.  相似文献   
999.
以无氯Cu/AC催化剂中活性炭载体为研究对象,对活性炭上DMC水解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并通过Boehm滴定法和XPS对活性炭上DMC水解活性位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和水含量的增加对DMC水解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较高的压力和CO2气氛对DMC水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甲醇量和CO、O2、N2气氛对DMC水解影响较小。不同条件处理的活性炭表面基团种类、数量均有较大变化,HNO3处理使活性炭碱性基团含量下降,羧基等酸性含氧官能团含量明显增加,总酸量最高可达1.88 mmol·g-1;先HNO3后NaOH处理的活性炭上酸性基团含量大量减少,表面碱性基团含量则有较大提高,总碱量最高可达1.69 mmol·g-1。特别地,活性炭表面碱性基团是催化DMC水解的活性位点,在活性炭碱性基团含量由0.16增加到1.69 mmol·g-1的过程中,DMC水解程度由2.5%增加到了31.7%,而酸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活性炭表面碱性基团含量,抑制其催化DMC的水解性能。  相似文献   
1000.
以2,4-二氯苯乙酸、4,4''-联吡啶分别和硫酸镁、氯化钙和硝酸镉反应,采用自然挥发法制备了3个配合物[Mg(DCBA)2(H2O)4]·3(4,4''-bipy)(1)、[Ca(DCBA)(H2O)4]·DCBA·H2O(2)和[Cd(DCBA)2(H2O)2]·2H2O(3)(DCBA=2,4-二氯苯乙酸,4,4''-bipy=4,4''-联吡啶),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稳定性和X射线单晶衍射的表征,研究了配合物3的荧光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123均为零维结构,其中,配合物1中存在O-H…O、O-H…N、C-H…O、C-H…Cl和O-H…π氢键作用,而配合物2和3中存在O-H…O和C-H…Cl氢键作用,并以此分别形成了3D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