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16篇
  免费   2485篇
  国内免费   2683篇
化学   7873篇
晶体学   261篇
力学   631篇
综合类   264篇
数学   1483篇
物理学   3543篇
无线电   5729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375篇
  2021年   429篇
  2020年   460篇
  2019年   493篇
  2018年   436篇
  2017年   507篇
  2016年   556篇
  2015年   640篇
  2014年   797篇
  2013年   1021篇
  2012年   1130篇
  2011年   1161篇
  2010年   968篇
  2009年   1036篇
  2008年   1067篇
  2007年   1136篇
  2006年   1011篇
  2005年   908篇
  2004年   830篇
  2003年   677篇
  2002年   778篇
  2001年   686篇
  2000年   539篇
  1999年   395篇
  1998年   223篇
  1997年   168篇
  1996年   188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方传蔚  谢维波 《通信技术》2012,45(6):14-16,20
Google公司推出的Android平台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灵活性,Android平台的智能手机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首先对Android的系统构架及应用程序的组成进行了分析介绍,体现了Android系统便捷的应用开发特点。然后针对Android手机短信息中的安全性,设计了Android加密短信的收发应用程序,最终通过Android 2.2模拟器进行收发仿真,结果表明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2.
A generic and effective approach for solving the aggregation effect observed with optical materials in solid state or in a solution with a poor solvent was explored by designing two types of squaraine‐containing polyhedral oligomeric silsesquoixane (POSS)‐based hybrids. It is expected that incorporation of “huge” inorganic POSS nanoparticles into optical materials via covalent bonding can effectively decrease the strong dipole–dipole and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 inhibit inter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between adjacent squaraine molecules, and improve optical, thermal and chemical stability of the resultant materials. Both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olecular design strategy is rational and efficacious. The resultant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optical materials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aggregation of organic optical chromophoric groups by hindering inter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and decreasing dipole–dipole and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hromophores, and exhibit good optical stability, i.e., the absorption peaks of H1 and H2 display only a slight blue‐shift, even in the solid. Simultaneously, the hybrids also show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rmal, and chemical stabilitie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precursor organic optical materials.  相似文献   
993.
采用传统固相工艺制备了Ba3.99Sm9.34Ti18O54(BSTO)微波介质陶瓷,研究了烧结助剂CuO对BSTO的结构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CuO能较好促进BSTO晶粒致密化,降低烧结温度约140℃。当添加质量分数1.0%的CuO时,1220℃保温3h烧结的BSTO样品的介电性能较好:εr=86.87,Q·f=5138GHz(f=4.95GHz),τf=–10.84×10–6℃–1。  相似文献   
994.
简要介绍了新一代高级加密标准AES算法(Rijndad)的设计原理,对其实现流程进行了详细阐述。以资源优化为目标,在对轮操作进行简化合并的基础上,完成了该算法加密部分的FPGA优化实现。  相似文献   
995.
缓冲区溢出漏洞是一类常见的软件漏洞,其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的危害非常大。本文针对这类漏洞提出一种基于二进制文件动态插桩并根据程序运行状态来判定缓冲区溢出的检测方法,并实现了基于该方法的检测系统。通过分析缓冲区溢出的原理以及常见攻击方法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覆盖返回地址、虚函数表、异常处理链表以及溢出后执行特定API的缓冲区溢出检测方法。实验表明该系统能有效检测到缓冲区溢出并定位溢出点从而辅助对漏洞原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96.
提出了一种新的音频数字水印算法。根据音频信号时域特征分析结论确定出若干个相对稳定的特征区域,然后对每个特征区域进行DCT变换,通过对DCT系数进行比较实现了水印信息的嵌入。水印信息是二值图像,在嵌入前使用Arnold变换对图像信息进行了加密。水印的提取不需要原始音频信号的参与,而且采用并行嵌入和统计检测的方法提高了水印性能。仿真试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数字水印的不可感知性。  相似文献   
997.
分析了现有的一些典型的接入网的局限性及实施 PON接入的可行性 ,认为随着用户对网络容量需求的不断增长 ,光纤到家以及以 VOD为代表的宽带业务离我们并不遥远。为此 ,提出了一个基于 ATM- PON的视频点播系统。介绍了 G.983.1所规范的 ATM- PON网络技术 ,分析了系统中MPEG- 2视频流的传输途径 ,并给出了 MPEG- 2信号打包成 ATM信元及 ATM信元映射进 SDH虚容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王光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10):30-32,36
几何操作是计算机图形和计算机视觉的基本操作之一。如何快速、实时地实现几何操作,是现代媒体应用中的主要问题。重采样操作是图像处理中非常关键的全局操作,一般是通过串行处理方法予以解决。在SIMD处理元阵列上进行数据并行处理几乎是空白,为了满足对图像进行实时处理的需要,提出几何操作中重采样操作的数据并行实现方法,并对结论进行了论证。通过SIMD PE阵列之间的数据并行传送,实现了重采样,从而使实现重采样的复杂度由存储器数据流访问实现方法的Ο(MN)降低到Ο(M+N),大大提高了处理速度,能更好地满足图像快速实时处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9.
机动目标单站无源定位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滤波问题,将一种新型的滤波算法——容积卡尔曼滤波(CKF)应用于IMM算法之中.为进一步提高定位跟踪精度,提出了一种测量更新CKF-IMM算法.该算法利用马尔科夫过程控制子模型间的切换,并采用CKF算法对各模型进行滤波,然后将每个滤波器的输出状态进行概率加权求和,最后对融合状态再进行一次非线性测量更新.结合空频域单站无源定位模型进行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的EKF-IMM和UKF-IMM算法相比,CKF-IMM算法的估计误差更小、定位精度更高;而测量更新CKF-IMM算法较CKF-IMM算法可进一步提高定位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判别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是否为静电损毁失效,对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进行了静电损毁机制的研究。通过测量和表征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静电损毁现象,为判别其失效提供有效判据。首先,对GaAs基980 nm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HPLD)分别施加了-200 V,-600 V,-800 V,-1200 V以及+5000 V的静电打击(ESD),每次打击后,测量样品电学参数和光学参数。其次,对打击后的器件进行腐蚀并显微观察其打击后损伤现象。反相ESD后,半导体激光器I-V曲线有明显的软击穿现象,在反向4 V电压下反向1200 V静电打击后漏电为打击的5883854.92倍。正向5000 V静电打击后器件没有明显的软击穿现象,且功率下降很小。在反向ESD后器件腐蚀金电极后表面有明显熔毁现象,正向静电打击后则没有此现象。通过正向静电打击和反向静电打击下器件反应的不同I-V特性和损伤表征,推测正向瞬时大电压大电流下,器件的I-V特性无明显变化,而反向大电压大电流打击会导致I-V曲线出现明显软击穿,功率下降和表面熔毁现象,为判别静电损毁提出了有效判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