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33篇
  免费   2391篇
  国内免费   2549篇
化学   4420篇
晶体学   337篇
力学   471篇
综合类   225篇
数学   1100篇
物理学   3488篇
无线电   6732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469篇
  2021年   466篇
  2020年   409篇
  2019年   370篇
  2018年   401篇
  2017年   501篇
  2016年   416篇
  2015年   607篇
  2014年   796篇
  2013年   934篇
  2012年   935篇
  2011年   1009篇
  2010年   974篇
  2009年   1024篇
  2008年   1067篇
  2007年   1089篇
  2006年   900篇
  2005年   876篇
  2004年   621篇
  2003年   399篇
  2002年   400篇
  2001年   461篇
  2000年   419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5篇
  1974年   2篇
  1971年   2篇
  1965年   5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71.
Cell confluence is an important metric to determine the growth and the best harvest time of adherent cells. At present, the evaluation of cell confluence mainly relies on experienced labor, and thus it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automated cell culture.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d an improved U-Net algorithm (called DU-Net) for the segmentation of adherent cells. First, the general convolution was replaced by the dilated convolution to expand the receptive fields for feature extraction. Then, the convolutional layers were combined with the batch normalization layers to reduce the dependence of the network on initialization. As a result, the segmentation accuracy and F1-score of the proposed DU-Net for adherent cells with low confluence (<50%) reached 96.94% and 93.87%, respectively, and for those with high confluence (≥50%), they reached 98.63% and 98.98%, respectively. Further, the paired t-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posed DU-Net was statistically superior to the traditional U-Net algorithm.  相似文献   
172.
激光自混合干涉在高精度测量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微位移测量已应用于大型土木结构、航空航天、健康监测等。传统测量以调幅信号为主,但随着噪声加强,测量误差越来越大,甚至难以测量。为此,采用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实现了调幅/调频信号转换。针对大噪声环境下的调频信号,利用多次希尔伯特变换进行相位解卷,实现了原始信号的重构。数值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10 dB白噪声环境中,系统的信噪比为10.0614 dB,估计误差为0.0614 dB。实验结果表明,微位移重构的误差在100 nm以内,且调频信号的信噪比远高于调幅信号。该方法适用于超精密测量,且在大噪声环境下仍具有较高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173.
遥感图像的检测在监察自然环境、军事、国土安全等方面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而遥感图像具有背景复杂、目标面积小、特征提取困难等缺点,进行检测时容易产生小目标漏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选择性融合的遥感图像检测算法。所提算法采用改进的Resnet50作为主干网络,将Resnet50第一个卷积替换成动态卷积,并将其ConvBlock模块中的卷积替换成金字塔卷积,提高特征提取能力。同时,为了避免遗漏底层信息,在动态卷积层后加入所提有效空间通道注意力机制模块。最后,选取基于上下文信息的不同尺度特征进行融合,提高了模型对目标物体的定位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保证速度的同时提高了对遥感图像的检测精度,在遥感图像公开数据集RSOD和NWPUVHR-10上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分别达到91.88%和90.23%,检测速度达到33 FPS。  相似文献   
174.
传统雷达系统在当今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中面临严重挑战,而集成微波光子学技术可突破传统雷达的技术瓶颈,具有大带宽、高分辨率、高复用度、高集成化等技术优势。本文基于集成微波光子技术,研制了一款硅基集成二维光控多波束形成系统样机,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氧化硅平面光波导的片上集成二维光控多波束形成系统架构,结合流片加工平台完成了关键光芯片的设计流片和封装测试,最终完成系统样机整机联调测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计算处理,验证了硅基集成波束形成系统的关键性能指标。系统具有大瞬时带宽、二维同时多波束、各波束多波位独立扫描的能力,与此同时兼具硅基光子集成技术的小型化、轻量化、低成本等优势,试验结果验证了集成微波光子技术应用于雷达系统的先进性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5.
针对源节点和中继节点均采用收集能量供电的放大转发中继网络,考虑两个目的节点之间信息相互保密的场景,该文提出最大化长期时间平均保密速率的源节点和中继节点发送功率联合优化算法.由于能量到达和信道状态是随机过程,该问题是一个随机优化问题.利用Lyapunov优化框架将电池操作和能量使用约束下的长期优化问题转化为每时隙的"虚队列漂移加惩罚"最小化问题,并求解.仿真结果显示该文提出的算法在长期平均保密速率上相较于对比算法具有显著的优势,同时算法仅依赖于当前的电池状态和信道状态信息做出决策,是一种实用的、低复杂度的算法.  相似文献   
176.
基于视频图像的电力设备缺陷检测技术是实现电力智慧运维的关键技术之一,可解决电力设备故障自动诊断、主动预警和在线运维中存在的外部缺陷智能识别问题,减少人力资源浪费,提高电力系统巡检智能运维的频率与效率,从而弥补传统输变电设备巡检运维方式的不足。该文详细综述了当前典型的基于视频图像的输变电设备缺陷检测算法及图像处理技术,分析了传统图像处理方法及深度学习方法在电力设备缺陷检测领域应用的优缺点,总结了当前算法应用及开发平台的现状,指出了基于视频图像的输变电设备缺陷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7.
白藜芦醇分子的转动惯量和电偶极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子轨道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推断出较稳定的白藜芦醇分子是平面型分子,然后根据白藜芦醇分子结构特点计算了该化合物的一种稳定异构体的转动惯量,用矢量合成法计算了其电偶极矩,为微波辅助白藜芦醇萃取理论研究提供转动惯量和电偶极矩的数据.  相似文献   
178.
EstimationoflocaldensityofsolventaboutthesoluteSolvatochromicbehaviorsofspectroscopicprobesarewidelyusedtoestimatethesol-ventstrengthofsupercriticalfluids(SCF,).i-3lnthiswork,thesolvatochrondcshiftofthen-n*transitionbandforacetone(O.o37mo1.L-')insupercrihcal(SC)CO2wasde-terminedbyUVspectroscopytostUdythesolvationeffect.TheMcRae-BaylissexpressionbasedonthedielectriccontinUUInmodelgivestherelahonshipbetWeenso1vatochromicshiftandpo1arizabilityofnonPolarsolvents4-5asfollows:wherevisthewave…  相似文献   
179.
A cDNA for human TNF-α (615bp) was isolated by means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using first strand cDNA from PMA-induced HL-60 cells as template. The result from sequencing the 615 bp cDNA fragment indicated that it corresponded to the entire sequence of mature human TNF coding region. Direct expression of mature human TNF was achieved using a plasmid pHT-1 constructed by ligation of the cDNA and a synthetic DNA. The IPTG-induced bacterial product (hTNF) showed cytotoxicity to mouse L-929 cells. The TNF activity was further identified by neutralization of a specific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human TNF-α. Approximately 80,000 units of activity were detected per ml of culture at A600=2.  相似文献   
180.
StudiesonColloidalPropertiesofMixedMetalHydroxide-ClayAqueousSuspensionNOUwan-guo;ZHANGChun-guang;SUNDe-jun;HANShu-huaandWA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