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84篇
  免费   2738篇
  国内免费   2094篇
化学   9430篇
晶体学   129篇
力学   589篇
综合类   152篇
数学   1210篇
物理学   4897篇
无线电   4809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414篇
  2022年   564篇
  2021年   680篇
  2020年   649篇
  2019年   675篇
  2018年   590篇
  2017年   504篇
  2016年   771篇
  2015年   846篇
  2014年   924篇
  2013年   1161篇
  2012年   1427篇
  2011年   1402篇
  2010年   953篇
  2009年   1008篇
  2008年   1054篇
  2007年   892篇
  2006年   846篇
  2005年   732篇
  2004年   582篇
  2003年   560篇
  2002年   618篇
  2001年   518篇
  2000年   399篇
  1999年   350篇
  1998年   307篇
  1997年   261篇
  1996年   232篇
  1995年   195篇
  1994年   162篇
  1993年   149篇
  1992年   150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109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3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简要介绍了微波烧结的特点,对 Al2 O3 陶瓷的微波烧结过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同常规烧结进行了对比实验,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一些结论,为陶瓷微波烧结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2.
针对Shellcode变形规避的NIDS检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今,缓冲区溢出攻击仍是网络上最普遍和有效的攻击方式之一,常见于恶意攻击者的手动攻击以及病毒蠕虫的自发攻击。随着NIDS的发展,普通的缓冲区溢出攻击能够用基于Shellcode匹配的手段进行检测。然而,Shellcode变形技术的出现使缓冲区溢出攻击拥有了躲避NIDS检测的能力。论文在NIDS传统检测技术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Shellcode的各种变形手段,提出了针对性的检测技术,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3.
A class of thin, lightweight, flexible,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devices with ultraminiaturized format is introduced, and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s of the mechanics, radio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and materials aspects associated with their optimized construction are presented. These systems allow advantages in mechanical strength, placement versatility, and minimized interfacial stresses compared to other NFC technologies and wearable electronics. Detailed experimental studies and theoretical modeling of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se systems establish understanding of the key design considerations. These concepts can apply to many other type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luding biosensors and electronic implants.  相似文献   
144.
InGaAs近红外线列焦面阵的研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制出光谱响应为0.9~1.7μm的256×1、512×1元InGaAs线列焦平面组件,和光谱响应延展至2.4μm的256×1元InGaAs线列焦平面组件.焦平面组件包括光敏芯片、读出电路、热电制冷器以及管壳封装.光敏芯片在Inp/InGaAs/InP(p-i-n)双异质结外延材料上采用台面结构实现,并与128×1或512×1元CTIA结构的读出电路耦合.焦平面器件置于双列直插金属管壳中,采用平行缝焊的方式进行封装.介绍了高均匀性长线列InGaAs焦平面组件的关键技术和主要性能结果,为更长线列焦平面组件的研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5.
防御拒绝服务攻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ernet上的DDoS攻击对网络和系统安全产生了新的挑战,近年来针对这一问题出现了很多应对机制。论文对防范DDoS攻击的多种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46.
为了适应未来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系统小型化、集成化和高精度的发展要求,采用了热蒸发方法分别在InP衬底和InGaAs探测器上实现了中心波长为1.38μm滤光膜的片上集成。利用偏光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红外傅里叶光谱(FTIR)等实验手段研究了滤光膜的表面界面形貌和光学性能,结果显示,滤光膜为法布里-珀罗三谐振腔结构,与膜系设计一致;滤光膜中心波长为1.38μm,透射率在60%左右。对集成滤光膜InGaAs器件的电学和光学性能测试分析表明,滤光膜制备工艺对器件的电流电压特性和噪声基本没有影响;而集成滤光膜器件的响应要优于滤光膜分离器件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7.
报道了分子束外延生长的1.3μm多层InGaAs/InAs/GaAs自组织量子点及其室温连续激射激光器.室温带边发射峰的半高宽小于35meV,表明量子点大小比较均匀.原子力显微镜图像显示,量子点密度可以控制在(1~7)×1010cm-2范围之内,而面密度处于4×1010cm-2时有良好的光致发光谱性能.含有三到五层1. 3μm量子点的激光器成功实现了室温连续激射.  相似文献   
148.
将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技术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相结合构成基于虚拟现实的脑-机接口(BCI-VR)新技术是最近在多媒体和娱乐领域出现的一种BCI应用新模式。BCI-VR兼取两者优势互补,同时又相互促进创新,显示出广阔应用前景。本文从BCI-VR系统基本构成、BCI对VR控制和VR对BCI影响等方面,较详细介绍了近年来BCI-VR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进展和成就,并根据作者体会小结了目前存在的难点与未来的可能发展动向,以与读者交流、共同促进BCI-VR新技术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9.
一种测量固体火箭发动机羽焰温度的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连续测量固体火箭发动机羽焰温度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射率假设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波长高温计的数据处理方法 ,即通过处理两个不同时刻多波长高温计的测量数据 ,由计算可同时获知两个时刻的真温及光谱发射率 .实验结果表明 ,其真温计算值与火箭发动机设计者提供的理论值之差在± 2 0K以内 ,说明该方法是解决固体火箭发动机羽焰温度测量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150.
张淼  杨有秀  程工  董航  李承泽 《中国通信》2012,9(12):144-152
Mobile malware is rapidly increasing and its detection has become a critical issue. In this study, we summarize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mali-cious software on Android platform. We design a de-tection engine consisting of six parts: decompile, grammar parsing, control flow and data flow analysis, safety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we obtain a weight vector of 29 evaluation indexes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During this process, the detection engine ex-ports a list of suspicious API. On the basis of this list, the evaluation part of the engine perform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hazard assessment of soft-ware sample. Finally, hazard classification is given for the software. The false positive rate of our approach for detecting malware samples is 4. 7% and normal samples is 7.6% .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curacy rate of our approach is almost similar to the method based on virus signatures. Compared with the method based on virus signatures, our approach performs well in detecting unknown malware. This approach is promising for the application of malware det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